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燙復購率67% 美女CEO改造夫妻店 一年開店600家覆蓋35城
李麗 · 2018-09-25 16:31:25 來源:鉛筆道 2679
張曉慧曾是國家女子摔跤隊隊員,退役后曾多次創業。?
““別倒,湯能喝。”這是覓姐麻辣燙主打的slogan。?
創始人張曉慧說,覓姐主打湯可以喝,并不是因為湯的營養有多高,或者是用什么特殊材料熬制而成,而是想給消費者一個認知:覓姐的麻辣燙是干凈的。?
提起麻辣燙,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張亮和楊國福等品牌。為了與它們形成差異化,覓姐將目標客群定位于18~25歲的女性,對夫妻店進行改造。團隊首先從外賣切入,其次對門店形象進行統一裝修,打造自己的IP文化。此外,覓姐還建立了自己的外賣系統和供應鏈系統,組織線上線下運營團隊,以保證品牌的標準化。?
從開第一家店到現在,一年多時間,覓姐在全國已有600余家門店,遍布18個省份,35個城市,復購率約為67%。
注:張曉慧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
改造夫妻店 ?
2015 年8月,上海的高溫還未散去。張曉慧穿著T恤和牛仔褲,只背著一個包,就來到了上海。 初到上海,她一個人也不認識,連地鐵都不會坐,住的是50元一天的青年旅社。如今,她已經在上海開了自己的餐飲孵化公司,旗下的麻辣燙品牌覓姐在全國已有600余家店,遍布18個省份,35個城市。
張曉慧人生的29年一直在不停地“折騰”。 小學五年級,她逃離落后的家鄉,擺脫早早結婚生子的命運。輟學后的她,機緣巧合地練起了摔跤,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經過努力,她還進入到國家隊。退役后,她當了起教練。2012年,她放棄本來安穩的生活,前往舟山創業,開了3家咖啡店。事業小成后,她卻因為炒股,虧了幾百萬。
幾次起伏之后,張曉慧賣掉所有的家產,揣著50萬元,到上海繼續打拼,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剛到上海的第一年,她開過快餐店,做過外賣。在這個過程中,張曉慧慢慢嗅到商機。
2016 年,張曉慧成立餐飲項目孵化公司曉烹信息,其定位為新餐飲品類的運營商。 一年后,旗下麻辣燙品牌覓姐成立。起初,張曉慧只是想幫麻辣燙品牌做增量,提供外賣服務。后來她發現,要做外賣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否則口味不統一、店面環境也不好,很難提升訂單量。她腦海里有了思路:把這些夫妻店整合成自己的品牌,用自己的產品和供應鏈,統一運營。
至于為什么選擇麻辣燙,張曉慧有自己的考慮。 首先,麻辣燙的蔬菜都是當天現購,經過高溫烹煮,食品安全性高且容易做到標準化;其次,年輕人更鐘愛麻辣燙、火鍋類食品;第三,餓了么的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有8萬家麻辣燙商戶,搜索關鍵詞排名也比較靠前,體量和市場前景都不錯。
當時,張曉慧發現,全國遍地都是楊國福和張亮,總共約有七八千家。這些店面無論是從名字、裝修,還是產品來看,都比較傳統。
“它們只是有規模,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張曉慧意識到,要想超越楊國福和張亮,就一定要走差異化道路,而不是拼規模。
張曉慧先是對門頭、店面進行統一裝修,然后把運營環節系統化,監督夫妻店的店主來執行。這些店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系統沒有標準化之前,很難對其進行管控。初期,張曉慧可能要從早盯到晚,或者花一天的時間去跟他們溝通。但他們也有一個優勢——能吃苦。“他們能營業到凌晨2點,坪效特別高”。
去年6月,覓姐的第一家店正式開業,目標人群為18~25歲的女性。 現階段,覓姐的復購率約為67%。
建立外賣系統和供應鏈系統
外賣品質化之后,傳統的餐飲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當他們有了做外賣的意識之后,流量已經變貴了。 到了今年3月,覓姐已經有二三百家店,品牌效應逐漸顯現出來,餓了么也幫助其做流量分發。名聲在外,很多人從全國各地找過來想要加盟。張曉慧便于今年5月啟動2.0版本,建立加盟渠道。
與1.0版本相比,2.0版本的門店形象全部統一,搭配高顏值的室內設計,還以覓姐為主題打造了品牌IP形象。
2.0 版本的店面也更加注重堂食部分。 她表示,“外賣本身的收入已經抵消了房租、人工等成本,哪怕線下店多來一個人,我們都是賺的。”
在堂食的定價上,覓姐的價格比楊國福和張亮要低,以此形成競爭優勢。 張曉慧還發現,楊國福和張亮都是大店,面積在70平以上。覓姐則反其道而行,專做70平以內的店面,降低了開店難度。剛剛過去一年多時間,覓姐就擁有了600多家門店。
此外,覓姐還著手建立自己的外賣系統和供應鏈系統。 其外賣系統具有訂單管理、數據分析、用戶營銷、競品分析等8項功能,這套系統不僅能管理自己的店面,還能對競品分析進行,以便及時制定應對策略。
之前做外賣的經歷,讓張曉慧了解到這個行業的痛點——回款難。 外賣代運營的報酬是以服務費的形式,商家按月與外賣運營方結算,但總有些商家拖著不給錢。張曉慧想了個辦法,“讓商家綁定我的銀行卡,門店的營業額都進入我的銀行卡,月底扣完傭金,再把剩下的錢打給他們。”通過這套外賣系統,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今年7月,團隊開始整合供應鏈體系。 他們采用“張拉拉”供應鏈系統,將小商家的食材采購現金流進入覓姐公司總賬號,由公司統一集采后配送至各商家。這套系統能夠管理訂貨、收發貨流程,以及處理收付款業務。如此一來,不僅保證了食品的安全可控,還對門店數據進行了全程監控,為品牌的迭代升級提供了數據支持。
食品安全方面,覓姐與500強企業藝康合作,在管控系統中安裝攝像頭,對各家店面進行監管,直到食品安全、衛生條件達標為止。
張曉慧認為,規模才是最大的壁壘。
團隊方面,覓姐的門店運營負責人在百勝集團必勝客、味千拉面等企業工作10多年,系統開發負責人擁有多年高速公路管理監控系統經驗。最近,全國最大的生鮮電商供應鏈負責人也進入曉烹,負責整體供應鏈的運作。
接下來,張曉慧還是會以整合夫妻店為主,她目前并不打算繼續擴張,?“而是先打基礎,等渠道系統管控標準化之后再擴張。”
曉烹以麻辣燙為切入點,在孵化覓姐后,他們計劃把該運作體系向外拓展,賦能給其他麻辣燙品牌,同時,他們也正在做其他品類的孵化工作。張曉慧表示,曉烹的愿景就是在未來5年內,通過互聯網系統賦能10萬家小餐飲夫妻店。
當前,張曉慧正在籌備A輪融資,她希望進來資本,進一步打磨產品。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