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就直播問題致歉;日本壽司店因食材供應受阻而漲價
紅餐編輯部 · 2022-05-23 21:36:20 來源:紅餐網 10312
老鄉雞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古茗就直播問題致歉,并且支持因系統問題被平臺退單的消費者再次下單。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餐訊》。
老鄉雞擬在上交所上市
擬募資12億元
北京商報消息,近日,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鄉雞”)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招股書顯示,老鄉雞2019-2021年收入分別為28.6億元、34.5億元、43.9億元, 凈利潤分別為 1.6億元、1.1億元和 1.3億元。
據了解,老鄉雞2003年10月創立于安徽省合肥市。從全國門店分布看來,老鄉雞在大本營安徽市場的門店仍占主導。截至2021 年 12 月 31 日 ,老鄉雞擁有 991 家直營門店,其中安徽區域就有619家。
△圖片來源:老鄉雞官微
另外,此次招股書中,老鄉雞首次公開披露了加盟業務。根據招股書,老鄉雞自2020 年開展加盟業務,該業務2020年和2021年收入分別為1142萬元和8365 萬元,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0.33%、1.90%。
截至2021 年12月31日 ,老鄉雞共有82 家加盟門店,其中安徽、江蘇和河南分別有54、26、2家加盟店。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雖然老鄉雞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效應,上市會帶來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但從品牌目前發展來看,其運營模式、產品和受眾仍然較為單一,這也是制約其未來快速發展的因素。不僅如此,老鄉雞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與門店規模還有待提升。
古茗就直播問題致歉
支持消費者再次下單
南方都市報消息,據了解,5月20日,古茗茶飲在其直播間進行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但有消費者稱,在古茗直播間購買的飲品,有訂單拍下后自動退款,或支付后顯示待支付確認等情況。5月21日,古茗茶飲就此發布致歉信。
道歉信中提到:“由于在直播前未做充足預判,導致直播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古茗稱,因系統問題被平臺退單的用戶,會陸續接收到短信,可通過短信中的鏈接重新購買相同產品、相同折扣力度的優惠券。
△圖片來源:古茗茶飲官博
古茗也表示,目前,經過古茗工程師們的認真排查和緊急修復,系統正在陸續恢復中,但仍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因此不得不推遲后續的直播活動,開播時間后續會另行通知。
在這場消費者投訴事件中,古茗茶飲也算及時回應,拿出了一定誠意,但就直播帶貨本身來說,未來或許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食材供應受阻
日本壽司店要漲價?
央視財經消息,近來,地緣政治不穩定致國際水產供應鏈受阻,這讓壽司店等以新鮮水產品為主要食材的日本餐飲業受到很大影響。
日本知名的回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稱,他們的壽司能做到物美價廉,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固定的進貨渠道,能夠保證食材的數量與質量。然而近期國際供應鏈受阻,食材70%依賴進口的“壽司郎”經營受到了很大影響。
△圖片來源:攝圖網
“壽司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他們從俄羅斯大量進口三文魚魚籽等食材。但由于日本參與了對俄制裁,目前“壽司郎”已經不能從俄羅斯進口水產品,需要重新從其他地方組織貨源。
據日本“壽司郎”公司公關部的工作人員田中伸和所說,雖然“壽司郎”正在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證替代貨源的品質不下降,同時維持現有銷售價格不上漲,但從長期來看,這將越來越困難,因此不排除未來提價的可能性。
擺攤賣火鍋料!
北京餐飲業“花式”自救
中新經緯消息,暫停堂食的半個多月里,北京餐飲業受到極大沖擊,為減少損失、增加收入,餐廳們紛紛開啟“花式”自救。其中,“擺攤風”興起,小到社區店,大到連鎖火鍋龍頭、知名老字號,幾乎都在嘗試擺攤賣貨。
在呷哺呷哺朝陽區慈云寺萊錦餐廳門口,3名呷哺呷哺餐廳員工正在攤位前賣貨,包括呷哺呷哺火鍋底料、麻醬以及現做的茶米茶奶茶等。此外,攤位的旁邊還擺放了一個雙開門透明冰柜,里面擺放著裝好的盒裝牛羊肉、蔬菜拼盤等。
該門店店長曹增表示,“我們這家門店是街邊店,不在商場內,擺起攤來比較方便。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開始營業就會把攤位擺上,賣得都是餐廳點單量較高的一些產品。”目前店門口的這個“呷哺攤”平均每天可銷售2000-3000元左右的產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外,社區店“擺攤”的現象更為普遍。5月18日中午11點半,朝陽區雙橋某小區附近,多家餐廳在店門口的位置增加了一排臨時攤位,售賣一些醬肉、小菜或包子、饅頭等主食,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前來購買。
當下,北京餐飲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除了企業自救之外,北京市的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出臺一些政策減輕餐飲企業壓力,例如對在北京市參保繳費,屬于餐飲、零售等行業的企業,階段性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保費緩繳政策等,以期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堅定了餐飲從業者的信心。
餐飲業賣預制菜渡危機
C端突破仍不易
財聯社消息,疫情特殊時期,原本不常見的餐廳料包,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在上海淮海中路某餐館的外賣頁面上,沒有平時售賣的成品菜,而是上架了炸雞塊、熟毛豆、日式牛丼澆頭等料理原料包。
一方面,這是在線下消費停滯的背景下,餐廳艱難自救的手段;另一方面,以料包為代表的預制菜,正在經歷從B端滲透至C端的結構性變化,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餐廳成為了新的推手。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朱丹蓬表示,中國預制菜未來必經之路是“B端、C端兩條腿走路”,B端可快速形成規模效應,但打造品牌效應則需通過C端打造,因此,同時發力將是未來預制菜發展的核心方向。
不過,在C端零售市場,預制菜面臨著性價比和眾口難調的問題。此外,在疫情下,餐廳開賣預制菜效果一般、社區團購預制菜“遇冷”以及性價比和多樣化存在局限等問題,也是預制菜生產企業邁向C端拓展要面對的挑戰。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自北京商報、南方都市報、央視財經、中新經緯、財聯社等公開信息。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整編 | 紅餐網_朱 明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