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差的人如何自我升級?
李順軍 · 2016-11-04 18:08:50 來源:紅餐網 1640
天資好、背景好、資源好、性格好這些都占的人很少,能占兩樣的人就不錯了。而大多數人,是天資差、背景差、資源差、性格壞等占全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
下面立體展示自己的缺陷: ?
論天資:記憶力很差,很多東西記不住,記了轉身就忘;缺乏專注力,很多事情淺嘗輒止,無法深度耕耘。
論背景:農村出身,周圍所有親戚沒幾個高知,自己成長在完全封閉的秦嶺大山中。
論資源:沒啥有背景的親戚和朋友,錢和人脈都是離我很遠的事情。
論性格:脾氣暴躁,浮躁不安,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容易自大傲慢,缺乏包容和愛心,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社交恐懼癥,缺乏自信不知該如何與人相處和溝通。
曾經,也埋怨過命運不公,為什么所有的人生難題都降臨到自己身上?而別人可以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人生所有的難題都幾乎不存在。
像怨婦一樣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公,沒辦法也不可能讓這些問題消失,再大的困難和問題你自己都得去面對,似乎很殘酷的現實就這么一直潛伏在自己身上。
當你還在學校時,缺陷還不至于那么明顯,一個單純和沒有太多要求的環境,相對很安逸。走上社會工作時,人際關系更加復雜、要保證工作結果、需要重新學習、要求繁多等,缺陷就直接而毫不留情的阻礙你,使得你無法很好的應對這些問題。
07年畢業,走出校門那一刻,覺得天下是自己的,可以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華。在一次次擁擠的招聘會流躥,拿著簡歷的大學生像白菜一樣被審視和估價,招聘官那幅掌握你命運機關的神態,讓你自以為的才華被完全踐踏和蹂躪。最后進入一家通訊企業,以儲備經理的身份被錄取,然后坐30多小時的火車趕到廣西上崗,美好的幻想被每天枯燥的站柜臺工作消蝕殆盡。
從此,在各種殘酷的現實折磨中,慢慢開始自己的迭代升級。下面圍繞自己的成長,談談基礎差的人如何自我升級? ?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
1、職業規劃 ?
認知清楚自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特征,可以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
我們很多時候疏于對自己的了解,而更了解別人。或者我們能很好的認知到自己的問題,而很難搞清楚自己的優點。在職業發展中,只有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缺陷才能極大的開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更好的成長。
2、與人相處 ?
沙哈爾在《領袖心理學》中講:“內心深處,我們有一些共同的關鍵的基本特質。同理心的源頭是自我認知、自我了解。要更好地讀懂他人,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
清楚的自我認知,能讓我們更好了解別人,與人相處時抱持同理心,你就能更好的與人相處。 ?
3、提升領導力
西點軍校對領導力詮釋如下:一個人認識自己的能力,以及多元看待世界的能力。
沙哈爾講:領導力=自我認知?成為自己。
自我認知是提升領導力的關鍵入口,一個人自我認知不清必然會傲慢、自大、牛哄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了解別人,了解別人才能更好的領導別人。
為啥自我認知不清? ?
現實中的生存問題及性格問題,一般源自你無法清晰的自我認知,往往是高估自己而低估了現實。
1、預期vs現實 ?
a、對自己預期過高或過好,那么當面對現實困難時,就會失落和挫敗,你心態就無法平和,進而心理失衡,就會出現負面行為,最終會消極怠工或自我墮落。
b、對自己預期過低或過差,即使輕微的壓力,自己也缺乏信心和動力,無法更好的激勵自己,讓自己挑戰和突破,最終會萎靡不振和自我放逐。
一般我們會高估現在能做到的,而低估未來能做到的。合理的評估自己,將能讓自己更好的適應工作和環境。 ?
2、索取vs付出 ?
索取似乎是人的本性,從小開始要吃奶、要玩具、要零食等,到開始渴望鼓勵、贊賞、掌聲、鮮花、表揚,以及向往舒適、安逸、爽快、自由、獨立、尊重,到追逐權利、名利、地位、金錢、物質等,在長大的過程中索取一直伴隨著我們。
在索取面前,我們受貪欲蠱惑,無法看清自己,認為世界對自己不公,感覺付出大于回報。 ?真正讓我們平和面對困難和問題的是我們重視自己的價值創造,在工作中看看你的貢獻值是多少,用付出心態看待自己。
2、眼界vs封閉 ?
井底的青蛙永遠不知道天有多大;小孩子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復雜;北極熊永遠不知道撒哈拉沙漠有多熱;屌絲永遠不知到富豪的生活有多奢靡;傻逼永遠都不知道智慧是啥。
“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封閉的視野必然導致我們狹隘、無知、自我,因此我們必須要想辦法開拓自己的視野,讓自己能認知到更廣闊的世界及自己的渺小。 ?
如何自我認知? ?
1、總結經驗 ?
認知自我的難度在我們喜歡往前走,而缺乏回頭看的習慣。直達目標的欲望撐著我們一路狂奔,而忽略了回頭總結。
回頭總結自己的成長和工作,汲取經驗教訓,系統梳理自己的思維、心態、行為、習慣、性格,把卓越的點繼承傳承,把阻礙進步的點規避。 ?
2、自我反省 ?
我們肩上背著兩個袋子,前面的袋子放著別人的問題和缺陷,低頭就能發現,后面的袋子放著自己的問題和缺陷,得扭頭才能發現。
習慣向外看別人和環境的問題,讓我們養成了找理由、找借口的習慣,使得我們無法認知自己。
通過自我反省,向內看找自己的原因和問題,我們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就能想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
我身上毛病重重,從初中開始寫日記,自此養成了自我反省的習慣,現在升級到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日記,跟自己對話,深入剖析自己,系統的檢索自己內心深處信念、價值觀、理念,你就能發現到自己廣闊的世界。
3、尋求反饋 ?
人都有盲區,自己的問題自己很難發現,這就需要借助別人的量,那就是尋求別人的反饋。虛心請教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認知,尋求別人的評價和判斷,就能客觀的看待自己。
這點對每個人都是一次挑戰,因為人的自尊、虛榮、面子讓我們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更何況是評價。然而在面子的包裹下,會越來越遠離真實的自己,慢慢回會活在自己的虛幻世界。
面對自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敢于真實面對自己,接受那個獨一無二而又麻煩不斷的自己,我們才能更坦然的去改進和成長。試圖掩蓋自己的缺點,只會在內心深處強化和固化。
如何面對? ?
1、接受不完滿的自己,并去挖掘自己的優點,把優點極大化的發揮出來。
2、不斷觀照自己的問題,別著急把缺陷消除,不停的觀照中就能慢慢消弱缺陷。
3、別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人比人氣死人。
4、摒棄虛榮面子心理,展示真實的自己,別指望成為完美的人。
學習精進
清晰的認知自己,并坦然面對自己,只是打下了自我升級的基礎,真正讓自己升級還得靠不停的精進學習。
啥是學習
學習就是我們利用生活的點點滴滴、生命的每分每秒, ? 不斷的觀察、思考、總結、實踐,最終提升自己的過程。 ?
1、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讓自己充滿好奇心,不斷處于探索和留心中,避免理所當然和習心為常的心態。透過眼、耳、鼻、舌、身、意,觀察萬事萬物,讓自己時刻處于感受狀態,讓自己與外界保持連接。
2、思考:凡事多問“為什么?”不要浮于表象,深度思考,直達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3、總結: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多總結,提升自己的認知和邏輯能力。
4、實踐:任何的認識和知識不經實踐就無法創造價值,多實踐把自己觀察、思考、總結的知識和經驗轉換成行動。
學什么
到底學啥?
有兩個重點:學習為人處事,也就是自己做人的狀態?;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就是做事的能力。
怎么學
1、找榜樣和標桿學習?,比如:優秀的人、企業;
2、看書、聽課?,看書可以與任何智者進行交流,汲取他們的智慧,是最快捷的學習方式;
3、跟自己學?,每個人的潛力無限,可以不斷去挖掘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反思讓自己得到進步成長;
4、實踐中學,在實踐中多承擔事情,不斷去挑戰自己;
5、教別人,教是最好的學習,在教別人的時候我們會深度思考,在教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不斷提升,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本文作者李順軍,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