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帶給我們中餐的5個思維啟發點
劉克 · 2017-03-13 18:14:48 來源:紅餐網 3463
昨天早上在衡山南岳古鎮,我們準備坐下來說會話,大家見面的目的就是聊聊天交流一下,咖啡店是個不二之選,一說起咖啡店,我們幾個人想起的同一個名字就是:星巴克。?
尤其是最近幾年,星巴克逐漸的越來越占據我們的生活,我們都不是本地人掏出手機搜了一下,最近的也在衡陽市區,算了,找個其他的吧。?
這就是占領消費者心智的一個重要環節。
你看,想找個地方說會話聊聊天,想起咖啡店,想起咖啡店這個品類以后,就會想到一個品牌,就是星巴克,而且大家是幾乎同時想到的這個名字,可見,星巴克做到100%盈利不是蓋的。?
其他很多曇花一現的簡餐咖啡品牌走馬燈一樣的變換,最后沉積下來的就剩下星巴克一個人。?
關于星巴克,其實早就有想法,寫一下這個話題了。對于星巴克的感興趣,不是一兩天,我感興趣的是他們一家接一家的開店,每家都盈利,不說別的地方,就說山東濟南,這是一個典型的內地市場,市中心是泉城路商業街,經歷了火到不火,再到不死不活,到目前的生意日趨平穩并呈上升趨勢。?
此街的商業也隨著變化多端,就像最早有一家星巴克,一直是一家,直到最近兩年隨著大商業航母的建立,恒隆,世茂等巨型商業體的進入,星巴克開了一家又一家,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家都是人滿滿的,這是最讓餐飲老板羨慕的。?
當很多其他的咖啡簡餐紛紛倒閉的時候,一些國外的,臺灣的,國內大牌加盟的都在倒閉的時候,星巴克逆勢開店,大獲全勝,據數據顯示,全國的星巴克都是如此。?
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深思,我們開幾家店都不能成功復制的時候,為什么她們開一家火一家??
有很多解讀的文章,套路的居多,每人的視角也是不同,是因為經驗不同,格局不同,見解自然就不同。?
寫那種大路的就不是我的風格了,抄,那咱更不會了,費那勁,不如自己寫一篇來的輕松,見解獨特,自然吸引更多的人。?
今天又看到一篇關于星巴克的文章,對于里面的建議,提煉一下和大家聊聊。?
1、選址。?
這個是老生常談,但卻是是首要的首要的首要的,真的很重要,重要到,一個店面如果選址對了就成功了90%,但是怎么才知道是對的,要開店以后才知道,星巴克目前來看只有一個選址的失敗的案例,說是失敗,是因為開店后,開始市政施工,據說時間是五年,而且,施工期間只有一個地下通道可以進入。?
事后,管理層參與選址的也是說到當時選址的時候,沒有考慮市政問題,以后會作為一個選址考核目標,即使等待市政完成以后進入開店,即使租金貴點也是劃算的。?
但是整體看的話,成功率卻是很高的,要知道,我們普通的加盟店最多20%的成功率。跨地區開店,只能呵呵了。?
星巴克現在是靠的大數據和數據模型的推演,這對于我們中小店面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借鑒早期的經驗,就是人流量,目標人群覆蓋,交通便利,符合這些是首要條件。
2、多開店降低物流成本?
這個只適合它們這樣的企業,因為它們的食物是總部配送的,全程18度冷鏈配送,同一城市地區開店越多,物流配送成本越低。?
這個方式對于目前的我們來說,沒有什么幫助,但是這是一個重要的思維模式,學會思考和參考他人的成功思維才是最重要的。?
星巴克的模式,很多根本不適合我們的,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照搬,學會思考。?
3、不加盟,捆綁業主利益,這才是最值得借鑒的地方
不加盟是個牛逼的策略,為啥??
其實你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的,人家自己干就能賺錢,基本是100%的盈利的店,為什么讓你去和人家分錢??
就是開一個店火一個,100%賺錢的店,為什么讓你加盟,讓你來分錢??
招加盟的就是為了賺你錢的,能明白了不??
說的還不明白??
再來加深一下,更明白一下下,假如,我有一個100%賺錢的店,我為什么讓你來加入我們來分我的錢,為什么?我沒有想出任何理由。?
沒錢,找人融資,這都是扯淡,我既然能保證掙錢,我可以用任何方法借錢賣血都可以。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這個可能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有100%盈利能力,怎么又會缺錢呢??
找你加盟就是為了賺你的錢,不加盟就是賺錢很厲害,不想分給你。?
我去年的時候去的蘭州,一個很小的面館,生意火的了不得,不開分店不加盟,為啥?你想明白了嗎,想通了在文后留言。
注意星巴克以后你會發現,它們都是年輕的員工在店里面,工作積極熱情主動,與所有的企業一樣,星巴克也會想盡一切方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以便為顧客打造出始終如一的星巴克消費體驗。?
星巴克有一種5B的機制是促使員工發揮積極工作作用,提從而提高顧客的感受和體驗。?
◆熱情好客(Be welcoming)?
◆誠心誠意(Be genuine)?
◆體貼關懷(Be considerate)?
◆精通專業(Be professional)?
◆全心投入(Be involved)?
其實我們中餐也可以借鑒一下,但是,同樣不是照搬的,也是打造一個思維體驗。?
我們中餐來看看這個5B機制有啥可以打開思維的。?
◆熱情好客(Be welcoming)?
這可不是蓋的,不是說的,也不是喊出來的。是要做。?
傳統的理解就是圍上去大聲問候,其實這就是表面文章,嚇唬顧客的,讓顧客一聽,還不錯啊,結果坐下以后,服務員又跑到門口去大聲的歡迎了,沒人服務,點菜沒人,上菜慢,這些讓顧客感覺就不那么熱情了。?
什么是真正的熱情,就是發自內心的給客戶提供服務,而不是在門口喊喊口號跳跳舞,那些只會給你自己減分的。?
好的熱情服務就是:誠心誠意。?
◆誠心誠意(Be genuine)?
真誠,是真誠,出自內心的真誠的給顧客提供服務。看到顧客坐下先端上一杯熱茶這是待客之道,看顧客點的菜多進行善意的提醒是真心愛護,停留在表面的服務只會讓顧客對你更反感。?
顧客結賬的時候主動打折去掉零頭這也是誠意的表示,顧客結賬后,送上一個小禮物,這也比不開?飄送一瓶可樂來的真誠許多。?
你那顧客當傻子糊弄,得到的就是顧客看你像傻逼,你那顧客當親人對待,這里要有一個標準,拿顧客當親爹對待,這個不好,因為我們對親爹說話都不客氣,那就是拿顧客當孫子對待,【你怎么罵人呢?】哪有啊,現在你看看那些爺爺對待孫子比孫子還孫子。?
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就是你拿著爺爺對待孫子的態度去對待顧客準沒錯,顧客給你的回報也是超高的。?
你真心對待一個孩子好,下次這孩子見到你老遠就奔你跑來,他是真的喜歡你,孩子不作假。同樣,顧客也是,你對他真好,他就會感受到你的真誠。?
◆體貼關懷(Be considerate)?
體貼關懷也是服務的一種,我們每天教給服務員很多東西,要求他們去做,或者建立KPI考核來監督考核完成情況,可是有效果嗎??
大多人的回答是:沒有,為什么,這屆員工不行唄。?
就像我們要求服務員員工去體貼關懷顧客,您自己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員工,你能做到這些嗎??
我做不到,這是實話實說。一個員工曾經這樣給我說,他又說,老板問我,我一定會說,一定能做到。?
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么可以要求別人去做呢??
就像要求孩子不看電視,自己抱著遙控器沖孩子大吼,寫作業去!然后自己一個一個的換臺。?
體貼關懷是什么,你怎么認為的,你就怎么去做,大家看到你在做了,就會跟你一樣去做,言傳身教只一句話就說明了這件事,身體力行。?
◆精通專業(Be professional)?
廚師做好菜,讓菜能吃進嘴里,讓菜衛生一點,口味再好一點,用的原料再新鮮一點,不要用重口味的調料去遮住冰柜里面凍了一年的凍魚的死尸味道。?
服務員端好盤子不撒湯,不把帶黑泥的大拇指泡到湯里是對顧客最起碼的尊重,不要給顧客說你習慣了,不燙。?
精通專業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是干啥的,知道自己的本領夠不夠,不行就抓緊時間去練習,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想上。?
我們都會看遠處的山,看別人的城市,卻總是忘記屬于自己的就在身邊,活在當下就要做好眼前事,你是誰,就做好屬于你的事。?
廚師,服務員都要練好內功,老板的內功事什么??
賺錢,想辦法帶來更多的顧客。?
做到這些就足夠,很多人都會說,我已經做的很好了。可是為什么生意不好呢??
昨晚又有讀者給我微信說,同樣一個話題:?
我們家的東西很好,口味沒有問題,我問過顧客都反映不錯,服務也好,環境也好,品質出品也好,可是為什么顧客這么少呢??
像這種非常胡亂的問題,沒有清晰邏輯和數據的問題,是很難回答的,繼續問,很累,估計又是陷入一問一答,最最浪費時間的就是這個,沒辦法不能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只能選擇以后有時間的時候在說。?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你做的還不夠,不夠專業,對待顧客沒有誠意。?
你會說,我專業了,我有誠意,如果你的生意還不好,那這個誠意和專業只是你自己幻想的。?
◆全心投入(Be involved)
進入到店里面就進入狀態,拿錢至少要擺個姿態出來吧。?
你想一下,你到那里可以得到這樣的機會,給你錢給你發工資,讓你學習本領,有人教,有人給你機會,讓你去練習和鍛煉,還不用去承擔因此的損失,不需要你投入成本和承擔風險,這樣的機會哪里有啊。?
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只要換個角度去看問題,一切就變得好看了。?
作為一個員工,你看看上面的話,如果理解了,那還不趕緊行動去,學到的本領都是你的,即使老板開除你或者你自己辭職,學會的技能事無法回收清零的。
本文作者劉克(又稱萬能的姐夫,微信:574321),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