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硬的肉怎么才能入口即化?實現(xiàn)它最關鍵的一步是……
博覽餐飲 · 2018-06-28 17:55:43 來源:紅餐網(wǎng) 4909
較硬的肉不見得堅韌的難以入口,要使得這些肉通過烹煮手法使其料理到入口即化,只要【煮的時間久點兒】就能解決問題。
但肉在烤箱烤越久,就會越干,越難嚼,似乎兩者產(chǎn)生了矛盾,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
較硬的肉為什么需要烹飪很久才能達到才能入口即化的效果?烹煮時間長會不會導致大量水分得流失?
這就要從肉中的膠原蛋白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說起了!
擁有較多的膠原蛋白的肉很難咬斷 ?
較硬的肉中包圍肌肉纖維的結締組織較多,它是是膜狀、半透明的覆蓋物,由細胞和蛋白質組成,提供肌肉的架構和支撐力。
再加上蛋白質的主要組成部分膠原蛋白,是由三條蛋白質鏈緊緊的綁在一起,形成三股螺旋,這就更加造成這類肉質在生的時候幾乎是硬到咬不動。
時間和理想的溫度使膠原蛋白松懈 ?
若是烹煮過程中,溫度低于60?℃,這種強韌的蛋白質大多不受影響。
溫度達到70—80?℃,并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膠原蛋白的三股螺旋會不斷松懈,形成單條的吉利丁,而吉利丁最多可以吸收自身重量十倍的水分使肉變軟、替燉煮料理的醬料增添濃稠度。
膠原蛋白溶化成吉利丁的時間 ?
膠原蛋白溶化成吉利丁的速度到底有多緩慢?較硬的肉到底需要煮多長時間呢?
為了弄清這一問題,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我們將1斤重的牛尾
其膠原蛋白多的夸張部位
切成大概二分之一的小塊
把骨頭砍掉
將牛尾放到一個大單柄深鍋
里頭裝入蓋過牛尾的清水
將鍋子放到火爐上蓋上鍋蓋熬煮
再放入160?℃的烤箱烘烤3小時
加熱的過程中
每30分鐘就舀出四分之一杯的湯汁
倒入一個新碗中
再放入冰箱冷卻、定型
在所有樣本都完全冷卻后,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經(jīng)過30分鐘就取出的樣本與加熱之前相差不大外:
膠原蛋白少的肉理想烹煮溫度 ?
膠原蛋白少的瘦肉,像是豬腰內(nèi)肉,煮太久會破壞風味,因為肌肉纖維收縮,也排出水分,隨著時間越久越干越硬。
最好的辦法就是處于最理想的狀態(tài)下進行烹煮,牛肉的最終完成溫度不要超過55℃,豬肉則不要超過65℃。
原材料: ?
制作方法 ?
● 將烤箱架調(diào)整至中底層,烤箱預熱至148℃
● 在長13寸寬6寸的烤盤中,鋪上兩張長24寸,寬18寸的加厚鋁箔紙,多出來的部分延伸到烤盤外
● 用紙巾將牛肉拍干
● 肥肉朝下,將牛胸肉放到砧板上,用叉子在脂肪層戳洞,每個洞相隔3厘米左右
● 用鹽巴和胡椒抹在牛胸肉兩面
● 將平底鍋里放入1勺植物油,開中大火加熱直到油開始冒煙
● 將帶有脂肪的牛胸肉那面下鍋,用很重的鐵平底鍋壓在肉上
● 煎約7分鐘直至表面呈現(xiàn)漂亮的焦褐色
● 將鐵鍋拿開,牛胸肉翻面,繼續(xù)煎約7分鐘,不需要鐵鍋壓
●直到肉的外表呈現(xiàn)漂亮的焦褐色將牛胸肉移到盤子上
● 平底鍋里留1勺油脂
● 將火轉至中大火,將洋蔥,糖,1/4勺鹽拌入,偶爾攪動一下
● 烹煮10—12分鐘,直到洋蔥變軟
● 加入大蒜攪動約1分鐘,直到散發(fā)香氣
● 加入番茄醬,攪拌約2分鐘,直到番茄醬顏色變深
● 加入甜椒粉和卡宴辣椒,不停攪拌約1分鐘 直到散發(fā)香氣
● 加入面粉,不停攪拌約2分鐘,直到面粉和其他料充分混合
● 倒入高湯、酒、百里香,不斷攪動直到醬汁完全變粘稠
● 將醬汁和洋蔥倒至鋪好鋁箔紙的烤盤中
● 將牛胸肉放入烤盤,有脂肪的那面朝上,泡在醬汁和洋蔥當中
● 將延伸出去的鋁箔紙往內(nèi)折、封住
● 放入烤箱烘烤3.5—4小時,烤至叉子可以把肉輕松刺穿
● 小心打開鋁箔紙。讓牛胸肉在室溫下冷卻20—30分鐘
● 將牛胸肉從烤箱拿出,重新將鋁箔紙包住,在室溫下靜置1小時
● 將牛胸肉移至料理版切片
● 將醬汁過濾、撈油、重新加熱
● 將醬汁淋到牛胸肉上即可上桌
制作關鍵
● 和慢烤不一樣的是,封住鋁包裝產(chǎn)生的熱氣,讓肉更快達到更高溫度。
● 將牛胸肉在室溫下靜置,可以恢復在烹飪過程中流失的水分,同時也避免軟嫩的肉在刀下變得支離破碎。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