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最后一公里,外賣新勁敵—“社區餐飲”
金可 · 2018-07-04 10:28:59 來源:紅餐網 5931
商場作為客流聚集地,是餐飲業公認的兵家必爭之地。但近來風向已變,許多大品牌出走商場,開始站位社區店。
據悉,西貝、星巴克、九毛九等大牌,紛紛開設了社區體驗店。
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啟表示:“社區店將是接下來的布局重點,未來將大力開設社區店”。?
行業大佬已經做出動作,“社區店”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選址風口?現在入手“社區店”時機是否成熟???
社區餐飲店的形式 ?
社區店的優勢在于店面可大可小,大可延伸成酒樓宴請,小到家常菜館。且經營維度較廣,早午晚餐及夜宵時間段都可能產生消費。
> ?中高端餐飲形式 ?:西貝的社區店是一種集合了外帶和零售的精品店,只有50平米,有點像香港的茶餐廳,可以坐下來慢慢吃,還能享受服務。
上海大飯堂,是一家典型的社區餐飲。在眾多品牌拼勁全力擠商超的現狀下,大飯堂靠自己獨特的定位成功占據社區:定位瞄準“四小宴會”(小生日、小聚會、小白領、小家庭)、產品結構錯位、用快餐設備做慢餐。
中高檔餐飲滿足了顧客工作一天后回到了家,不想做飯、不想刷碗,但又想吃好 點的需求。 ??
> ?匠心店: ?電視劇《深夜食堂》中的匠心小店,老板細心觀察每個進店顧客的狀態,做出符合他們現在胃口的菜肴。這種舉措能讓忙碌的食客心靈得以停靠,情感有所寄托。
現在很多社區都有這種匠心小店,老板本著對廚師這份職業的熱愛,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并和顧客充分交流,使顧客在吃飯中得以放松。?
> ?快餐形式 ?:①“快餐小店”要做出特色,才能與其他餐飲形式競爭。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中,消費者對堂食體驗的要求不斷增高,再加上被外賣攔路堵截。
快餐小店不管是開在社區,還是其他位置,都應找到自己的特點,并不斷升級。?
②有報道稱,“餐飲便利店”會逐漸取代無品牌的快餐小店,成為吃快餐的首選。
且餐飲便利店一般都是24小時營業,所以早餐、夜宵時間段均可經營。
早餐以到店和外帶消費為主,價格實在、方便便捷、食品衛生是顧客吃早餐的主要需求,而餐飲便利店的餐品是由中央廚房加工、標準化生產,剛好可以滿足。?
夜宵時間段可售賣啤酒、小龍蝦、鴨貨等零售產品,而且很多便利店已經上線外賣平臺,滿足顧客多樣化訂餐需求。?
快餐形式滿足了顧客想快速吃一頓飯的需求。 ??
滿足消費者的 “歸屬感” ?? ?
不管是忙碌一天的白領,還是家中的老人、小孩,在社區內吃飯往往是想吃到“家的感覺”,找到歸屬感。
社區店是回頭客的生意,盡可能了解顧客的喜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并與顧客建立聯系,才能使顧客再次光顧。 ?
增強和用戶互動性 ??
“社區店會比商場店的顧客粘性更高,除了要在菜品上做到精益求精外,我們會在消費回饋方面也做一些設置,永遠綁定顧客的下一次消費。”井格重慶火鍋負責人表示。
社區餐飲店是做固定范圍內的固定人群的生意,增強 與 ?消費者的互動性、提升信任感,是經營社區店的核心要旨。 ??
老年人、小孩 ?? ?
弄堂里汪俊杰介紹,經常有上班的子女為家里老人點餐送到家,甚至會提前訂好一周的菜。
老年人和小孩是社區人群的一部分,且人群數量在逐年上漲。他們對食材的新鮮程度、菜品衛生的要求會更高。制作菜品的口味也要適合他們,不能太咸、太辣,要營養均衡。
社區店現狀 ?
據了解,許多社區都不讓開餐館,不僅底商不行,離居民樓近也不行,環境評定無法通過。
和合谷總經理趙申表示:“根據住建部的有關規定,社區餐飲店要與周邊居民樓的直線距離達到20米以上,還得周邊居民簽字同意才能開,這樣的餐廳太難找了。”
餐飲企業需要根據法律規定、社區的要求,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開店。 ?畢竟是做社區內人群的生意,所以應盡可能遵守社區的規定。?
如果選定了社區,商家還需依照社區內人群的年齡分布、消費能力等屬性來制作菜品、打造店面,并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