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被稱為“泡菜國”,但餐廳9成泡菜產自中國
· 2018-04-17 11:02:4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784
提到韓國飲食文化,許多人都認為韓式泡菜是其中最有亮點的美食。它的味道可口、酸爽,是韓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但日,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卻公開發布了一個《泡菜產業振興計劃》。每經小編納悶了,韓式泡菜在當今飲食界正大行其道,為何還需要振興?原來,這背后竟有這樣一個原因...
據環球網報道,韓國《亞洲經濟》4月13日報道稱,根據世界泡菜研究所12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進口泡菜規模為27.56萬噸,較前一年(2016年)的25.34萬噸增長了8.8%,韓國泡菜進口規模從2015年起連續3年呈現增勢。目前,韓國的餐廳中89.9%使用的是中國產的泡菜。
去年韓國泡菜的貿易逆差為4728.5萬美元(約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1%,創下海關自2000年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新高。同時,韓國泡菜進出口重量的差距也創下紀錄,2017年韓國泡菜進口量是出口量(2.43萬噸)的十倍,其中,中國生產的泡菜占比高達99%。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韓國泡菜的進口規模逐漸高于出口規模,世界泡菜研究所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泡菜消費量中,進口比重約占35%。
就在“進口泡菜”大舉走入韓國人餐桌的形勢下,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12日發布了《泡菜產業振興綜合計劃》,力爭在2022年以前將國產泡菜比重較2016年提高5%以上。
為此,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制定了6項戰略。 ?
首先,政府將重點發展腌制白菜產業,提高價格競爭力,計劃將目前18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的腌制白菜市場規模在2022年以前提高至2500億美元(約合1.56萬億人民幣)。泡菜醬料等相關市場規模也將增至3500億韓元。
韓國政府還將提高泡菜的味道和品質,將采取與標注牛肉等級相似的制度,提高韓國泡菜的競爭力。政府還將加強泡菜原產地的監管,杜絕進口泡菜非法在市場流通。此外,通過加大海外宣傳力度,促進泡菜出口。
但專家預測,由于中韓兩國泡菜價格懸殊,因此本次發布的相關戰略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數。
為何韓國的泡菜會出現如此頹勢呢? ?
進口泡菜價格低廉成最主要原因。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稱,以2016年為準,韓國泡菜出口單價為每公斤3.36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元),而進口泡菜的單價只有每公斤0.5美元(約合人民幣3.2元)。
泡菜產業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個較小的分支,不同規模的泡菜生產企業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內形成了一個無序競爭市場。
近年來,隨著泡菜生產相關標準的實施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要求的不斷提高,泡菜生產加工企業開始分化,目前已形成原材料粗加工商或個人、規模化生產企業并存的市場競爭格局。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消息,2015年,泡菜市場規模已達到466.36億元。
▲韓國風味泡菜?
其中,我國山東是泡菜出口韓國的大省。據山東商報報道,記者從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我國山東泡菜(通常為白菜泡菜)出口面向國家為韓國、日本,也有少量出口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等,總計2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韓國最多,日本位居其次。2014年,山東對韓國出口泡菜20.6萬噸、1.59億美元(約合9.9億人民幣)。
截至2015年,山東出口泡菜企業近60家,其中出口韓國泡菜企業就有54家。據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當時估算,山東輸韓泡菜總量占全國輸韓總量的90%,占韓國進口泡菜總量的80%。
據央視財經報道,首爾某市場一位賣手工腌泡菜的67歲大媽朱貴順很冷靜地說,作為泡菜從業者,看到我們韓國的餐館和家庭里都在用中國泡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這也是沒法的事情,中國經濟對韓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太大了,離開了中國商品,我自己也難以生活。
▲韓國大媽在首爾某菜市場手工腌制泡菜
除此之外,據澎湃新聞消息,有分析認為,日本是韓國泡菜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但隨著日元貶值、國內經濟疲軟和人口減少等,日本的泡菜消費量也減少,從而造成韓國泡菜出口的持續低迷。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