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百勝CEO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如何應對瑞幸的進攻?
道哥 · 2025-02-18 10:59:09 來源:什么值得加盟 1286
2024年,出現經營壓力的品牌很多。比如星巴克營收和凈利潤下滑;瑞幸營收增長放緩;......等等。總體來看,貌似大環境不好,造成了經營壓力。
但是用“法醫的眼光”來看,這幾個品牌中,星巴克和瑞幸境遇并不相同。星巴克需要來一場改革;而瑞幸需要戰略升級。
假如瑞幸用星巴克的方式打敗星巴克,會如何?
那么,對于瑞幸的進攻,星巴克又該如何應對呢?
道哥王新磊認為,星巴克需要向肯德基學習,用屈翠容的改革方法“改造”星巴克。也就是本文章的標題,假如百勝CEO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如何應對瑞幸的進攻?
01 “扭虧女王”屈翠容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屈翠容。
屈翠容,福建出生,香港長大,美國上學,英國工作。1994年起,她先后就讀香港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并在2000年進入麥肯錫中國香港辦公室工作。
2004年屈翠容,她進入屈臣氏英國集團,從事管理及戰略事務。此后的10年間,屈翠容和團隊將集團旗下兩個瀕臨破產的國際零售業品牌Superdrug和Savers扭虧為盈,由此被稱為“扭虧女王”。
2014年,屈翠容辭去屈臣氏董事總經理職位,跳槽到了百勝集團。1年后,百勝大中國區總裁前CEO蘇敬軾退休,屈翠容正式接任CEO職位。這也是該職位26年來首度“換帥”。
蘇敬軾堪稱教父級的餐飲大咖,他推動肯德基“本土化”,并成為全球唯一超越麥當勞的區域市場。這種成就,不僅征服了市場,也征服美國總部。
道哥聽肯德基的前高管說,百勝中國在上海開會,全程用中文分享。那些美國來的高管聽不懂怎么辦?就讓這些高管自己花錢去聘請中文翻譯。由此可見,蘇敬軾的影響力。
但從2010年開始,百勝中國區業務銷售額連續3年下滑。路透社曾指出,“肯德基的受歡迎程度在2010年達到了頂峰,2012年后逐漸走下坡路,到了2014年,緩慢的滑坡趨勢加快了。”
于是在2014年,屈翠容跳槽到百勝集團。一年后,接盤百勝中國。
當時電商逐漸在中國普及,肯德基和必勝客卻沒有任何數字業務,錯過了加快發展的良機。而屈翠容在這個時候加入百勝,可謂背水一戰。
但是,屈翠容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讓肯德基業績大幅提升。后來,百勝中國區業務成功從母公司百勝集團剝離。2016年,百勝中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屈翠容也晉升為百勝中國CEO。
2020年,《財富》發布全球500強企業榜單,其中有37位女性主管入選,高出歷年女性主管人數紀錄。在為數不多的女強人中,來自百勝中國的屈翠容(Joey Wat)是唯一一位中國女性。
對比來看,肯德基就是一個先行者,星巴克需要學習肯德基。
02 “改革者”屈翠容
中國企業界有一個金句:沒有偉大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意思是,企業的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自身,而是與時代緊密相連。
比如肯德基。當初蘇敬軾從臺灣來大陸,執掌26年,讓肯德基在中國市場超越麥當勞,卻依然無法避免業績下滑。
為什么呢?
如果以旁觀者視角,可以模糊地稱其為“大公司病”,也可以笑談“成功者無法跳出路徑依賴”。但是道哥認為,這是一個“時代的局限”。
如果放眼餐飲業整體,這是整個臺資餐飲管理者的“群體現象”。你看2020年以后,很多臺資餐飲已經無法適應大陸市場的激烈競爭,被迫退出。
這又是為什么呢?
以2012年為時間點來看,大陸餐飲“公司化”進程加速,從二維碼引發整個前廳的效率和成本優化,各種SAAS軟件又加速了“數字化”。經過5年時間,大陸餐飲企業在成本、效率、體驗上,已經實現集體的迭代優化升級。
茶飲咖啡市場,更是集這些管理優勢于一身。比如瑞幸、庫迪、幸運咖等眾多本土品牌的崛起,背后真正的力量就是“公司化”進程的結果。瑞幸深身上下都是科技的力量。
而快速“公司化”進程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內卷”——誰跟不上,誰就出局。為什么曾經是頂流的臺資餐飲企業,紛紛退出大陸市場呢?就是因為他們都落后了。
你再看肯德基,為什么自屈翠容執掌之后,實現了持續的增長呢?疫情期間,別家在降低KPI指標,他們為什么能提前完成增長目標,還主動調高KPI?
因為屈翠容執掌肯德基之后,進行了多項改革。肯德基的增長是改革的“紅利”。
因此,以肯德基為對標,星巴克當下面臨的困境,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需要一場屈翠容式的“改革”。并且,不僅需要改革的勇氣,更需要長期的、持續的改革動作。
03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進行哪些改革?
那么,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進行哪些改革?
第一點:重新理解消費者,一切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你仔細觀察,在消費者的生活中,肯德基和星巴克一樣,不僅是餐飲場所,也是休閑場所。繁榮時期,可以用“冷風”粗暴的把消費者“趕走”。但是,現在需要重新理解消費者“行為”背后的商機。
比如肯德基。他們也從用冷風趕人,提高翻臺率的老路,升級為擁抱消費者的需求。
屈翠容分享過打造社區店背后的“消費洞察”:消費者帶著孩子到門店,大人在聚會聊天,小孩子在角落里玩耍。因此,2015年,肯德基社區店的升級,就是遵從了這種需求。
對比來說,星巴克經過20多年發展,也需要重新理解消費者。商務需求是什么?氣氛組的需求是什么?星巴克需要理一理。
第二點:星巴克需要重新劃分門店功能。
目前,星巴克門店分為普通店,手沖店,臻選店、高端臻選店,臻選烘焙工坊、寵物友好店、手語店等。
總體來說,這些門店的區別比較模糊。并且,這種店型的劃分,真的是基于真實的消費需求嗎?有待商榷。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將會提升服務體驗:注重員工培訓,定期開展服務技能和咖啡知識培訓課程,提高員工服務水平。并升級“第三空間”,打造特色主題門店,如在旅游景區打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門店。
為什么呢?
你再看屈翠容執掌肯德基的作法,就知道其中的深意。她打破肯德基門店的統一,重新定位門店功能。將門店劃分為三類:交通樞紐店、購物中心店和社區店。
2015年,屈翠容對肯德基社區店重新定位為“好鄰居”。這一舉措領先行業至少5年。餐飲老板開始轉向社區店,還是在疫情發生之后。
2015年8月,道哥王新磊在上海采訪屈翠容時,體驗了肯德基3.0的Dining Room的概念,融入了海洋主題風格,綠植都是真的,桌子、凳子也都是家的感覺。
屈翠容說,這種設計就是要突出家的感覺。游人可以在這里休閑歇腳,周圍的鄰居也可以進來喝喝下午茶,小朋友可以來這里玩耍、做功課。
第三點:力推客群文化年輕化。
瑞幸咖啡的“社會貢獻”就是把星巴克拉下神壇。這個神壇,不僅是心理的神壇,也是價格的神壇。因此,星巴克變革的方向,就是既要保持神性,又要增加點兒人性。
那么,星巴克應該怎么應對呢?就是擁抱消費者。
你看肯德基,和小鮮肉、萌妹紙們打成一團,開始以娛樂化的姿勢和互聯網化的心態主動迎接客群更迭。
比如,肯德基聘請了二次元人物、虛擬歌手洛天依做代言。
比如,邀請鹿晗代言,推動肯德基爺爺變成潮BOY 。
此后,KFC在其ins上發布了一個新上校形象。一向走慈祥、暖色基調的肯德基爺爺畫風突變,變成了八塊腹肌的成熟大叔!
星巴克需要的不是完全模仿肯德基,需要是的尋找到年輕消費者互動的方法。
第四點:采用靈活價格策略。
餐飲業的大環境已經改變。客流量下降、客單價下降、消費頻次下降,這三降已經勢不可擋。與此同時,咖啡奶茶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勢所迫,星巴克對過去定位的堅持,只能是刻舟求劍。
目前,星巴克頑固的價格體系,已經身受其累。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采用靈活的價格策略。
比如,推出價格分層策略,除高端產品外,增加15-30元價格區間的產品,與瑞幸部分產品競爭。設置每周或每月固定的優惠日,如周二、周四部分飲品半價或買一送一。
事實上,影響星巴克的不是優惠策略,而是產品結構過于單一,新品開發不夠持續。
你再看現在的星巴克,心態非常騎墻。新推出了血糯咖啡,又想跟瑞幸拼刺刀,在定價上又脫不掉自己的黃馬褂。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強化品質與創新。
比如,利用星巴克的品牌優勢和資源,聚焦咖啡品質提升,嚴格把控咖啡豆來源和烘焙、萃取等工藝,確保每一杯咖啡的高品質。并根據季節、地域特色等,每月推出至少1-2款新品,結合中式食材如陳皮、桂花等推出創意咖啡。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創新營銷方式。
比如,加強社交媒體營銷,與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網紅合作,發布創意咖啡制作、門店打卡等視頻。開展跨界合作,與知名服裝品牌、美妝品牌等推出聯名產品或舉辦活動。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優化門店布局。
比如,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保留旗艦店,展示品牌形象和高端定位。同時,向三四線城市及新興社區、商業區拓展,開設小型門店,提高市場覆蓋率。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加快數字化轉型。
比如,完善線上點單和配送服務,優化星巴克APP和小程序,提供個性化推薦、會員專屬優惠等功能。與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深度合作,提高配送效率。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深化品牌文化。
比如,通過店內宣傳、線上活動等方式,講述星巴克的品牌歷史、咖啡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舉辦咖啡文化節、咖啡拉花比賽等活動。
假如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加強社會責任營銷。
比如,推廣環保舉措,如鼓勵消費者自帶杯,推出可降解包裝等。開展公益活動,如支持咖啡農發展、參與社區公益項目等,提升品牌形象。
最后想說的是,本文都是戲說,純屬假設。只是通過假設的方法,通過對比,更加清晰地看到星巴克的現實和現狀。
為什么要用屈翠容來對比呢?
道哥自2015年采訪屈翠容之后,對肯德基進行了長達8年的持續觀察。今天再回看,肯德基的持續增長,就是用一場系統的改革+管理新技術,化解了管理和品牌的老化,實現了新一輪的增長。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在2024年6月7日,我們在《中國星巴克需要“二次”創業》文章中就表明了觀點:“當前的困境,本質上需要星巴克管理層‘重識’自我,甩掉‘成功者’的包袱,二次出發。”
2025年1月12日,我們又在《假如瑞幸用星巴克的方式打敗星巴克,會如何?》文章中表明觀點:
星巴克現有的店產品、店型、品牌策略等等,都需要調整。如果不調整,就是在“刻舟求劍”。但是,整個高管團隊又深受路徑依賴之困,無力自拔,很難做出積極有力的調整。
因此,這就給瑞幸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而且,更妙的打法就是“用星巴克的方式打敗星巴克”。
就在這篇“假如”系列首篇稿子完成時,我們已經策劃了本系列第二篇稿子:《假如百勝CEO屈翠容執掌星巴克,會如何應對瑞幸的進攻?》
這個文章第一稿完成時,是2025年1月12日。四天之后,傳出星巴克中國董事長王靜瑛將退休的消息。
我們希望等信息冷卻之后,再來理性看這個事情。
道哥王新磊認為,這是中國市場上,中外企業在管理變革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消費需求為核心”的一次轉變。
特別是本篇文章,其中隱含了大量信息,都是時代的共性。
比如,蘇敬軾領導肯德基26年,王靜瑛執掌星巴克14 年。
在蘇敬軾領導,肯德基做得比在美國本土市場還好。全球快餐市場的第一品牌向來是麥當勞,而非肯德基。但在中國市場,卻正好相反。他也因此被業內稱為,唯一能率領肯德基打敗麥當勞的人。
同樣,在王靜瑛的帶領下,中國市場發展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國際市場,而星巴克也成長為中國最受尊敬和喜愛的品牌之一。而在王靜瑛之前,星巴克中國從未單獨設置過“首席執行官”、“董事長”這兩個職位。
王靜瑛在職期間,星巴克中國經歷了一場高速增長。在她的帶領下,中國成為星巴克全球范圍內增長速度最快的海外市場,以及目前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其在中國的門店規模從2011年的400多家,增長至如今在900多個縣級市場的超7500家。
但是,蘇敬軾退休之后,最終由屈翠容推行了肯德基的改革步伐。那么,王靜瑛之后,星巴克又將如何變革呢?非常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
本文都是戲說,純屬假設。只是通過“假設”的方法,進行對比,更加清晰地看到星巴克的現實和現狀。
本文轉載自什么值得加盟,作者:道哥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