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店一景一主題”開出10家店,皖廚想做徽菜全國第一
紅餐訪談小組 · 2019-01-06 22:51:04 來源:紅餐 6873
在深圳,提到徽菜就不得不說“皖廚”。
據統計,在深圳的安徽籍人有三四十萬,然而皖廚的全年入客數卻達到了120萬之多。這個數據表明,一方面皖廚有數量眾多的回頭客,另一方面則是皖廚讓更多不是安徽籍的人愛上了吃徽菜。皖廚是怎么做到的?它又是如何發展成為深圳徽菜第一品牌的?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徽菜起源于古徽州(今黃山市周邊區域)。該地區因人多地少,故而多外出經商養家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徽商勢力,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而徽菜也隨這些徽商遷徙到了各地。
“那個時候,整個長江以南的錢莊基本上都是徽商控制的,上海開的很多高級酒樓做的都是徽菜。”說起徽商和徽菜的往日榮耀,身為安徽人的皖廚創始人徐路本能地感到自豪。他語氣溫和,語速總是不緊不慢的,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鏡,頗有徽商的儒雅風范。
徐路曾是李寧服裝創始團隊的一員,原本做品牌設計工作,后來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設計公司。為他人品牌服務多年之后,他漸生出一個品牌理想,想要創立自己的品牌。
“當時是想在衣食住行里選行業,后來發現餐飲這一塊相對來說容易進入一些,就選擇了餐飲行業。”然而餐飲廣博,做什么菜、怎么做好呢?
從2004年起,徐路開始考察餐飲市場。他發現,中國八大菜系里,川湘粵蘇浙等都有了很多優秀的品牌;但徽菜的存在感非常弱,不管是品牌數量還是知名度都乏善可陳,在他的落腳地深圳,更是沒有一家像樣的徽菜館。
在外奔波久,對于家鄉的一飯一蔬自是無比懷念。徐路想把家鄉的味道帶在身邊,而且不單是滿足口腹之欲,他還想在有生之年做出一個能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徽菜連鎖品牌,讓徽菜重現榮耀。
徐路談皖廚的經營理念
大起大落,10年開店10家
從2009試水餐飲,到2013年正式注冊、啟動皖廚這個品牌,經過近10年的發展,皖廚如今共10家店面,其中深圳8家,武漢2家。
這樣的速度,比徐路自己的預想要慢很多。作為一個跨界餐飲人,事先對餐飲運營一無所知,僅憑著對品牌的執念和認知闖進這個行業,他和皖廚都走了彎路。
崛起:街邊店沉寂4年,進擊商場一炮而紅
在安徽有一個基地,在徐路的描述里,這只是一個“不對外營業只接待朋友的小排檔”。然而小排檔的真正作用是“養采購人員和進行廚師培訓”。一個徽菜品牌的布局就從這里悄無聲息地展開了。
2009年,一家做家常徽菜的餐館出現在深圳街頭,名為皖南老灶,這是徐路試水餐飲的雛形。“剛開始的時候菜的配比控制、服務、利潤管理這些我都不太懂,就在這個店里慢慢摸索。”
一摸索就是4年,直到2013年餐飲大規模進駐商場,餐企迎來了建品牌的良機,徐路順勢而為在深圳海上世界開了皖廚第一家店。以“找回失去的味”為slogan,他希望通過這個品牌,讓在外拼搏的安徽人吃到地道徽菜,讓異鄉人了解徽文化。
產品上,皖廚挖掘傳統徽菜做法,食材則從安徽種植基地空運到深圳,保證新鮮原味。視覺上,從品牌logo、店內裝修到桌椅器皿,都按照徽派文化里特有的水墨色調設計,呈現出簡約古典的徽派氣質。
憑著出色的菜品和獨特的設計,皖廚一炮而紅,在深圳名聲大噪。蟄伏4年的期望一朝得以實現,團隊都高興壞了。
然而一個草率的決定,讓剛燃起的品牌氣勢偃旗息鼓。
折戟:武漢拓店滑鐵盧,重回深圳再出發
“2014年到2015年是我們的一個轉折點。皖廚在深圳火了之后,有人邀請我們去外地開店,我們都沒多想就去了。”由于盲目自大,皖廚還沒在深圳完全站穩腳跟,就急速擴張,到武漢和江蘇連開了好幾家店。
由于本身沒有形成成熟的管理體系,戰線拉長之后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再加上選址不夠冷靜、精準,誤進了商場,很快新店就陷入虧損,即使后期投入大量精力補救也還是無力回天,整個皖廚也因此元氣大傷。
談起這段經歷,徐路很是惋惜,正是這段滑鐵盧讓皖廚的發展延后了兩年,直到2015年底才將業務主體調整回深圳,專注于品牌內部體系的搭建。
△ 香濃臭鱖魚
打造品牌差異,通過文化傳遞徽菜價值
雖然皖廚現在已經是深圳第一徽菜品牌,有10家店,但徐路認為,皖廚還處在創品牌階段,并沒有真正開始連鎖。這個階段,他們的重心就是打造品牌差異化。
2017年底,皖廚對品牌內部體系進行調整,通過徽菜、徽文化的交互融合,從內而外構建差異化,打造獨一無二的皖廚。
皖廚的等級制度,品牌內部差異化
為籠絡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餐飲企業多實行“多品牌戰略”,皖廚恰恰相反。徐路認為,品牌本身也可以不一致,這個不一致的落差感可以讓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體驗,同時又不弱化品牌的勢能。
為此,皖廚提煉了徽文化的精髓部分,融入到空間設計中,并根據消費水平、位置和面積等,在內部劃分了不同等級。
△ 皖廚內部差異化體現
“一店一景一主題”是目前皖廚的空間打造標準,這些主題也將成為皖廚未來拓店的主要模型。
品牌與產品、文化的連貫性營造
“我們每個店通過不同的文化主題穿插,但它們內在的徽菜根底和背后的徽文化靈魂是沒有變的。”如果說“一店一景一主題”的設置是皖廚的內部差異區隔,那么對地道徽菜和徽文化的整體挖掘和呈現,就是構成皖廚品牌獨特性的基石。
· 做地道徽菜,堅持好食材手工菜
皖廚有個比較“叛逆”的做法:反“中央廚房、標準化和冷鏈配送”,堅持用好食材、做手工菜。
△ 現燙雞毛菜
這多少得益于10年前的“小排檔”,能源源不斷供應食材和廚師。目前,皖廚65%以上的食材來自于安徽,根據不同節氣推出時令菜。例如冬季新推出的黃山冬筍炒肉片、黃心烏鍋仔、土大蒜苗炒咸肉等安徽特有食材限令菜,銷量就很好。
而皖廚的烹飪方法遵循家宴做法,基本上保持手工制作。因為手工的原因,皖廚每家店的出品味道都會有細微的差別,徐路認為這些差別是必要的,“因為那是人性化的溫度”。也正因如此,皖廚的菜在以工業出品為主的商場里顯得與眾不同,深受顧客喜愛。
·以徽文化入餐,重塑徽菜價值
“會客廳、徽州古村落、桃花潭這些主題并不只是概念和場景,我們會在主題里挖掘出跟飲食有關的東西進行鏈接,給顧客營造連貫的消費體驗,而不是單一的對場景的視覺感受。比如桃花潭餐廳,皖廚自制了與詩句掛鉤的桃花潭酒;會客廳里特別增加的一道烤雞,是徽商大宅里招待客人常用的。”
徐路表示,品牌要打造文化感,不是單純在內部裝修上盲目使用主題概念,一定要讓主題與餐飲有連結,不一定是產品,也有可能是空間、桌椅、盛具等,這樣才能加深消費者對主題的體驗和領會,文化的塑造和呈現才有價值。
“現在正是國人對民族文化自信的時代,這就是徽菜的機會,因為它背后的徽文化是漢文化的代表之一。”徐路說,皖廚要通過文化的力量和現代的呈現,讓大家愛上徽文化,讓徽菜得以更好地發展,而后期他們也將挖掘、打造更多的徽文化主題,通過文化,將徽菜的價值傳遞出去。
結 語
徐路透露,目前皖廚還在打基礎,等到所有模型都試驗完畢,就將是沖出深圳、走向全國市場的時候。具體是什么時候?他說快了。
皖廚定位為體驗式文化餐飲連鎖品牌,未來目標是成為大眾米其林:大眾的消費水平,米其林級別的就餐體驗。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必然不易,而徐路也表示,他對皖廚的規模并不期待,他期待的是這個品牌有自己鮮明的特征,開出的每一家店都有質感。
隨著這些地方菜品牌的興起,我們也發現,給餐廳增加文化體驗感,似乎會是餐飲品牌接下來的一個發展趨勢。目前可見的,有老凱俚的貴州文化、佬麻雀的洞庭文化,以及綠茶升級打造的江南水鄉文化等。如此一來,如何將地方文化和品牌深入融合,讓地方文化為品牌背書,值得餐飲人思考,皖廚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鑒。
記者 | 紅餐_陸沉
編輯 | 紅餐_左永君
視頻 | 紅餐_王偉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