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都可以吃了,為什么田雞還不行?
· 2020-03-09 19:30:55 來源:紅廚網 2744
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國家及地方政府緊急出臺了關于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備受餐飲從業者的關注。
日前,水生動物白名單出臺,大眾餐桌常見的牛蛙、甲魚、烏龜安全了。但另一種產業鏈完整、人工養殖體系成熟的食材——田雞,卻依然未獲說明。
白名單未見“田雞”,
養殖戶心急如焚
▼
3月4日,農業農村部下發最新通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中的物種不列入禁食范圍,其中包括牛蛙、美國青蛙等可以恢復銷售。然而,在珠三角養殖規模更大的田雞,卻不在這個名錄內。
這讓許多養殖戶心急如焚,蛙類在此前已被要求暫停上市銷售,大批的成蛙滯銷壓塘。有養殖戶表示,“如果暫停喂飼,田雞每天都會大規模死亡,如果繼續喂飼,又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恢復交易,每天飼料的消耗、成蛙的損失率都將是筆巨大的支出”。
據了解,廣東的江門、佛山、惠州、中山、清遠等地都是蛙類養殖場的集中地。麥先生被選為佛山三水區蛙類養殖戶代表,他每天都在走訪統計當地養殖戶壓塘田雞數量。據稱,目前統計區內近200戶田雞養殖戶情況,保守估計滯銷成品田雞大約有400-500萬斤。而據各地代表初步統計,目前廣東省存塘能上市的成品田雞約4000萬斤,其中江門臺山就有近2000萬斤。
目前已有養殖戶聯合匯總相關情況,準備向有關部門反映實際情況。要知道田雞能否解禁,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俗稱的“田雞”?
田雞的前世
▼
實際上,田雞本來是虎紋蛙的別稱,又名水雞,有“亞洲之蛙”的美稱,虎紋蛙長得魁梧壯實,體長可超過12厘米,重約250-500克。虎紋蛙背部一般呈黃綠色,腹部為白色,皮膚較為粗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頭部、體側乃至腹部都有不規則的斑紋,因近似虎紋而得名。
作為一種生長迅速的兩棲類,虎紋蛙成年以后的體長可以達到十二厘米左右,比較大的個體一只就有一斤重(多數為雌性)。
中國本地虎紋蛙分布較廣,在牛蛙火之前便是餐桌一絕,據說虎紋蛙不僅肉質豐厚,還有香草、水果、堅果、蘑菇的香味。
不過由于其風味獨特、味道鮮美,促使農民大量捕捉、收購商非法收購,產量逐年下降。
有鑒于此,中國虎紋蛙早在1989年就被列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同時也是唯一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蛙類。
不過,虎紋蛙屬約有4個亞種,中國和泰國各有1種,即中國虎紋蛙和泰國虎紋蛙,如今在市面上常見的養殖虎紋蛙便屬于后者——泰國虎紋蛙。
田雞的今生
▼
就外形而言,泰國虎紋蛙與中國虎紋蛙相差不大。
泰國虎紋蛙背部兩側各有數條不規則的短膚褶,長短不一,若斷若續,背部顏色因飼養環境不同而呈棕灰、黑灰、墨綠等色,并附有不規則的黑斑,腹面白色,四肢有黑斑紋。
據相關從業者介紹,目前國內養殖的泰國虎紋蛙和和牛蛙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都屬于1996年引入中國市場的外來物種,屬于引進的較為理想的一個養殖品種。
雖然同為外來引進物種,泰國虎紋蛙和牛蛙所需的養殖環境卻相差甚遠。牛蛙適宜在溫度較低的廣東以北養殖,而廣東的氣候則更加適宜養殖田雞,具有養殖周期更短的優勢。目前二者所占的市場份額大致對開,養殖成本和價格也相當。這意味著,從養殖系統上來看,泰國虎紋蛙與牛蛙并無太大的差別。
泰國虎紋蛙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食用蛙,其個體比美國青蛙小,比本地青蛙稍大,最大個體重達500g。由于泰國虎紋蛙性情溫順,食性廣,病害少,好管理,是前些年農村養殖致富的一條好門路。
更重要的是,泰國虎紋蛙的養殖歷史早已超過20年,在廣東地區尤其成熟、穩定,粵菜中有不少菜式均以田雞(即泰國虎紋蛙)為主要食材,成菜往往肉質鮮滑脆嫩、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膽固醇含量低。而田雞一天不解禁,廚師也不能烹飪相關的菜式,對于餐廳也有一定的沖擊。
目前,養殖戶代表希望能在田雞銷售未解禁的情況下,有關部門給予一定的指引。
農業農村部最近也表示,將加強與國家林草局溝通協調,進一步明確水生野生動物和陸生野生動物的相關目錄范圍。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