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的問題出在主席臺,根子都在前三排!
老布 · 2025-08-20 10:06:45 來源:老布精益經營 263
我們大多數連鎖企業,盯著門店摳細節。
昨天和一位百勝出來,現在某連鎖企業做高管的伙伴聊天,還聊起,百勝當年的各類稽核。
- 區經理稽核(訂貨,排班,現金,培訓)
- 培訓部訓練稽核
- 營運優化部ORS的稽核
- 總部QA的食安稽核
等等......
當然,還有AOP業績達成,神秘顧客,平臺得分,成本管控,人效目標等等數據指標的考核。
這些年,為了解決門店店長的積極性,讓店長努力把門店管理好。
于是PK,賽馬,末位淘汰等等機制,更是極其盛行。師徒制,合伙制,三制合一的制度花樣百出。
肯德基,星巴克等外資品牌也不掉隊,一個店長管理3家門店,號稱發揮店長的潛力。
說到底,不就是高管想做更多利潤,為了公司的財務報表好看?
可是,你難道沒聽說過嗎?問題出在主席臺,根子都在前三排!
可能有人會馬上反駁:老布,操心店長,不是門店經營最重要的事情嗎?
老布想說:靠“優秀”店長發展的連鎖企業,是無能的!
讓我來給大家拆解一下。
門店經營的業績,是誰的責任
門店業績不好,給店長設定目標,獎金,業績就好了?
可是,你的選址,品牌行銷,供應鏈做好了嗎?
尤其是小店模型,店長對業績能做什么?
有些老板和我說,自從我們把業績指標和超額獎金提高。門店自愿加班,努力賺錢,怎么能說這個不對呢?
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
可是,如果門店延長時間營業,其ROI是合理的。
為什么公司沒有一個標準和流程,去研究最后一小時營業額,來做系統化的管理呢?
而是需要靠店長的積極性?
如果你是一個小企業,加盟老板,這樣做無可厚非。
如果你是一個大連鎖,通過這樣的手段,鼓勵店長和員工自愿加班加點,是不是有點剝削?且不論,是不是符合勞動法。
還有一些老板可能會說:我們是零售企業,比如服裝行業。如果不這樣,怎么管理業績和銷售?
也是,很多服裝企業就是:底薪不高,賣一件衣服,拿獎金。
于是:導購們為了讓顧客掏錢,極盡所能。去看看這樣管理的連鎖服裝店導購對顧客的態度。
然后對比一下,一些社區個體服裝店老板對自己的熟客。你就知道這個差異了。
所以,連鎖企業的業績,應該是誰的責任呢?
1、 研發
你研發的產品,顧客喜歡嗎?與競爭對手差異,和競爭力大嗎?
2、 供應鏈
你們采購的原材料,質量和成本有競爭力嗎?
你們給門店供應的及時,準確嗎?
會不會,賣得好的,沒幾天就斷貨。賣得不好的,天天讓門店“建議性銷售”?
3、 市場行銷
你們在線上和線下,有沒有和顧客良好互動。讓顧客喜歡我們的品牌和產品?
4、 開發拓展
門店選址正確嗎?動線合理嗎?
以上這些問題,不是應該問總部前三排嗎?
當然,你說門店店長對業績有沒有一些作用?
有,當然有。不過不多。一般小店模型的店長,最多5-10%吧。
即使是門店店長能影響的部分,公司相關部門,能不能把其中的關鍵要素,提煉出來,相關工具和方法,作為店長日常工作的標準落實下去?
比如,百勝當年的LSM體系,就是做這個事情。
門店經營的食材成本,是誰的責任
這個問題,應該是顯而易見的答案。
但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正確對待的。
大家想想幾年前,半天妖門店的員工操作吧?
過度管理,克扣顧客,甚至像曝光的半天妖門店員工,把那樣的食品給顧客。
還有走火入魔的管理,片面追求毛利率。門店就是努力推銷高毛利菜品!這不是活活把公司辛辛苦苦設計的菜單結構給毀了嗎?
這一切,根源在哪里呢?
道理很簡單,還是“在前三排”。
很多年前,我們在門店工作的時候,說實話,誰沒有干過啊,過期的產品不敢報廢。
為什么呢?因為領導追蹤損耗,追蹤的很緊。
有一次,記得在總府路肯德基,晚上高峰以后,我們的炸雞多了(保質期90分鐘)。
我讓前臺努力促銷,還是過期了。遲遲不敢扔掉。最后,我領導來了,Teddy大哥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
不過,好在,他是一位好領導,沒有罵我們,也沒有開除我,而是好好的輔導了一番。
記得他說的:指標是要管理的,但是如果違反標準,犧牲客戶滿意,是更不應該的。況且,報損多了,也不會扣你工資啊。
所以,我后來自己做區經理的時候,我給門店的報損目標,都是一個范圍。
我們會根據門店時段銷售,公司的最小烹炸/制作數量,來預估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作為目標。過高不好,過低也不行。
食材成本是誰的責任呢?
1、研發
你研發的產品,食材和加工工藝,大概率決定了成本。
2、供應鏈
不多說了,肯定和你有關系。
3、市場營銷
菜單,營銷活動,等等。打折,業績就上升,不打折或者少打折,顧客又怎么來呢?
門店經營的人工效率,是誰的責任
人效的話題,我們說太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去看看我們的其他文章和視頻號。
概括來說就是:
1、 人員最大的浪費,是人的聰明才智。把員工當機器,當工具,是很傻的。
100年前,雖然福特先生說:我雇傭的是你的手,不是你的腦子。但是,這個論述,早就被后來很多人否定了。
2、 人效的提升,基礎是流程和方法的改善。精益管理的意思就是,消除浪費,減少不必要的動作。
3、 人工成本,如果人員管理不好,就是成本,管理好了,就是資產。
所以人事部,為什么叫“人力資源部”。只是很可惜,大多數企業,沒有這樣做。
4、 負責任地雇傭。就應該尊重員工,善待員工。
我們很多企業,一方面在所謂數字化,供應鏈,營銷聯名上一擲千金。
一方面,公司里面,做六休一,不交社保。
然后,還要宣傳華為“以奮斗者為本”。
至于,人效提升的其他方法:兼職工,劃線排班等,怎么做是正確的,怎么做的錯誤的?這些我們就不嘮叨了。請大家去看視頻號。
就補充一句話:精益管理對人效的態度是,持續改善,消除浪費,讓員工穩定而相對合理的充實工作。
門店經營的顧客滿意度,是誰的責任
最后一條,顧客滿意度,這總是你門店的責任了吧!
錯了,連鎖門店的整體顧客滿意度,還是公司的前三排起決定性作用。
前幾天直播的時候,有朋友問我:老布老師,請問怎么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啊?
剛剛好,我好朋友,星巴克的王志毅老師也在直播間。
他幫忙回答了9個字:有活干,有關愛,有期待。
我覺得這9個字太棒了。
1、 有活干
就是有任務,有挑戰。人是不怕困難的,要不斷設定目標,只有不是用來末位淘汰的,不是用來嚴格獎懲的。輔導下屬提升能力,去努力工作。
2、 有關愛
關心人的重點,是關心人的未來,幫助其成長。
3、 有期待
就是公司內部有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相對公平的晉升機制。
回想自己的職業生涯,最累的時候,都不是工作勞動量大的時候,而是“心累”!
以上,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同意了?
問題出在主席臺,根子都在前三排!
當然,不是說我們店長不要努力了,我想如果我們前三排領導正確,我們店長會更努力的。
本文轉自:老布精益經營;作者:老布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