上海核心商圈的茶飲品牌野蠻生長,真的每家都賺錢么?
胡茵煐 · 2018-02-05 12:07:44 來源:紅餐網 2691
前段時間的周六與朋友相約上海核心商圈長寧龍之夢,體驗一圈下來,最大感受是餐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處,在競爭的車輪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大的綜合商業體,竟有近200家餐飲店,其中飲品店占據四分之一,而專注于茶飲的就有25家左右,還不包括各種不同形式的咖啡廳、甜品店等。
可想而知,茶飲市場競爭慘烈,放眼整個上海區域,長寧龍之夢只是縮影,綜合體集中開茶飲品牌真的賺錢嗎?
長寧龍之夢茶飲之殤
如果你口渴了,逛累了,在長寧龍之夢不缺的是什么?
商場最不缺的就是奶茶
總占地29萬平米的一站式shopping mall里,每個樓層分布著各式飲品店,加起來有50家左右。
以周六當天晚上實際情況來看,除了喜茶、樂樂茶前排隊以外,其他茶飲店門口僅有三三兩兩的消費者。
競爭激烈,只有兩個品牌在排隊
如果每個消費者逛街,必須手拿一杯的茶飲,同商場茶飲市場開的那么集中,將近30多種選擇, “僧少粥多”競爭慘烈。
1、 最密集的樓層
——竟有8家茶飲店,3家咖啡店
首先從地理位置來說,長寧龍之夢茶飲競爭最激烈的樓層包括8家茶飲店,3家咖啡店,茶飲店占比整層餐飲的20.3%。
樓層連接2、3、4號地鐵口,“與生俱來”的流量體質,讓這個樓層成為茶飲品牌間相互廝殺必爭之地,地鐵口的進出口就有多家飲品店率先截胡。
B2包括:
全球有1600家門店的coco都可、
世界茶飲旗下品牌的R&B巡茶、
老牌咖啡茶飲品牌的快樂檸檬,
咖啡:星巴克(咖啡分流)
……
負二層有著眾多茶飲品牌
B1層與1層相對直通地鐵的樓層,茶飲競爭白熱化,1層有喜茶與超級樂樂茶網紅出身的勁敵,聚客能力強,那么使得夾在中間B1層的茶飲陷入消費者上上不去、下下不來的尷尬境地。
2、20多家茶飲店
——品牌定位大相庭徑,實際產品線相似
讓人意外的是,20多家茶飲店每家主打大相庭徑,主打奶蓋茶5家,港式奶茶有3家,臺式奶茶3家,水果茶3家,花茶1家,鮮果果汁2家,其中還包括抹茶,手作珍珠、氣泡茶……
難以想象,主打大相庭徑,實際產品線結構大同小異,整個商場茶飲同質化相當嚴重。
就以某網紅茶飲店的菜單作為比較,雖然主打芝士奶蓋,但其產品線中包括水果茶等混合飲品。同樣的,中低端茶飲,雖說主打臺式奶茶,但產品線會加入奶蓋系列與水果茶系類。
奶蓋茶家家都有
其實在這個遍地開花的茶飲市場,品牌為了打出差異化,品牌定位劃分清晰,但實際產品線差別不大,誰火就跟風誰,生怕掉了隊伍,品牌就落后了。
3、 茶飲價格兩極分化
——最高價格可達到33元,最低只需要9元
從價格來說分析,長寧龍之夢的茶飲價格呈現兩極分化:
高檔奶茶店最貴的奶茶可達到33元一杯
(相當于一頓午飯簡餐的費用)
中端的奶茶價格在20元左右
(普遍以18、19元為主)
最便宜的奶茶只需要9元
價格呈現兩極分化
茶飲市場分化嚴重,價格區間分層明顯,價格定位決定品牌定位、吸引消費人群。
價格相對低廉的品牌為維持盈利,大多使用粉末沖泡奶茶,而中高端的茶飲一般會使用鮮奶沖泡,口味差異決定消費人群質量也參差不齊。
4、未來 茶飲市場
——茶飲店數量擴張,面臨物競天擇
2017年奈雪の茶獲得天圖資本過億的投資
2017年喜茶拿到IDG的投資,預計發展規模到100家
2017年一點點獲得美亞投資一億美金
……
近幾年諸多茶飲品牌獲得投資,接下來它們將會加快腳步,茶飲市場這塊“蛋糕”將會被分食,未來茶飲店的數量還會持續增加。
以大眾點評為例,以 “茶飲”為關鍵詞搜索有9575個結果,奶茶9678個結果,咖啡5896個結果,茶飲市場嚴重飽和。
整個消費市場飽和的情況下,長寧龍之夢還有兩家茶飲店在入駐品牌,雖說商場茶飲競爭已經接近天花板,但不乏新晉品牌紛紛擠破頭的涌入。
某御の茶(長寧龍之夢店)去年7月份開業,選擇與強敵作為鄰居,全場買一送一、15元一杯,但產品線與多家奶茶店相似,性價比低、品牌力不強,高成本經營,難以長期維持。
記得前幾年臺式奶茶十分火爆,但品牌經過優勝劣汰后,僅剩些許品牌存活下來。
現在奶蓋茶市場飽和嚴重,遲早會遭遇行業的洗牌,品牌只有持續升級迭代才會在浪潮中存活下來,停滯不前的品牌當浪潮過后,才知道誰其實在裸泳。
茶飲市場競爭白熱化,如何拉開差異?
茶飲品牌“開源節流”
2017年最火爆的“單品”非奶茶莫屬,喜茶、奈雪の茶、因味茶得到融資,這幾年茶飲市場進入高速發展。
上文論述了上海長寧龍之夢茶飲市場的競爭慘狀,其實茶飲因為店小、進入門檻低,相對于投資一家餐廳,茶飲回報快。
當面對品牌間相互抄襲,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粘性不強,但對比礦泉水,你還會說茶飲市場難做么?
狗頭曾寫過一篇《茶飲同質化嚴重?礦泉水笑了!醍醐灌頂:茶飲營銷要學習礦泉水》的文章,感興趣的餐飲人可以回看,里面詳細解析如何用礦泉水思維拉開茶飲市場的同質化。
1、 節約經營成本
有人說投資一家奶茶店,成本不用太高,一兩年就可以輕松回本,但其實存在著諸多風險。
茶飲品牌的更替相對于餐飲速度更快,競爭更激烈,小店一般維持3個月,大店能維持一年。
提升品牌的標準化
茶飲想要節流,就必須提升品牌管理,通過設備支持保證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快速擴張,需要扎實的團隊進行管理,不是一窩蜂的門店快速擴張,卻缺乏系統化管理,導致門店快速消失。
2、 發展多元化生意
龍之夢其實就是整個茶飲市場的縮影,中高低端品牌齊全,但如何拉開差異化,首先要做到的是開源策略:
1) 低價多銷,高價低銷。
2) 發展多維度生意
價格定位決定著品牌定位與消費人群,低價就要走量,高價保證品質。
比如一點點本身定價親民,那么它可以走進社區,街邊開店,但換做喜茶就不行,價格定位過高,不適合人均消費較低的場所,商場是人均消費高的場所,其實這兩個效果收到回報相同。
其次是發展多維度的生意,比如外賣、零售,在供應鏈完善的前提下,可在門店售賣周邊商品,例如茶葉、花茶等產品。
喜茶品牌火爆的初期并沒有設置外賣,但門店越開越多,分化客流后,上海多家喜茶已經開始發展外賣生意。另外品牌還發展零售生意,跨界合作,結合自身定位發展多維度生意。
狗頭說:
今天盤點上海龍之夢的茶飲市場的競爭現狀,意義是希望餐飲人產生思考,品牌需要通過定位、價格、渠道等方面去維護的。
其次還要有危機意識的存在,當年的潮汕牛肉火鍋、臺灣奶茶品牌的洗牌,同樣茶飲市場還會面臨洗牌。
就比如之前狗頭寫過那篇文章一樣,本身水比茶飲的演繹空間更窄,一瓶礦泉水卻能玩出不同玩法,茶飲更需要借鑒礦泉水的打法,站在快消品的角度去玩轉茶飲品牌。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