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麻辣燙被瘋傳!西北“串串+稱盤”還能這么玩?
張冬 · 2024-03-18 08:52:16 來源:火鍋餐見 3457
1、天水麻辣燙事件緣起
2、如何借鑒天水麻辣燙的“瘋傳思維”
3、6點要素拆解天水麻辣燙
一條視頻帶來一場富貴
一碗麻辣燙,帶火一座城。
這兩天,天水麻辣燙突然爆火,刷透社交平臺,抖音話題#甘肅麻辣燙#播放量已破17億,#天水麻辣燙#播放量超2億,小紅書上有關“天水麻辣燙”的筆記達到5000+,微博上的相關話題閱讀量也已破1500W,今日,#天水“麻辣滾燙”的熱情#話題直接沖到了抖音熱榜前五。
◎爆火的天水麻辣燙
然而,這一切的發生,才區區一個月時間。
起因是,2月中旬,一位抖音博主發了條麻辣燙的視頻,配了一句話“建議全國普及甘肅麻辣燙”,不得不說,這位博主是懂點傳播的,她本人是天水人,但并未寫“天水麻辣燙”,因為“甘肅”二字的認知比“天水”要高。
◎源頭視頻
這其中還有個反差,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麻辣燙來自西南川渝或東北地區,西北之地竟然也有麻辣燙?
很快,該條視頻點贊量達到110多萬(如今已是130萬),評論量24萬+。
醞釀一個月后,甘肅天水終于迎來了這場人間富貴,甚至連央媒都下場安利。
有坐飛機來的、有開了2700多公里來的、有排隊數小時吃得感動掉眼淚的……天水麻辣燙視頻的刷屏,讓天水人連夜刷墻,迎接各路財神爺。
另外,當地商家還號召本地人打包回家吃,把位子留給外地人,而且顧客來吃麻辣燙,商家還送一瓶國貨之光娃哈哈,這波民族情緒把握得可謂精準。
當地部門連夜開通兩班“麻辣燙專列”,免費把游客“送到胃”,當地人也默契地用私家車免費接送游客。
城市煙火與人情溫暖交織,從天水發出的視頻堪比“核彈”,一顆又一顆地投向全國各地,且人傳人現象十分明顯。
麻辣燙好吃不好吃放一邊,就沖著天水人熱情炸裂的態度和政通人和的勁頭子,也得去一趟。
再看天水麻辣燙,有點“串串+稱盤麻辣燙”的意思,顧客自選好串串后,由廚師煮開,熟后,放入一個大鐵盤中,刷上特制辣椒,這“澆給”,最撫凡人心,看過去紅艷艷、油亮亮,拍照出片。
廚師將串串上的食材捋下,拌一拌,即可上桌,再配上當地手搟粉,滿滿當當一碗,拌上辣椒吃,吸溜的是美味,撒出的卻是社交貨幣。
此串一元,價格公道,整套工序行云流水,不過幾分鐘時間,效率甚高。
天水麻辣燙的靈魂在于“甘谷辣椒”,這是當地特有的一種辣椒,辣香濃郁,入口卻不太辣,“別處吃不到”的特色,讓其爆火。
如今,甘肅快遞員日發幾千斤辣椒,看來,全國各地的吃貨們都在向往著這碗難得的麻辣燙。
甘谷辣椒已經有400年的歷史了,它絕想不到會以這樣的形式為人所知;可追溯到絲綢之路時期的天水麻辣燙,也沒想到自己為什么會這樣紅。
◎甘谷辣椒油
隨著全民上分,天水麻辣燙出圈后,零售包裝開始走貨了、快招公司開始磨刀了、不是天水麻辣燙的餐廳也開始換招牌了。
那么,天水麻辣燙的出圈,對火鍋老板有哪些借鑒意義?
你的產品為什么沒有被“瘋傳”?
天水麻辣燙的走紅,不外乎獨特的口味與工藝、社交媒體的推動、地方文化的推廣、旅游業的帶動等因素,最關鍵的是,當地商家能接得住大波流量,足見其日日不斷之功。
其中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切中天時,二是暗合了“瘋傳”的6要素。
先說天時,當下,餐飲業的“天時”,毫無疑問是“好吃不貴”,當下的“好吃”,有個極為重要的前提——特色。
◎天水麻辣燙
特色的背后包含著稀缺、小眾、新奇、嘗鮮等因素,隨處可見的大路貨,即便再“硬通”,怕是難勾起大眾購買欲望,像去年大火的酸湯火鍋,由貴州村超帶火,而后遍及全國各地,主要原因正是其特色。
那么,你的餐廳,都有哪些特色?
“不貴”二字已經解釋好多年了,只不過最近兩年大眾消費緊縮,又舊事重提起來,反映到火鍋上,就是客單價的下降,然后性價比高的品類的崛起,像冒烤鴨、砂鍋、渣渣牛肉、油鹵串串等。
天水麻辣燙,一元一串,二三十元人均基本可以吃飽,可謂切中消費分級的趨勢。
硬件承接流量,軟件制造流量,天水麻辣燙之所以爆火,是因為在傳播上,暗合“瘋傳”6要素。讓產品瘋傳”的6個因素,分別是“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和故事”。
◎圖源網絡
在這6個要素中,社交貨幣排第一,道理很簡單,沒有這玩意兒,就沒有瘋傳的基礎。
在這場“天水局”里,社交貨幣是一碗特色的麻辣燙,它通過各行各業人的轉發分享,社交貨幣越積累越多,最終引爆網絡。
如果你的產品也要瘋傳,那你得想明白,你給出的社交貨幣的爆點在哪里?別人愿不愿意轉發?
像小龍坎與衛龍辣條聯名開店,爆點是“雙龍會”,而且衛龍本身也帶有極大流量,有很高的廣普認知。
再如大龍燚十周年慶,用千架無人機做出“龍”的造型,爆點是“我在成都看到龍”。
還有最近的熱點事件“娃哈哈大戰農夫山泉”,爆點是“民族情懷和愛國主義”。
再看誘因,天水麻辣燙瘋傳的誘因是一條短視頻,這條視頻并不花哨,簡單至極,近乎隨手拍,可正是這一拍,大家覺得跟自己平時吃的麻辣燙不太一樣,又加上“甘肅”二字,反差感和好奇感出來了。
◎演員洪劍濤打卡
民以食為天,四方煙火,不過一碗美食,衣食住行,百姓喜聞樂見,食物本身就自帶傳播基因,社交貨幣急速膨脹,大眾購買的情緒就出來了。
情緒分為高喚醒效果、低喚醒效果和抑制效果,天水麻辣燙無疑屬于前者,喚醒了大眾對好吃不貴、煙火氣與被尊重的情緒和向往。
正如當下大眾購買娃哈哈一樣,甚至還有大學生免費為娃哈哈拍攝廣告片,正是帶出了一種情緒,有些火鍋店緊抓這種情緒,在店內推出娃哈哈產品,而受到好評。
公共性很好解釋,即是,能否在公開場合討論,因為這牽涉到“羊群效應”,一個藏著掖著的消息,如果不是驚天秘密,很難讓大眾傳播。
一條天水麻辣燙的視頻發出,引來眾多圍觀者,那么,第二條、第三條也會隨即出來。
實用價值不必贅述,好吃就是鐵證。
最后說說故事性,在天水麻辣燙的相關視頻中,你會看到許多吃貨的故事,有的是跑了幾千公里,有的是打飛的過來吃、有的凌晨到天水等到中午開門、有的排隊幾小時才吃上一口的……
這些故事不花哨,但很能打動人心,因為平凡的他們,正是你我的倒影,我們身不能至,“嘴”向往之。
那么,故事的種子就會植入大眾認知,并很快地長成參天大樹,你的腦袋會告訴你,這是難得的美食(商機),得去一趟看看。
◎你也是閉環中的重要一步
就這樣,一條視頻,讓你去了一趟天水,吃了一碗麻辣燙,你再拍一條發網上,如此循環,前赴后繼。
淄博燒烤、貴州村超、“爾濱熱”,莫不如此。
最后
從瘋傳的鏈條里可以看出,最難的是“社交貨幣”,即核爆炸的原點,太小眾不行,顧客沒認知;太特色不行,不利于傳播;太貴不行,容易打消購買欲望;太便宜也不行,容易讓人懷疑品質(除非是大牌,但大牌自帶社交貨幣)。其中的分寸很難把握。
但若知道其中前因后果,就會有參考方案。
相信火鍋老板們頓悟瘋傳要素后,產品也會像天水麻辣燙一樣瘋傳。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張冬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