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的外賣料理包到底惡心了誰?
胡燕平 · 2018-11-18 23:42:33 來源:紅餐 7137
令人作嘔的外賣視頻上了熱搜,輿論矛頭直指涉事企業和商家。
但在紅餐專欄作者胡燕平看來,點外賣、吃外賣的消費者也并非無辜。
11月16日(昨天),梨視頻在微博上公開了一段視頻,不到3小時便迅速火爆全網,跟五星級酒店的杯子一起上了全天的熱搜榜。
視頻中拍客臥底合肥的一家大型料理工廠,據視頻中工廠負責人稱,自己是全國最大的料包食品廠家,年營業額過2億,具體的情況我們來看下面的視頻介紹:
(視頻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看)
事件迅速在網上發酵成巨大的網絡輿論,17日筆者在淘寶上查詢該公司的淘寶店,發現已經被淘寶屏蔽了,也無法查詢到該公司的任何產品,包括該公司的代理商店鋪,統統被淘寶下架了。
該公司昨天在自己的淘寶店鋪發出聲明稱:經鑒定此視頻為剪輯拼湊,后期配音合成,為惡意攻擊我司形象的別有用心的惡意誹謗行為。
安徽省合肥市食藥監局回應,16日上午獲悉此事,工作人員已到該公司取證、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到底是誰的責任?
作為一個曾經在外婆家中央廚房工作過,負責過大型食品加工廠的餐飲人而言,筆者有必要在此刻說兩句。
01?食品工廠的責任 ?
作為一家2015年注冊,2017年銷售額就達到2.2億元的食品公司而言,它的食品經營是規范的,食品基本上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從網上所查找的資料中這家公司在2年多的經營過程中并沒有出現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我們這里不是要為這家公司開脫,而是按照食品安全的標準來解析問題。該公司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如果是從正規的批發商、生產商那里獲得的,符合食品安全規范,那么它的操作行為是不存在違法的。
視頻中食品加工廠的凍庫里存了非常多的凍品原材料,工人說里面像蒸桑拿,如果工人說的是真的,那么這家食品加工廠就違規了——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一般肉制品存放的原料庫溫度必須低于-18°C,否則里面的原材料會迅速變質,無法食用。
這家食品工廠更多的問題,可能是操作過程是否標準、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法則來進行生產加工等生產操作問題。
02?餐飲商家的責任 ?
網上對餐飲商家一邊倒的謾罵,讓我感覺現在的網絡輿論真的很可怕。
視頻中,餐飲商家說“自己不會炒菜,這些菜都不是炒的,不會讓消費者知道這是料理包”,讓很多網友感到憤怒。
但實際上,餐飲本身就是一個進入門檻比較低的行業,現在淘寶上很多的料理包,主打的概念都是不需要廚師,開袋熱一下就可以上菜,各個食品加工廠也在推出這種料理包。在外賣市場沒有現在活躍的2010年,這種料理包國內很少,但是從2013年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料理包在我國迅速發展,很多不怎么會做菜的餐飲老板紛紛使用料理包,特別是快餐品類。
對于一個普通的餐飲商家而言,他也不知道這個生產過程到底是怎樣的。他買回料理包來用的這個過程,也很難說不符合規則、會觸犯法律。
03?餐飲消費者的責 任
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有一條定律:需求決定供給!
打開美團外賣,定位深圳海岸城,點擊銷量排行,我們可以看到,銷售最高的外賣店平均消費都在15~18元這個區間。在深圳的海岸城,CBD+時尚購物中心的地方,只需要花15元就能夠吃上一頓飯,你不覺得可疑嗎?
在海岸城附近2公里租個店面,就算不是街邊店,你找到了那種很偏僻的地方,租個小店面,租金也是非常貴的。再說外賣15元一份的土豆排骨飯,現在菜市場的排骨最低18元一斤,土豆大概3元一斤,米飯、各種調味品,再加上人工、水電費、包裝盒、外賣平臺20%以上的抽點等,加起來價格早就超過15元了,但是你發現這些商家賣15元,那是因為什么?
商家是逐利的,起早貪黑一天工作超12小時,如果賺的錢還沒打工多,那么肯定沒有人愿意去開店。
大家一味地怪罪餐飲外賣商家,罵商家無恥、沒有下限,但是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你們天天在外賣平臺上要求15塊錢的外賣,要有肉,飯要多點,湯要多點,速度要快,味道要好——這事可能嗎?
團購與外賣的興起表面上是極大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大家今天都覺得享受這些便利是應該的,但是沒有任何的制度平臺或者規則是沒有弊端的,外賣平臺亦是。
不管是我們餐飲商家,還是食品供應鏈、外賣平臺,亦或是普通消費者,在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責任!
如果大家還是一味地要求低價,那么這個市場將會永遠存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立場)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