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端回歸線下終端,餐飲數字化還有哪些可能性?
林欣 · 2021-06-25 21:59:18 來源:紅餐網 3702
餐飲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個必然趨勢,不少餐飲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地卷入其中,并在數字化的浪潮中逐漸擁抱智慧餐飲。
智慧餐飲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其實就在眼前。
近日,智慧計算領域頭部企業英特爾發布了《物聯網與邊緣計算加速智慧餐飲轉型》白皮書(下文統稱白皮書),里面提到,中國餐飲業正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變遷、技術的進步而演進,在市場容量持續增長的同時,不斷涌現出新的業態、服務類型與方式,同時隨著餐飲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餐飲業集中化程度不斷提升,餐飲數字化進程正在加快。
01.多重因素驅使,智慧餐飲成為數字化轉型重要方向
租金、食材、人工等一直被稱為壓在餐飲人身上的三座大山。而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壓力顯得尤為突出。
以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為例。中國飯店協會在《2020 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提到,大部分被調研企業的人力成本占營業額比例均值為21.35%,并且仍在以 3.69% 的漲幅持續增長。被調查餐飲企業的平均人員流失率為 14.79%,一線員工數量均值與管理員工數量均值比為 9.59:1,持續的培訓成本、管理成本在成本中比重較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年我們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招人,但是招聘效果并不理想。最難的是,招到了人,培訓上崗了,很可能幾個月就離職或者跳槽了。”有餐飲老板表示,招聘和培訓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員工的不斷流失也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但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人員緊缺已經是常態,短期內是無法解決了。很多餐飲老板開始將目光轉向數字化。
比如通過對餐廳軟硬件升級,如掃碼點餐、自動結算系統,甚至推出機器人餐廳或者無人餐廳來減少對人工的依賴,以達到降本提效的效果。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英特爾發布的《物聯網與邊緣計算加速智慧餐飲轉型》白皮書也提到,在餐飲行業的轉型中,數字化技術正在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與傳統餐飲方式相比,“數字化 + 餐飲”能夠將大量人力從簡單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優化管理流程,從而緩解餐企持續攀升的的人力與管理成本壓力。
同時,數字化轉型也是餐企面對O2O發展的重要策略。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餐飲行業就必然要對供應鏈進行深入的連接與改造,并將消費者全渠道數據納入統一的洞察平臺,實現數據驅動的業務增長。
從消費升級的視角來看,餐廳也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機器人點餐、互動點餐等模式的落地,創造出獨特的餐飲服務場景,從而吸引更多年輕的消費者。
在上述因素的驅動下,智慧餐飲成為餐飲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向。
02. 解決典型問題 ,智慧餐飲助力餐企降本增效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頭部餐企已經把握到了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開始著手探索全流程的智慧化餐飲經營模式,物聯網傳感器、廚房機器人、互動顯示屏等數字化設備與應用在餐飲門店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然而,很多餐企老板期盼著數字化為品牌帶來新的活力,卻受挫于老舊的硬件、繁雜的軟件應用、居高不下的云計算處理成本等因素,無法推進數字化進程。
作為一家扎根中國35年的高新技術公司,英特爾敏銳地關注到了中國智慧餐飲發展的痛點,并針對不同場景設計了解決方案。
以后廚這一個典型應用場景為例。傳統的后廚管理往往依靠人員巡檢、傳統監控設備來把握,人力和時間成本高,且難以事無巨細。在這種狀況下,員工懈怠等狀況變得十分常見,甚至極易出現衛生和安全隱患,影響餐飲品牌的口碑。
英特爾的智慧后廚系統搭載了后廚衛生檢測、用具歸位檢測、小動物檢測、行為合規檢測、煙火異常檢測等算法模型,不但可以實時收集、分析和處理后廚的監控圖像,而且一旦發現異常事件,系統會自動、快速地向管理人員報警。
大到后廚著火,小到員工不戴帽子、手套、臺面不整潔等問題,都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控。管理人員無需再實時對視頻進行人工監控,就可以隨時隨地對保存的違規記錄進行確認和復查。不但解放了人力,還大大保障了后廚的食品衛生安全。
紅餐網(ID:hongcan18) 了解到,國內一家大型連鎖餐廳在采用了英特爾搭建的技術架構后,餐廳通過統一的計算平臺進行管理,聯動多種設備、整合工作負載,最終實現面向后廚的自動化巡檢。
該品牌的負責人表示,智慧后廚能夠有效消除人工巡檢的不足,及時發現問題,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而從連鎖經營的角度來說,提升對于不同門店的管理規范化、可視化程度,也有助于推動門店的規模化發展。
03.讓智慧餐飲更智慧,邊緣計算應用大勢所趨
英特爾的智慧餐飲解決方案為何能如此智能呢?其實背后皆源于“邊緣計算”。
據了解,邊緣計算指的是指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與像云端中進行處理和算法決策不同,邊緣計算無需上傳數據,因此能夠更快的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同時保護隱私,防止餐廳經營的關鍵數據外泄。
另一方面,邊緣計算還有助于餐飲門店解決至關重要的數字化部署成本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餐飲企業在本地設備上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所花費的成本大大低于云和數據中心網絡。只需一個邊緣計算服務器,就能以超低功耗處理客群識別、物品識別、員工考勤、能效管理等不同工作。
紅餐網(ID:hongcan18)調研發現,在諸多邊緣計算平臺中,英特爾面向餐飲行業設計的邊緣服務器參考架構,具有強大的通用計算能力和出色的低功耗表現,能夠為不同場景下的餐飲終端用戶提供實時、動態和智能的服務計算,如:
多屏互動:將電子餐牌機、后廚顯示屏、取餐提示屏等簡化為一般的顯示屏幕,不需要自帶操作系統或使用外掛播放器,可以顯著降低硬件的投入成本。
自助點餐: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新穎的點餐服務,豐富消費者的用餐體驗,提升餐廳的整體形象,營造更出色的餐廳氛圍。
自助收銀:通過英特爾智能POS模塊,解決餐飲門店內收銀機故障率高、就餐高峰時段收銀效率影響上座率和翻臺率等問題,幫助餐飲行業快速構建便捷收銀能力,并降低收銀人員招聘、培訓所帶來的人力資源成本。
智慧排風系統:可以自動控制單桌地排風的啟停和自動變頻地排風風機頻率,降低地排風能耗。同時,在低峰期無客的就餐座位,智能排風系統可自動關閉對應區域的地排風,有效降低排風噪聲,保障了餐廳內的就餐氛圍。
智慧餐飲巡檢:包括實時巡檢、錄播查看、現場巡檢、定檢留痕、AI 巡查等,能夠降低管理成本,助力標準化執行。
從前廳到后廚,英特爾邊緣計算平臺不僅能夠適配多個場景,還能根據快餐、烘焙、零售等不同品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最終與餐企一起構筑出智慧餐飲生態體系。
小 結
以往,較低的算力、零散的終端使得餐廳的數字化、智能化浮于表面。而如今,餐飲門店的數字化應用負載正在向網絡邊緣與設備邊緣轉移,進一步突破云計算的成本、帶寬限制。
未來,餐飲門店將會整合更多的數字化設備與智慧型應用,在更多的流程中實現自動化、無人化。今后幾年將是智慧餐飲應用高速落地的階段,先手把握住智慧化趨勢的餐企,或許就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注:未標明來源的圖片均為品牌方供圖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