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8,關于餐飲的一些思考與總結
王鹿鹿 · 2018-12-28 16:43:53 來源:紅餐 2810
鹿鹿餐飲大白話的第三年即將結束,
而餐飲市場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革與變化著。
新品牌與老品牌、新餐飲人與老餐飲人,
大家都在用著各自的方式,來適應行業的發展。
這個年底,
鹿鹿想就一些基本也是關鍵的點,
做2018年的一些思考總結。
1
餐飲的周期
所有行業都有周期,
餐飲也不例外,
一樣需要度過繁榮、衰退、蕭條與回升各個階段。
只有度過一個完整行業周期的品牌,
才能真正稱之為“活著”。
2
餐飲臨界點
餐飲行業已經到了整體盈虧的臨界點,
不管是線下房租還是線上扣點,
也已經逼近餐飲承壓的臨界點。
在流量由集中式轉向分布式、
食材/人工趨勢性上漲的環境下,
議價權利將發生轉換。
3
餐飲的流量
餐飲行業已經到了整體盈虧的臨界點,
不管是線下房租還是線上扣點,
也已經逼近餐飲承壓的臨界點。
在流量由集中式轉向分布式、
食材/人工趨勢性上漲的環境下,
議價權利將發生轉換。
4
餐企發展階段
餐飲企業的發展有階段性。
在資本助力的當下,
如何能平衡餐飲的內功與外功?
要建立對當下階段的清晰認知,
餐飲發展離不開資金,但資金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關鍵是市場對你的需求與反應。
5
餐飲消費者
餐飲消費市場已進入買方市場,
消費者擁有極大的選擇權。
買方市場意味著低利潤率、高度規范,與低容忍度。
消費者越來越難以取悅,
因為他們見多吃廣,懂得比較。
6
競爭攻與守
對于餐飲,進攻往往要速度,
追求大而多;防守往往要質量,
追求專而精。
只想著攻城略地,不想著守城精耕,
就忘記了“增值”的前提是“保值”。
攻與守,需要順勢而為。
7
直面產品問題
有些餐飲人試圖用營銷解決產品的問題、
用品牌解決產品的問題、
用設計解決產品的問題,
最終發現:產品問題依舊是產品問題,
絕大部分網紅餐飲因此而亡。
雖然顏值即正義,
產品卻是本質。
8
深入思考數據
大數據是“大家”的,代表了共性;
品牌數據是自己的,代表了個性。
共性的改變會因個性改變而引起,
但無需迷信大數據,
很多情況下,
真正值得深挖的是屬于品牌自身的數據。
9
懂得尊重協作
現今的餐飲創業,協作很重要。
創建時最基本的條件不是技能和資源,
而是團隊,
一個能協作的團隊遠勝于單打獨斗,
之后發展期同樣還是協作,
與契合的內部+外部團隊共同協作,
才能高效解決每個階段的挑戰。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