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十字路口:國八條向左,社保入稅向右
胡茵煐 · 2018-12-03 09:18:08 來源:紅餐 2695
2019年社保正式入稅,將切分餐企利潤的“蛋糕”。
2012年,國家發(fā)行“國八條”,一批以公務接待、政府宴請為主的高端餐飲品牌被腰斬,一批大眾化的中端餐飲品牌開始崛起。
今年,社保入稅等財政問題開始引起廣泛關注,這次社保入稅也預示著部分餐飲品牌將面臨洗牌和迭代。其中粗放型、人效低的餐飲企業(yè)顯然將迎來巨大沖擊,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很難不步入“國八條”后高端餐飲品牌的后塵。
這是否預示著接下來餐飲市場將發(fā)生變革,部分餐飲企業(yè)將面臨“洗牌”。
作者也沒有準確的答案,本文并不諱言餐飲市場會發(fā)生變化,但相信有相應的改革與解決辦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 ?
2019年餐飲環(huán)境異常艱難 ?
社保入稅在即,雖說國家已出臺相應的減稅政策,但實際上用人成本還是在上升。其次,員工端工資沒有增加,反而還減少了,變相導致員工流失,餐廳招不到人,餐廳管理出現問題。
簡單算一下社保入稅后的成本,雖已下調,但成本較之前相比有所增加。
社保升高,企業(yè)成本增加
▲圖片來源:格隆匯
據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突破3.9萬億,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80%餐廳十分艱難。
餐飲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yè),社保入稅導致負擔壓力增大??上攵瑸閿挡欢嗄芫S持盈利的餐廳未來將會更少,盡管是正規(guī)大餐企也無法避免。
餐廳的運營成本在增加,卻不敢漲價,這下逼得餐飲人走入死胡同。?
說真的,上半年餐飲市場看似不錯,生活服務平臺美團上市,行業(yè)大哥海底撈成功進入港股,但下半年市場經濟開始走低。?
股市綠油油一片,經濟趨勢下降;政策改革,經營成本增加;各行業(yè)公司裁員,工作沒有著落都不敢消費。
多家公司面臨裁員
其次,一線城市的房租成本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工作都沒了,無法支付高額房租成本,沒辦法只好退居一線城市。這下人都沒了,何來餐飲消費。?
種種跡象預示著餐飲企業(yè)接下來生存環(huán)境將會惡化,餐企將進入微利的時代,或許部分餐企還將面臨洗牌。? ? ? ?
大環(huán)境下,餐飲將是重災區(qū) ?
餐飲市場是極容易受大環(huán)境影響的。一方面財政政策的改變將促進整個行業(yè)的合理發(fā)展,但另一方面,變動的沖擊之下,那些缺乏標準化管理,人效使用率低的餐飲企業(yè)將面臨迭代。
對于勞動密集型的餐飲來說,過去餐飲企業(yè)還能在人工上摳出一點利潤,而當人工利潤本身被腰斬,再去計較人工利潤就更難合理了。
雖說新一輪減稅降費已在路上,但不變的是經營成本的持續(xù)升高問題橫亙在眼前。
01?大量用工餐企岌岌可危
過去餐飲企業(yè)都愛效仿海底撈的“服務主義”,如果還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餐飲人可得小心點了。注重服務不是不對,而是過于重視服務將會導致用工成本的增加。海底撈的人工成本占比30%,房租成本卻僅占4%左右,這樣的服務成本,自然學不來。?
雖說不少餐企建立中央廚房,但還有很多傳統(tǒng)餐廳還保留著爐灶、切配、打荷的后廚制度,明明一道菜可以一個人完成,卻同時需要三人來完成,人員成本急劇增加。?
餐飲“三高一低”的情況已維持多年,這回加上社保征稅,勞動高度密集的餐企,人工成本要比想象升高很多。
畢竟海底撈赴港上市之前,猛補8800萬的社保和公積金。
02?傳統(tǒng)餐飲加速迭代
當城市經濟開始面臨動蕩,同樣預示著作為第三產業(yè)的餐飲行業(yè)將面臨危機。?
與餐飲人聊到最多的話題就是這兩年餐飲局勢,生意十分難做。這幾年互聯網的影響,再加上跨界餐飲人的不斷涌入,傳統(tǒng)餐飲人還固守老一套的方式,只會加速衰亡。
其次,政策的改變也將預示著餐飲行業(yè)將會越來越規(guī)范,中小企業(yè)將會面臨洗牌的幾率將會變高。
未來餐飲行業(yè)的破局之道
每次的社會變革,都會催生不同的新業(yè)態(tài)和新方向,創(chuàng)造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
在作者看來,危機和機會是并存的,相反,將來也會出現更多更大或更具品牌效應的餐飲企業(yè)。?
不過,應對當下是社會局勢,還得給出一套解決方法。
01?規(guī)范人力,勞務外包
一線城市的很多餐飲品牌,目前都是采用勞務外包的形式將公司業(yè)務交給供應商提供,比如財務、供應鏈等等,降低成本提高坪效。由專業(yè)公司依據要求組合和管理勞務人員也能夠有效減少企業(yè)的管理成本,降低勞動爭議的風險。
不過,法律對勞務派遣有諸多限制,操作不當也會有一定風險,不是所有公司都適用。
02?節(jié)省開支,巧用臨時工
面對高額的員工成本,餐飲老板的做法是砍掉人員,導致前廳服務難以跟上,增加后廚壓力,用餐體驗感極具下降。?
一日三頓,再把早餐排除在外,說白了餐廳也就做兩檔生意,聘用全職不劃算,反而聘用小時工、臨時工能精簡不少成本,還不需要繳納社保,算是種變相降低成本的方式。?
在國外,餐飲小時工比例遠高于中國,日本占比為67%,美國為50%-55%,而中國平均10%。
麥當勞、肯德基一直熱衷用小時工,奈雪的茶小時工比例達到25%,未來用工方式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03?餐廳接軌智能化
10月底,海底撈開出一家智能智慧餐廳,與以往的海底撈不同的是從備菜到傳菜,整個流程都由機器人來完成。
雖無法判定這家智能化海底撈能否能夠持續(xù)吸引消費,但從經營成本來看,幫助企業(yè)減少不少成本。?
其實在餐飲行業(yè),智能化機器越來越普及。作為一個正規(guī)的餐企,適當的引入智能化的設備,比如收銀系統(tǒng)、采購系統(tǒng)、等位系統(tǒng),都能從源頭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4?注重品牌發(fā)展
“國八條”政策的出臺,催生餐飲行業(yè)走向大眾。
而這次整體產業(yè)成本的增加,未來單店、小餐飲的生意將會越來越難做,唯有注重品牌自身的發(fā)展,真正做強做大,才能穩(wěn)立于餐飲競爭的大環(huán)境之中。
未來,餐飲行業(yè)頭部品牌將會出現,位居品類領導地位,占據消費者心智的品牌不會被消費者忘記。中端餐飲品牌如何奮發(fā),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也正是我們這些餐飲品牌營銷咨詢公司正在聚焦的事情。
?結語 ??
事實上,物競天擇,適者才能生存。
未來餐飲行業(yè)將越來越難,但危機與希望是并存的。
接下來的市場走向不能判斷,但時刻保持危機感,持續(xù)迭代品牌,相信未來品牌才會更有價值。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