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就能十分鐘開店……餐飲零售的畫面美得不敢多想
蔡運磊 · 2017-06-12 13:55:16 來源:紅餐網 2661
先上一幅圖。
圖中這位媽媽是我的一個朋友。端午節我們組團出游時,孩子們餓了。但車子還沒到服務區,怎么辦呢?朋友拿出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盒,開蓋倒入礦泉水,把罐頭底的襯墊拿掉,插上小鑰匙,再把襯墊重新裝入罐底,然后擰了罐身幾圈,5分鐘內,罐頭內的發熱包就把面條煮熟了,孩子們立刻狼吞虎咽起來。
從未見過這樣的無需熱水即可享受美味的我,趕緊打開手機,百度“自熱食品”,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光相關結果就高達2010000個。映入眼簾的還有什么速食火鍋、速食米飯、自熱盒飯等等,琳瑯滿目。
自熱速食零售市場不怕“水貨”,就怕沒水
事實上,早在2015年,就有類似朋友購買的速食產品現身于市場中了。但由于當時產品質量不過關,而且商家也沒有相當強大的營銷能力,結果落了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局面。盡管如此,但“牛羊”畢竟還是有的,還在草原深處努力生長著。
兩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時至今日,自熱食品的市場基礎、渠道、品牌、技術均已成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自熱食品打了雞血般開啟了井噴模式。以自熱火鍋為例,作為餐飲業的最大品類,統計數據顯示,光這一塊,市值預估將超萬億元。相當部分的上游供應商如加工廠、中游渠道上的微商,紛紛涉足,甚至自主開發方便火鍋等自熱型速食品牌。
在對這個萬億市場的瓜分過程中,眾多廠商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品牌、研發、渠道等方面紛紛發力,對自熱速食進行了不同層次、程度的升級迭代,也進一步加熱、加速了自熱速食零售市場的劇變。如井格從剛開始推出的加強版麻辣燙、冒菜外賣,逐漸轉型火鍋零售;味蜀吾方便火鍋則在口味上一口氣推出了牛油、清油、酸菜、番茄“四大天王”。此外,那些火鍋品牌商如海底撈、重慶德莊等已不甘只在商超出售火鍋底料、醬料了,這些集團軍快速進行產品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化整為零,紛紛進軍產品零售,開始在線上線下大力推銷自家的方便火鍋……由此看來,聞名遐邇的洛陽水席等較為繁瑣、不便的餐飲產品也會在不遠的將來,被自熱化、方便化、零售化。
《讓子彈飛》里的“吃著火鍋唱著歌”的畫面已不再只局限于電影,只要吃貨們想吃,只需“杯水”,就能產生“車薪”的能量,瞬間吃上自己想吃的一切東西。
上帝在《圣經》中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對異軍突起的自熱型速食零售市場來說,現在看來,似乎只需有水即可“萬物生長”。
有電有網有數據,開店不是大問題
馬云曾說,未來沒有誰能拒絕大數據,就像今天我們不能拒絕電一樣。事實上,只要有電有網有數據,一切商業活動將不再是問題。比如開店。
甭說過去,就是現在提起開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但在有電有網又有數據的條件下,開店似乎又SO? EASY了。
以小龍蝦餐飲O2O為例。一個專做小龍蝦線上零售的朋友告訴我,做小龍蝦餐飲O2O的門檻其實很低,“只要微信公眾號的二次開發或借助第三方平臺開發系統,就能馬上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訂餐系統;你把資訊發布出去,就有供應商和你聯系;供應鏈完善后,只要有用戶關注了微信公眾號,下了單,付了款,你就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或自有團隊送貨上門了。”雖然我并不打算投資朋友說的這一塊,但百度一下后,網上關于此類的攻略到處都是;有網友甚至調侃稱,10分鐘就可以“開店”。“無邊訂單蕭蕭下,不盡財源滾滾來”,朋友說的是對的,光就小龍蝦餐飲這一項,鄭州就有很多小龍蝦實體店推出了線上服務。
當然,在土豪眼里,這樣的草根型小龍蝦O2O創業平臺沒有品牌化、規模化,吸金能力較弱,顯得太LOW,他們看不起的。于是,另有一些“專為富豪創立”的小龍蝦O2O平臺就閃亮登場了。
報道顯示,“蝦搞蝦弄”獲得中路資本的500萬人民幣投資;“夾克的蝦”則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閃募逾600萬元;“閃電蝦”拿到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卷福小龍蝦”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獲得超過1330萬元融資;最牛的是“大蝦來了”,不但獲得了風云天使基金的近千萬元天使融資,還拿到了58到家領投的3000萬A輪融資……“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因為“大蝦來了”不但對小龍蝦的加工、用料、烹制時間、湯料占比等,均做了全方位改進和創新,而且已把業務觸角伸到海鮮及麻辣食品類,形成了集餐飲研發、物流配送、技術系統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矩陣。
“民以食為天”,如今的餐飲市場,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萬紫千紅總是春”!國家統計局5月15日發布報告顯示,今年1-4月份,餐飲業收入實現12082億元,同比增長10.9%,占總額的10.68%。值得注意的是,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實現19180億元,同比增長32%……由此可見,餐飲零售市場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滿園春色關不住,數枝紅杏出墻來”,不同的餐飲模式,就像餐桌上的冷熱酸辣咸臭甜等各種美食,總有一款適合你。“不買貴的,只買對的”,這樣操盤,餐飲投資者才能長袖善舞、游刃有余。
本文作者蔡運磊(微信:cyld603),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