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菜單做好這6點,顧客心甘情愿掏腰包!
王小白 · 2021-02-15 08:30:00 來源:紅餐網 4115
新的一年已經拉開大幕,面對新的市場環(huán)境,餐飲經營的選品、營銷、服務、品牌設計、菜單設計等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
為此,紅餐網特別策劃了春節(jié)系列特稿,邀請一眾行業(yè)專家針對不同的領域,為大家答疑解惑。
今天,先來看看王小白老師分享的,餐廳菜單規(guī)劃的賺錢技巧。
什么樣的菜單才是顧客眼里的好菜單?這里的關鍵詞是 “顧客眼里”。
我們每個人、每個品牌的外在認知屬性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于我們個人和品牌在他人眼里形成怎樣的印象,在他人口里可以形成怎樣的傳播。
重要的不是我們自己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認為,而是顧客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認為。每一位老板都要知道,菜單不是給自己用的,而是給顧客用的。顧客眼里的好菜單,才是真正的好菜單。
這里就體現出內部思維與外部思維的區(qū)別,內部思維往往從企業(yè)自身需求出發(fā), 而外部思維則是從用戶、顧客的角度出發(fā)來思考問題。
餐飲業(yè)屬于服務業(yè),是為消費者服務的,所以一定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問題。
好的菜單,要讓顧客從拿到菜單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主人的感覺,讓他感受到一個美好的點餐過程,這樣他才會再光顧。
在研究和服務客戶的過程中, 我們發(fā)現以下六個要點是消費者非常在意的。你的菜單如果能夠在這六個方面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就是他們眼中的好菜單,賺錢也就自然而然。
招牌菜要清晰易識別
之所以叫 “招牌菜”, 就是做得最好、 最棒的菜品。招牌菜一定要亮出來,所謂亮出來,就是一定要讓顧客一下就能識別出你的招牌菜,并感覺好。
說到這里我想到一個取舍的問題。很多餐飲人一定覺得店里這個也好、那個也好, 很難排出哪個菜是第一。其實,?如果你不幫顧客做好產品選擇,顧客就更難選擇了。
作為一個對餐廳不熟悉的顧客,當他看著陌生的菜單時,更希望你已經替他做了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么餐廳老板請客吃飯,他通常不用看菜單都能把菜點得很好,而顧客自己點菜的時候就存在差距。
在實際生活中, 我恰好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有一次和朋友去一家餐廳,當時體驗很不好, 就跟朋友說下次再也不去了。后來我們認識了這家店的老板,他請我們在同樣的餐廳吃飯,體驗下來感覺竟然還不錯。原因就是,老板點出了最好的一桌菜品,而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不太理解餐廳的產品及組合,點的菜不好,導致了不好的體驗。
所以,餐廳的招牌菜,要成為客戶必點的一道菜,一定要足夠大并且放到顯眼的位置,再提供給顧客足夠的點選理由。
招牌菜要獨具差異化價值
顧客是否點招牌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有何與眾不同。
同樣是酸菜魚,有的店的招牌菜叫酸菜魚,有的叫檸檬老壇酸菜魚; 同樣是比薩, 有的店的招牌叫比薩,有的叫榴蓮比薩; 同樣是粥,有的店的招牌就叫粥,有的叫深海石斑魚粥。
產品的食材、工藝、利益訴求點是招牌菜形成獨具差異化價值的兩大維度。如何形成和表達產品的差異化? 利益的訴求點在哪里?
產品的差異化在于食材的差異與產品研發(fā)能力的差異,以及產品顧客價值的差異。利益的訴求點在于你想通過產品整體呈現給消費者什么樣的印象,是健康、營養(yǎng)、無污染,還是熱辣、過癮,亦或清新、甜美等。
舉個例子,下面兩家不同的餐廳都在做烤魚,光看菜單的話,你會更傾向選擇哪一家呢? 哪一家讓你感受到差異化的特色了呢? 相信不用我說,你也能感受到。
產品要分類清晰、點選方便
菜單上的產品分類,即把彼此關系較為密切的產品進行整理。
對于西餐,比較簡單,包括前菜、主食、湯和點心之類。對于中餐,菜式比西餐更多、更美味,分類也是五花八門,但不管多復雜,中餐大致有三種基本的分類方式,即按食材、按烹飪方式和按場景分類。
菜單上產品分類的目的和效果有兩個,一是讓客人更容易選擇產品,二是讓客人快速接收到產品傳達的信息。
不要小看分類, 絕大多數菜單的分類缺乏科學性,只是根據老板或者廚師的想象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事實上,分類科學不僅讓顧客容易點選,還會讓顧客覺得豐富有趣。
分類太多、 太少或者太亂都會給顧客點選增加麻煩, 所以不要小看分類,這是菜單規(guī)劃非常重要的一步。菜單分類做得好,快速點餐不可少。
菜品命名要淺顯易懂、有誘惑力
好的命名是成功的一半,產品需要好名字,品牌也需要好名字,餐廳菜品更需要好名字。
這個時代的人越來越怕復雜,面對幾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品時,菜品的命名也是一個關鍵。它同樣需要有脫穎而出的效果。
同樣是奶茶,有的店叫珍珠奶茶,有的店叫芝士奶蓋奶茶。同樣是臊子面,有的店叫陜西臊子面,有的店叫舌尖上的臊子面。
我的一位經營火鍋店的學員跟我說,他的菜單上有一個蝦滑產品,原來就叫蝦滑, 后來改名為鮮蝦滑,加一個 “鮮” 字, 銷量竟然直線上升了。你覺得意外嗎? 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從傳播的角度和企業(yè)品類的角度來看,品牌命名是戰(zhàn)略,名字起好了就成功了一半,產品命名也是一樣的道理。
命名是感召,菜品命名同樣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多加斟酌。
菜品價格要易看易懂
定價即利潤,定價錯,全部錯。
我們發(fā)現不少菜單的產品價格定得比較零亂,有的還帶角、分,似乎要考驗顧客的計算能力,也增加了顧客的點單時間。
由于很多菜單的產品都像列表一樣排列得密密麻麻,如果價格參差不齊,可想而知,這樣的菜單是不會讓消費者產生任何好感的。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不管是滿足剛需的快餐還是滿足社交需求的中餐,消費者往往在心里都會有一個消費金額預期。產品的價格區(qū)間怎么定,首先要符合餐廳的消費人群。
在菜單上,產品的價格如何排列,如何不讓消費者感覺到貴,如何讓消費者感覺到吃得值,也非常關鍵。
菜單視覺要有品牌美感
顏值時代,菜單豈能沒有顏值。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第一眼印象有時候就決定了我們的好惡。
這幾年餐廳的硬裝都越來越漂亮, 每家餐廳爭先比美。可是菜單呢? 似乎與整個店的氛圍都不搭。
經常看到有些餐廳裝潢不錯,可是一看菜單,它就像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菜單是決定顧客點餐的媒介,菜品的顏值、 價值的表達都可以決定顧客的點餐選擇。尤其在美的視覺傳達上,有時候同樣一道菜,照片與設計的美感就可以左右顧客的選擇。
結語?
以上這六點就構成了 “顧客眼里” 的好菜單。
餐飲老板們,不要再無視與顧客連接的菜單了。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感性接觸點,給顧客留下第一個好印象,就從好菜單開始吧。
對照一下自己的菜單,這六點你做到了幾點?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