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虧錢,可以再賺回;創業者浪費青春,不會再有
孔令博 · 2016-10-13 13:47:28 來源:紅餐網 1101
一個出錢,一個出命,創業者和投資人到底誰應該更認真更負責?
今天的我們,恰逢盛世,有著無限的發揮空間,中國各行各業都結束了粗狂式以資源和勇氣為導向的發展階段,又都迎來了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等為首的新技術爆發應用期,當然,更關鍵的是,舉國上下,都在聚焦資源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這都為一個年輕人釋放自己的潛力提供了極為廣闊的舞臺!
然而,如果不能腳踏實地的釋放潛力,很有可能就成為斷了線的風箏,一時會飛的更高,但早晚都要灰飛煙滅……
創業,必須腳踏實地
創新創業,顯然,首先是創新在前,只有識別到了一個社會或者身邊的既定痛點、問題,并且創新性的提出了解決方案,那么才有可能在執行的過程中取得創業成功,可以說,在今天這個時代,沒有創新意識就很難有好的創業項目!
創新創業的核心就是學會識別問題、痛點,然后尋找解決的可執行方案!
創業中的創新并不一定是要有原創性的產品,創新一般分為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社會創新,絕大部分的創新都是圍繞工藝創新和社會創新來開展的,比如像日本的崛起,并不是他們的技術原創有多厲害,而是他們可以把引進的美國技術通過工藝創新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來更高質量的產品,這種創新的效益是巨大的!
而社會創新更是如此,我們今天所看到幾乎大多數知名的公司,都是社會創新的產物,比如阿里巴巴,比如滴滴出行,這里面其實也沒有原創性技術或者工藝性革新,而是識別了一個社會低效率的問題,通過利用成熟互聯網技術,搭建了新的高效率解決這些問題的平臺,不僅僅是讓社會效率更高、更美好,而且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今天所說的“共享經濟”,絕大多數都是在社會創新上解決需求或者痛點滿足的低效率作為出發點的!
盲從,結果注定失敗
人作為一種群體動物,特別容易出現對熱點概念的盲從,而這對于創業是最大的障礙!并且特別容易用所看到熱點邏輯來解釋自己未來的商業空間,反而忽略了當下的實務問題,最終導致,要么沒有盈利能力而失敗,要么有了資金燒完后而失敗……
用“熱點概念”來解釋未來而不是踏踏實實去做創新突破,實際上是一種“以未來解釋未來”的空邏輯循環,只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確是太偉大了,即使是“空對空”的模式,依然可以獲得很大的關注,只可惜,白白耽誤了很多年輕人的寶貴青春生命……
要知道,虧得錢,投資人會在其他項目上賺回來,而創業者的青春時間再也不可能回來,所以,一個出錢,一個出命,到底誰應該更認真、更負責?答案,我想不說自明!
總之,從愛惜自己的時間角度,創業初期,多一點針對痛點的創新意識,想辦法高效率的去解決痛點,要比刻意去迎合熱點或者設計某種理論邏輯更對得起自己青春的年華!
青春,總會謝幕,一點都不能浪費。
本文作者孔令博,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