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搞了個沒有咖啡豆的咖啡,這還算咖啡么?
蒙嘉怡 · 2025-03-06 10:37:09 來源:壹覽商業 1190
導讀:老婆餅里沒老婆,咖啡里沒咖啡豆。
為了降低成本,咖啡店老板們拼了。
2024年以來,咖啡行業的從業者們都有些頭疼,無他,咖啡豆漲價的速度太快了。據Wind數據,自2024年以來,美國ICE咖啡期貨的漲幅已經超過了1.1倍,甚至超過了黃金的漲幅。
成本壓力傳導至消費終端,全球咖啡經營者面臨利潤空間持續壓縮的困境。在此背景下,韓國一家咖啡店推出了“無豆咖啡”,一下吸引了行業的關注。
據了解,這家咖啡店叫????(SANS),門店開在首爾益善洞。據其官網介紹,這款無豆咖啡使用大麥、木槿、橘子皮等12種谷物類、根莖類、堅果等原料,通過發酵、烘干、研磨、烘焙等工序制成,能還原咖啡的口感與香氣。這些原材料價格相對穩定,且市場供應充足。因此,一杯無豆咖啡的制作成本比普通咖啡低20%~25%。
在韓國搜索引擎NAVER上搜SANS咖啡,能看到不少韓國消費者的反饋,大都表示,無豆咖啡在顏色、風味、香氣上與普通咖啡相差無幾,2023年WBC世界咖啡大賽冠軍Boram Um亦認可其質感接近傳統咖啡。
事實上,無豆咖啡并非新鮮事物。在咖啡短缺的時期,歐洲、美國等地區就曾廣泛使用過成本較低的無豆咖啡。例如,使用經過處理的菊苣根制作出的飲品,顏色和咖啡相似,帶有烘烤過的堅果風味和苦感,口感與咖啡貼近。同樣,大麥、蒲公英根等植物原料經過處理后,也能還原部分咖啡香氣。而這些原料在烘焙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類似咖啡的深褐色外觀。
這也并不是無豆咖啡第一次商業化。2020年,墨西哥無豆咖啡品牌Minus成立,該公司主要利用合成生物分子來制作無豆咖啡,并添加咖啡因以實現色香味均類似于咖啡的飲品;2021年Voyage Foods成立,于2024年7月宣布了最新的產品Voyage無豆咖啡,價格比傳統咖啡便宜40%以上;2021年,北美咖啡品牌Atomo推出一款無咖啡豆分子冷釀咖啡,且具有零咖啡因的健康表現……
在咖啡消費崛起的當下,無豆咖啡也展現出獨特優勢。相比傳統咖啡做脫因處理的繁瑣,無豆咖啡可以對咖啡因進行自定義,可以選擇不添加咖啡因,也能做成多加猛料的“強因咖啡”。在消費者對咖啡需求更細化的當下,無豆咖啡或許能滿足很多咖啡因不耐受、擔心睡不著,卻又想喝咖啡的人群需求,擴大咖啡的消費與體驗邊界。
其實有不少咖啡品牌或推出低因咖啡產品,或在菜單中增加的“低因選項”:例如,星巴克多款飲品可以選擇“低因濃縮”,還推出了“輕咖啡因系列”;皮爺咖啡部分飲品可以選擇用低因豆來制作;藍瓶咖啡也有低因咖啡豆的選項。
但是,低因咖啡的成本并不低。一方面,天然的低因咖啡豆比較稀有;另一方面,人工脫因實施起來較為復雜,咖啡品牌通常會和擁有專利技術的第三方公司合作,這也面臨著成本問題。相比之下,無豆咖啡在成本上更具優勢。
不過,無豆咖啡仍需克服一些挑戰。一是風味還原度問題,部分咖啡愛好者認為無豆咖啡在層次感上仍有所欠缺;二是消費心智培育問題,由于目前相關產品的配方和原料并不完全透明且缺乏實物體驗,這可能會影響人們對無豆咖啡的接受度。
目前瑞幸等品牌已布局低因市場,而無豆咖啡能否發展成獨立品類,仍需觀察。
本文轉載自壹覽商業,作者:蒙嘉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