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檔餐廳讓廚師成為視覺中心,一身“行頭”事關大局
王穎麗 · 2017-06-05 13:39:20 來源:紅餐網 3315
明檔餐廳、開放式廚房現如今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有一個問題似乎還沒有引起關注——后廚可見,半開放的操作空間,讓餐廳一直以來身居幕后的廚師們直接暴露在顧客眼前。
一直以來,因為服務員直接和顧客接觸,餐飲企業比較注重前廳服務員的儀容儀表,近些年服務人員的工裝越來越講究,不僅有不同的樣式風格,品質上也和許多高檔餐廳看齊。
但后廚廚師的服裝大多還停留在以前的狀態,依舊是白衣白帽,樣式單一,變化少。
筷玩思維認為,開放式廚房的增多,讓這個現狀到了該改變的時刻。
制服營銷已經不僅僅要靠服務員,廚師也成為展示餐飲企業形象的一個重要角色。特別是需要經過廚師現場烹調呈現給食客的餐廳,比如烤肉店、鐵板燒等,廚師體現著餐廳的專業度和品牌形象。而另一方面廚師服的實際功能也有必要與時俱進了。
“制服營銷”在明檔廚房:打造廚師的表演功能和明星效應 ?
顧客進入餐廳后,在沒有翻看菜單前,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一是餐廳的環境,二就是迎面而來的服務員。等到坐定之后,翻看菜單,透過玻璃窗或者小窗看到忙碌的廚師,這一系列的觀察,構成了一個連續營銷的環節。
在“人”的層面,服務員可以通過整體面貌和語言溝通,讓顧客對餐廳有一個初步認知,并起到營銷作用,特別是溝通交流,是服務員和顧客主要的連接方式。
廚師則需要通過外在形象和工作技能來展示。在以往,只要是干凈統一的廚師服,就可以代表廚師的外在形象,隨著開放式廚房的增加,廚師在餐廳里的存在感變強,甚至可以成為視覺中心,他們的服飾就成了可以制造亮點的部分。
對于食客,廚師承擔著的表演功能大大增強,廚師需要穿得更講究,成為餐廳活的營銷素材。
星巴克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對咖啡豆、咖啡杯、門店實行標準化設計,店員裝束也是“標準”之一,也有特制的工作服。
其中被昵稱為“綠圍裙”的圍裙制服,和其他種種標準疊加后形成星巴克“優質服務”的品牌形象,讓顧客心甘情愿地花上4美元購買原本只需60美分的東西。
而在星巴克臻選店里,“黑圍裙”的咖啡師被定義為具有更高水平的專業人士,讓顧客相信能為自己提供更好的咖啡體驗。
“制服管理”在廚房:廚師服是戰服和指揮符號 ?
廚師服最初的功能就是讓廚師的工作更加衛生,后來功能性也加入進去,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功能系統。
現代大型廚房“廚師工作服”的設計也適應了總控調度與協同配合功能,廚師服是一套用于餐廳指揮的符號系統。
中餐里面,一般最高的是行政總廚,穿金邊金扣的廚師服,帶高帽或不帶,不帶圍裙或短圍裙;主管級別的是黑邊黑扣,高帽,短圍裙;大工是純白服,中帽,長圍裙;小工是矮帽,長圍裙,藍褲或黑褲。
西餐則是通過廚師帽的高度、領巾的顏色來區分等級,帽子越高等級越高,紅、黃、藍、白色的領巾代表著初級、中級、高級、特級的等級。
然而在中等規模的廚房,廚師服的意義更多在于實用性。
空調的風會讓爐灶的火苗起伏不夠穩定,廚房一般都沒有安裝空調,當廚房爐灶全開的時候,溫度很高,廚師在40℃的后廚房工作幾個小時是常事。
但有職業使命感的廚師都不會脫下自己的廚師服,這時廚師服的吸濕排汗功能就相當重要,能讓廚師安心操作。
而一些口袋、側兜等也具有各自的功能,好的設計就如同一個精良的戰服,可以讓工作更加順暢,效率更高。
筷玩思維注意到,市面上已經有采用了最新高科技感溫面料的廚師圍裙,不僅耐高溫,當周圍溫度高達30度以上時,面料就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設計上融入大弧度曲線設計和可拆卸口袋,更方面操作,又更加時尚。
“制服激勵”在餐廳經營:主導年輕從業者的身份認同 ?
以往的廚師服是由白色“一統天下”,而如今也衍生出了很多黑色或者紅色的廚師服,比如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好先生》里,孫紅雷穿著的兩套廚師服就非常吸睛,不過故事的發生地是在美國,主人公所在的也是高級西餐廳。
我國的廚師服行業一直是以中低端市場為主,廚師服的要求主要還是舒適。但隨著新式餐廳、特色餐廳的增多,廚師服的樣式也變得豐富起來。
不僅餐廳的主流消費人群是80、90后,廚師、服務員同樣也年輕化,年輕人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對個人的自我認同感要求高,對工作服飾的個性、色彩和款式都很敏感。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一件帥氣的廚師服,成了激發年輕廚師身份認同、職業榮譽感的手段——一家餐廳如果能提供個性美觀的工作服,招聘工作可能都會變得更加容易。
“制服誘惑”對員工的作用很大,這一點Costa咖啡也意識到了。
Costa在員工服飾上采取了一種激勵措施,兩年前與服裝供應商Incorporatewear合作,為當時歐洲2000家門店的員工定制個性化T恤與圍裙。Costa的管理者認為,咖啡師和店員的裝束可以感染自身,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顧客心情。
“廚房審美”興起:廚師服定制國外已有成熟公司,國內設計尚屬初級 ?
隨著一大批美食節目的熱播,明星加入節目中擔當大廚,廚師服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人。這種“廚房審美”也逐漸波及到了實體餐廳,對于提升國內餐飲的整體形象也是一個促進。
不過,國內在廚師服設計研發上還處在相對的初級階段,大多數生產廚師工作服的服裝廠家也同樣生產其他工種的專用服飾。
在國外,專門做廚師服生意的創業公司也并不多。如于2011年7月在美國紐約設立的專賣廚師服的電商網站“Tilit Chef ?Goods”,和以圍裙為主要產品、牛仔服面料的廚師服的Jones of Boerum Hill。
Tilit Chef Goods出售的廚師外套、圍裙、廚師褲子,工作襯衫、帽子等等,都是創始人McCrery的原創產品,而他本人也曾經是一位廚師。
所以他更能夠考慮到廚師日常工作的繁重,選用帆布、蠟棉等耐用的布料,并加以干練的現代設計。
該網站的人氣商品是短袖廚師服,售價約95美元;85美元的圍裙布料有防水涂層,就算是沾上了番茄醬也容易清洗;同樣定價85美元的廚師褲子則彈性大,方便活動,且前面有可放置工具的口袋,適應各種工作環境。
這種時尚與實用性兼顧的廚師服,也加入了許多專業廚師和普通使用者從舒適感、風格、口袋、質地、顏色和價格等方面的意見。
如今Tilit的生意不錯,售賣的單品也更細分,包括廚師襯衣,女版帶領短袖襯衣、男版長袖襯衣普通版圍裙、褶皺版圍裙、廚師背包、頭巾等,價格在85美元到115美元之間。
而對于國內餐飲業來說,廚師服的投入還沒有占到很大的關注度,餐廳在廚師服裝上的投入的產出也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但消費升級的同時員工形象的升級也是一個趨勢,無論是臺前還是幕后,廚師的著裝都是要提升的,餐廳對廚師服更美觀實用的需求終會凸顯。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