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最好吃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秦少油 · 2016-01-12 09:34:33 來源:紅餐網 1628
就像每天在微博和微信流傳的長沙最好吃一樣,今天是這家,明天又是那家。一年前我對老長沙龍蝦館的蝦子贊口不絕,從味道到氛圍,毫不吝惜。一年后的昨天再去,我只能說,風水輪流轉,冬天賣死蝦并不錯,可是味道其實可以更用心。
究竟是什么改變我們對于長沙最好吃的店的看法呢?那些堂堂皇皇的榜單背后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應該提及的是時間,時間醞釀了飲食,也一并淘洗了什么是最好吃的。不管最好吃的在記憶中,還是最好吃的未曾得到公認,幾年之后,還能給你記憶就是你的長沙最好的。這里我們提到了你的。是的,僅僅屬于你的。
你的最好吃背后的邏輯是私人屬性的,所以凡是以媒體為單位或者其他團體推出的榜單,都是可疑的。自然團體榜單也能在一定范圍內確定什么是最好吃的,但是團體太空泛,糾葛有太多。走到最后,連大眾點評也無法讓人信任。
時間和個體之外,決定長沙最好吃的背后還有什么呢?我曾將這個問題拋給一位大廚,他說,還有互聯網。我說,的確,這是一個重要原因。沒有互聯網郭江的《長沙米粉一百單八將》很可能無法完成,互聯網為喜歡吃的,熱衷于吃的人,提供了豐富的美味信息。在從前只能口耳相傳的食物,通過檢索,陌生人之間也能窺見。
可是互聯網并不是唯一,餐飲本身也決定了長沙的最好吃。10年前最好吃的長沙臭豆腐和如今最好吃的長沙臭豆腐,究竟哪一個更好吃呢?是不是可以比較呢?這背后就是餐飲自身的問題。湘菜究竟在向前走,還是在步入低谷,是的,我說的是飲食的口味,能否評測呢?
也許通過一些廚師可以看出,也許通過一些圖書資料和菜譜可以看出。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