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斤的小龍蝦消失!但老板們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紅餐編輯部 · 2025-07-14 09:07:26 來源:紅餐網 622
低價不再具備絕對吸引力,餐廳靠什么贏得顧客青睞?
這個夏天,小龍蝦的價格仿佛坐上了過山車。
兩個月前,在小龍蝦消費熱門城市,超低價套餐曾遍地開花——50元不到的雙人餐,成了一些小龍蝦店的標配,市面上甚至冒出了不少9.9元/斤的小龍蝦。但在最近,這些定價比快餐還便宜的套餐卻又集體消失了。
在武漢,曾熱賣的49.9元鹵蝦燒烤雙人餐、48元“小龍蝦+烤魚”套餐消失無蹤,點評平臺顯示,當地最便宜雙人餐已升至百元左右。
△5月,武漢小龍蝦套餐價格,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在長沙,某連鎖品牌下架了48.8元雙人餐,取而代之的是88元三斤小龍蝦雙人餐。眼下,長沙熱門小龍蝦店的人均消費已站穩百元大關。
就連超低價小龍蝦的外賣同樣少了許多。今年小龍蝦季以來,陸續有商家售賣不到15元/斤的小龍蝦。其中,不少“88元8斤”“99元9斤”套餐的月銷量一度超1000單。如今,這些低價外賣也幾乎絕跡了。
是消費者不愛吃小龍蝦了,還是超低價換不回利潤,導致這些餐館放棄了“9.9元”?
“在小龍蝦賽道只做低價的路子行不通”
超低價小龍蝦,為何短短數月集體退場?
事實上,餐廳里小龍蝦的定價與食材成本直接相關。今年5月,小龍蝦食材價格處于低位,使得下游餐飲商家們即使保持較低的價格,也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當食材成本提高,超低價龍蝦的生意自然難以為繼。
在潛江市交易中心長期從事小龍蝦批發生意的王女士也介紹,六月中旬至今,4-6錢的小龍蝦價格從14元/斤上漲至28元斤,漲幅超過100%,7錢以上的小龍蝦價格漲幅更是超過110%。
△圖片來源:蝦谷訂閱號
“供應量減少,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7月以來,我們這邊稻田里養殖的小龍蝦基本就捕撈得差不多了,想要小龍蝦就只能去深水區找了。”王女士表示。
有從業者進一步指出,單純低價模式本就不可持續,“在小龍蝦賽道,只做低價的路子行不通。”經營小龍蝦館十余年的李先生說道。
據其介紹,每年小龍蝦季剛開始時,都會有不少餐廳嘗試通過超低的價格招徠顧客,做“9.9元/斤”“69元暢吃”等活動。他們往往使用3-4錢、單只克重不超過20g的小龍蝦低價引流。
然而,這類蝦的痛點也十分明顯,不僅蝦殼占比超50%,可食用部分少,高溫烹飪后僅硬幣大小,而且肉質松散,易出現“空殼蝦”。
“通常顧客吃到這樣的小龍蝦都是不滿意的,一旦餐廳定價隨著食材價格上漲而漲價,客人更不會復購了。”在李看來,只追求低價并不能形成競爭壁壘,反而會因為忽視口味、環境包括整個用餐體驗而被淘汰。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消費者的反饋同樣能說明問題。每年夏天,社交媒體上總是不乏“避雷貼”。有網友分享團購的“99元暢吃7斤小龍蝦”優惠套餐,一開始以為撿到大便宜,后來才發現配菜比小龍蝦更多,小龍蝦的實際重量只有3斤,且蝦的個頭很小。
在一些商家的評論區里,“蝦肉太散了,一捏就碎”“個頭縮水嚴重,明顯分量不足”“味道發苦,感覺不太新鮮”等類似的差評也屢見不鮮。
單日銷量突破25噸!“高價”餐廳卻爆單了
當“便宜”與“踩雷”風險掛鉤時,消費者的決策邏輯悄然轉變。
他們不再僅僅被超低價格吸引,而是更理性地尋求一份確定性。眼下,一些主打品質小龍蝦的餐廳,熱度、銷量與好評齊增。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這或許給當下小龍蝦賽道的經營者們提供了破局思路。不難發現,這類高品質的餐廳無不在環境、服務等方面持續精進。更關鍵的是,他們已形成了清晰共識——將資源和精力聚焦于供應鏈的深耕。
近年來,越來越多小龍蝦品牌已向上游延伸,或自建可控基地,或與核心產區、專業供應鏈企業深度綁定,確立了長期穩定的供應鏈,以應對不斷波動的食材價格。
例如,肥肥蝦莊與國企湖北農業發展集團下屬單位簽訂戰略協議,在上游養殖端確立了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針對一些特殊的節慶節點,往往能夠在一個月前就提前鎖定優質小龍蝦貨源。
△江漢平原肥肥蝦莊養殖基地
而在篩選環節上,這些主打品質小龍蝦的品牌也都有著較高的標準。
小龍蝦的價格是分層且浮動的,單只重量在四錢左右的小蝦是一個價格,重量在七錢以上的大蝦則是另一個價格,兩者之間的價差,可以達到10元/斤。往往七錢以上的大蝦,才能入他們“法眼”。
這還僅僅是基礎門檻,品質的把控遠不止于關注小龍蝦的大小。仍以肥肥蝦莊為例,其建立了嚴苛的“七選”品控體系,從源頭執行七大標準:選江湖(優選優質水域)、青紅(選擇處于最佳青紅轉化期的蝦)、勇猛、體肥、身長、卷尾、腮白,確保每只到店的蝦都紅亮飽滿。
為了保障消費者在門店里吃到大蝦、好蝦,他們不惜用更高的價格收購市面上的優質小龍蝦,收購價通常會高出市面5-7元/斤。
△凌晨,蝦農在肥肥蝦莊養殖基地捕蝦
此外,自建物流網絡,打通“最后一公里”保鮮,也是連鎖小龍蝦品牌所關注的。只有建立了自有的物流體系,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銜接,才能更好地保障到店活蝦的品質。
正是這種對源頭品質近乎偏執的掌控和投入,構建了消費者的信任感。當市場上充斥著低價但品質存疑的小龍蝦時,消費者反而更愿意為這份“確定性”和“質價比”買單。
如今,這些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滿意的品牌,門店數與市場影響力均在穩步提升。
小結
顧客用腳投票的選擇,清晰地揭示了一個行業不變的真理:餐飲的本質,終究繞不開“品質”二字。
從業者或許都明白,那些以犧牲品質為代價換來的銷量、流量并不會長久。反之,在小龍蝦這條賽道上,也總有“長期主義者”的生存空間。
回頭看,常駐在人們消費列表里的,往往也都是一些對品質有要求的品牌。他們或許不擅長“網紅”打法,也不做低價套餐,但每到夜晚,消費者都會在這些店門排起長隊。一如某小龍蝦品牌負責人所說:“我不太關注市場,而是盡量走在自己的節奏中,希望把產品、環境和服務都做到更好一點。”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里希;編輯:王秀清;封面圖及文中部分配圖由肥肥蝦莊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