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外賣不好做?我們幫你想了11個解決辦法!
楊小俠 · 2018-07-09 11:55:09 來源:紅餐網 4950
新外賣時代下的11個趨勢。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預計2018年將達到2430億元。
專家預言,2018年,外賣市場的份額仍將繼續擴大,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發展前景廣闊。
外賣市場雖然前景大好,但對廣大餐飲商家來說,“坐著都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各大平臺逐漸縮減紅包與補貼,加入戰局的品牌越來越多,導致外賣賺錢越來越難。
怎么辦?
我們根據2018年新外賣的發展趨勢,總結了11個解決辦法。
01?流量變“留”量 ?
隨著各大外賣平臺流量分配機制的改變,外賣商家能獲取到的流量被很大程度地削弱,“坐著都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何將獲取到的流量“留”下來,再一次挖掘顧客價值,成為商家關注的下一個重點。
七爺家一開始做了一個簡單的外賣,通過大眾高頻的餐品,積累了不少流量。隨后,它將這部分外賣流量引流到自己的微店,賣一些甜點水果等,大大促進了微店的銷售,實現了線上流量的二次變現。
02?緊跟消費升級 ?
如何利用消費升級的機會,創造未來?
當所有人都忙著把貴的東西做便宜的時候,桃園眷村卻把便宜的東西做貴,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桃園眷村,開在LV旁邊的大餅油條店,將豆漿油條品類升級,線下做品牌線上做增量,外賣每月近萬單。
盡管人均消費高達50元,但還是有人愿意為它排隊兩個小時。因為它帶給大眾的不止是單純的臺灣小吃,還有一種腔調和記憶。消費者進店消費,并不僅僅是為了“果腹”,而是要獲得餐飲之外的附加值。
03?打造極致爆品 ?
打造爆品,才有可能引爆客流,提高復購率,以獨特的品牌形象搶占用戶心智。
麻Fan就是將爆款做到極致的案例。麻Fan在上海有10家店,每家店都是各區外賣單量前10名。
據說麻Fan創始人是個資深吃貨,特別愛吃牛蛙,就以牛蛙做了一款爆品,2年只賣一道菜:哈林牛蛙飯,14平米的店4個人每天能做到1萬營業額。
麻fan抓住了流行趨勢,自建賽道,掌握了供應鏈后將爆品牛蛙飯做到了極致,所以能夠成功。
04?關注女性視角 ?
吃外賣的女性很多,外賣很多特點要用女性視角來做,關注女性所關注的東西,比如減肥、健康等。
舉個例子,沙拉其實不適合中國女性,因為中國女性不吃奶酪,熱性的輕食更受她們的喜愛。低鹽、低糖、低脂肪和纖維豐富的食物,是“輕食”的重要選擇標準。
05?推出小眾新品 ?
大家都在一片紅海的時候,把自己定位在藍海之上,打造屬于自己的成功模式。小眾新品,一旦開創舞臺就很大。
爆款品牌差一碗,憑借著一碗暖意融融的雞湯飯,切入了外賣市場,每月爆賣50萬,引起了行業的注意。2017年雞湯泡飯單店月銷量達9000單,成為上海外賣市場的一大爆品。
差一碗將南方人覺得上不了臺面的產品——泡飯,做成了雞湯泡飯,既做成了品牌,又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品類。
06?走多品牌戰略 ?
做好自己的特色,做好自己的產品,讓別人來加盟我的品牌,從而實現雙贏。自己做前端,后端的錢讓加盟商來賺。
以味捷外賣為例,旗下有8個品牌共20個品類,包括我呀便當、有味少年、粥員外等,1年覆蓋100座城市近1000家店,日均服務20萬人。
通過多品牌走路,跨界融合,適應了一二三四線城市不同的需求,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用餐需求。
07?降維出擊 ?
誰說餐飲一定只能做C端,B端一樣可以做好。
香港著名品牌“聰嫂”于2015年正式進駐內地發展,并正式更名為“聰少甜品”,一邊開設自有門店,一邊大力開拓B端市場。在B端和必勝客合作,把必勝客后端的甜品拿了下來,并開始成為其他餐飲的供應商。
像聰少甜品一樣,利用集團供應鏈優勢,進行多維度拓展,企業的發展便沒有邊界,更加廣闊。
08?鋪開品牌密度 ?
對一個品牌來說,特別是在手機上看的時候,品牌曝光密度就決定了品牌的收入。
其實在線下也講品牌密度,但是在線上品牌密度價值會更大,曼玲粥店便是以品牌密度取勝的一家。
餓了么平臺上粥品類外賣銷量第一的曼玲粥店,店鋪外賣月銷量最高達10000+,客單價30多,外賣月銷售額達30多萬。
創立之初,曼玲粥店僅用1年的時間將門店從3家擴張到188家,從上海不斷向長三角城市及全國其他城市滲透,從而建立起品牌知名度。
09?全渠道發展 ?
全渠道發展,線下開、線上開、外賣開,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可能出現的需求。
如近期爆紅的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做線上咖啡巨頭,就走了一條全渠道發展的路線,既開線下店,又做外賣店,6個月內快速擴張了400家店,成功在白領市場打出了知名度。
10?大膽跨界 ?
酷·公社,一個店賣2個品類,就抓住了顧客的消費心理,推出了榴蓮披薩和冒菜組合。這個大膽跨界,帶來了3500元的人效和4500元的坪效。
11?大牌小店 ?
今年一個非常巨大的趨勢就是大牌小店,傳統大牌開始開設外賣為主,線下為輔的小店。
海底撈把自己的外賣從母店剝離,西貝、小南國、新白鹿這些原來做線下的大品牌,開始全力推進外賣。
大牌小店怎么做?據了解,小南國、海底撈、望湘園等大牌均與共享廚房吉刻聯盟達成了合作。
吉刻聯盟起步于上海,目前已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主打一體式共享廚房,在一流商圈租下面積在300-500平米的場地,分割成十數個裝修完備的獨立廚房,再出租給餐飲商戶,同時提供外賣平臺的各種業務支持服務。
對餐飲商戶來說,入駐吉刻聯盟不僅降低了開業成本,而且能獲得吉刻提供的個性化線上線下運營支持,提高了外面單量,創造了更多收益。
目前,入駐吉刻聯盟的品牌已經累計達150個,包括上文提到的第一批米其林推薦餐廳海金滋和南京回味鴨血粉絲湯、燒烤外賣大牌七爺家、瑞幸咖啡、曼玲粥鋪、哈林牛蛙面等。
【結語】
經常有人會問“未來十年會有什么變化”,卻很少有人問“未來十年有什么會不變”。其實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重要,因為戰略需要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外賣市場日新月異,有哪些是不變的呢?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是永遠不變的。餐飲商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商機的同時,應牢記“品質第一”,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注:文章整理自吉刻聯盟創始人史曉明發表的公開演講《新外賣的12大趨勢》,有刪改。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