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永不崩塌的人設
鐘士玉 董力瀚 · 2018-09-27 18:09:35 來源:創業邦 2761
從最初被周鴻祎指“沒規矩”開始,王興一直在試圖抵抗這些施與和索取,這也意味著抵抗江湖規則的制約。他通過“耐心”完成了永不崩塌的人設,繼而抓住時機從江湖抽身上岸。
自美團9月20日上市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第四”的戰績后,股價開始震蕩,昨日甚至一度跌破發行價。
但王興仍然可以從江湖里抽身上岸了。
“耐心”讓王興和美團相互成就,也成為讓二級市場投資者恐慌的不確定因子。但對于王興個人來說,他交代了,就完成了他永不崩塌人設的最后一步。為何說王興能從江湖全身而退?他又曾經處在怎樣的互聯網江湖?“耐心”恰可成為研究王興人設的起點。
讓我們將時間撥回掛牌當日,王興以個人的口徑,發布了一封“對外的內部信”,要點有三:美團要承擔更大的責任;需要更多的耐心;感謝每個人。
內部信的姿態總是大于意義,尤其是在上市當口,你似乎總得有所表達??蓮某尸F的內容來看,這又像是互相妥協的結果:做出發聲動作的同時,又竭力將其間的信息輸出控制到最低。
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恐怕是信件里被單獨討論追捧了很久的“商人的耐心”,談邊界、談無限游戲,本質上都是談耐心。當耐心這件事被單拎出來討論時,就是王興抑或美團需要重新審視它的時機。
看來,這個時機就來自于掛牌上市,淡出江湖的這一刻。在網絡江湖反復對公共人物捧殺的當下,有人公德崩塌,有人私德蒙羞,保持體面的大腕兒企業家已經屈指可數了,在這個節骨眼而上,王興卻得到了一次全身而退的機會,這就混得顯出高級了。
王興的人設為什么能保持不崩?因為這個人的人設本身就不是具象的,抽象的東西,崩不開。
01
商場是江湖,輩分則是江湖里的一個顯性規則,拼多多上市,讓好些人坐不住,難說沒有這層壓力。我掙了多少年的里子、面子,還修不成正果,憑什么你一個賣假貨的跑去納斯達克敲鐘?
周鴻祎說360上市路是“一波三折”。那個時候一邊和騰訊打3Q,一邊往美國跑,事實證明,上市不重要,畢竟又私有化折回A股,反而3Q后來被寫進互聯網歷史,被稱為web2.0分水嶺。
江湖里,前輩們有人修成了路標,也有人修成了浮標。上市修行路,京東走了將近16年,阿里15年,小米8年,騰訊和百度5年半?,F在新思潮冒出來了,拼多多不到3年,趣頭條更是只用27個月。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標桿們。如果模式比較新穎,那么還有個對標,比如拼多多可以說,我是低配版京東,社交版淘寶,美國人一下就懂了。
相比起來,美團的模式難有對標,也更難以言說,難以言說就意味著更高級的可能性,也給王興的江湖地位、輩分做了一個不確定的加成。
王興在2010年創立美團時,諢號是中國版Groupon,現在熬出頭,投資人們恨不能把Groupon叫美國美團。雕爺在還很紅火的時候,在一次參會中說,很多創業就是,改變得連他媽都不認識了。這他媽是褒義詞,代表了在摸索中的自成一統。
既是談輩分、講規矩,就要先懂混江湖。江湖打哪兒來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要素是家庭和家族,市場的出現,商品經濟的發展,才令社會人口遷徙出現規模化,也促成了鄉村和城市間群體的誕生抱團,進一步構建了幫會、江湖。
所以,市場化是構建幫會和江湖的驅動力量,甚至可以這么認為,市場原本就是江湖。
要構建江湖,先要構建規矩。陌生人之間要建立人際關系,家族結構是個現成的可復制樣本,年齡、經驗、能力都可以成為劃分尊卑的界限,血緣關系也可以用“同鄉”來復制。
所以你會發現,所有這些用來構建江湖的特點,先來后到,論資排輩,分派系,同鄉會……都可以在商場上尋找到對標的人、事、物。比如講,要不是自己覺著輩分夠,出身好,當慣了老炮兒,李國慶當年哪來的底氣噴馬云刷單?噴強子“干嘛老想當第一”?
王興初涉這片江湖的時候,也曾在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里,在周鴻祎那里吃了癟。2005年年底,周鴻祎去紅杉開會,進門看到王興,但對方竟表現冷淡,便向紅杉反饋了這支海歸團隊的傲慢,不能投。后來紅杉在周鴻祎的建議下轉投了校內網的競爭對手占座網。
此時王興初入商業圈,站在江湖邊緣,如何懂得規矩?居于江湖圈子中心的人與邊緣位置的人,因其身份不同,利益也有巨大的區隔。
所以在這件事上,與其說是某一方的傲慢,倒不如說透出的是江湖階層的認知差異。
02
說起來,周鴻祎得算是江湖輩分論的堅定維護者,他也會明確地告知別人,自己跟拿了The Midas List全球第一的沈南鵬是平輩:1998年,沈和梁建章、季琦辦攜程,他自己在做3721;2005年,對方創辦紅杉中國,360便從紅杉融了第一筆錢。
前幾年,《雷軍豹變》里也曾有這么一段他對雷軍的經典描述,“我們這一撥人里,雷軍出道的時候,也許丁磊、馬化騰都剛參加工作,沒準兒陳天橋還在學校呢,我也剛畢業參加工作。按世俗的標準,他更早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實話說,從江湖輩分來說,他比我們(要高),他應該可以趕上算求伯君那一代,和楊元慶,和(當時)中關村(5.890,0.06,1.03%)的這些人是齊名的,我們互聯網這一撥人只能算第二撥。”
——劃分得對不對不重要,態度最重要,周就是要連雷軍帶自個都在同業大腕兒面前拔個前輩的份。
周鴻祎當然是吃過虧的。IDG第一次見到周鴻祎時,他在為3721融資,當時和IDG的人一起在包間里吃飯聊天,他做不出來中規中矩的BP,就在快散場的時候把臨時在家里畫的兩張圖給了對方。
一位眼神精明的人連珠炮般問了周鴻祎好些問題,讓向來牙尖嘴利的后者愣在原地,尷尬的不行。周鴻祎談及初見此人印象,“看著不像海歸,倒像是一個江湖上的人?!?/p>
越是江湖人,越是不可測,很可能對方衣著隨意,卻有封喉之力。當時周鴻祎雖為后生晚輩,卻也知悉江湖規矩。他回顧整個見面過程中的反應時,很具有戲劇性。先是在餐桌上“該表現”時頭腦一片空白;看在場的人面無表情,氣氛尷尬,又覺難堪;被提問時不知所措,叫苦不迭,心話這人是對我不滿么?以至于當場手握合同,卻如在夢游,為25%股份換得了200萬而甚覺珍貴。
其實IDG內部早已提前達成一致,投。那位投資人咄咄逼人,是想考察周鴻祎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現場應變能力,當然,也透著前輩的優越,尤其是考慮到,當買方市場大于賣方市場,話語權亦即輩分。
有一定野心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盡管后者出場方式各不相同。這位讓周鴻祎有些難以招架甚至有些排斥的投資人,就是后來在不少關鍵時刻陪伴周鴻祎的王功權。
貴人,詞典解釋是對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稱,有時也指對你幫助很大的人。地位怎么來?中國人常說“論資排輩”,資歷越深則輩分越高,輩分即地位。而貴人意味著掌握與地位相應的權利和資源,并有能力做資源分配。
所以江湖中人對輩分這件事格外敏感,也對貴人格外感恩,所以陳年會說凡客對雷軍永志不忘,吳鷹也會因為在阿里困境里給馬云軟銀組局而被當“泰斗級”人物記住。
老相聲里有個段子叫“變心板兒”,意指公交車上進門的踏板,坐車的人多,乘客在板兒下面喊,再往里擠擠,還有地方呢!等這個人上了車踩上了這塊板就沖下面喊,別擠了!上不來了!在江湖上,輩分也是一塊變心板兒,周鴻祎用高調帶領360殺出血路,在江湖中亦成為前輩,便也成為了規矩的維護者。
不懂規矩的外國人就玩不轉中國市場。周鴻祎在3721期間,為了制衡百度,曾經向Google拋出過橄欖枝,竟被傲慢以對,這一直讓他耿耿于懷。后來周鴻祎決定將3721出售給雅虎,對方的低姿態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在目睹Google退出中國的結局后,周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2003年我們合作了,Google甚至都不需要退出中國?!边@其中的關節兒,真難說后來Google看懂沒有。
03
商人社群里更時興講“圈子”,其實圈子的本質也是江湖。每一個進入圈子的人,無論居于何種位置,都是以自我為軸心而去嘗試相互聯結的。
有了“自我”這個坐標,便可以測出與周遭所有人的距離,清楚能夠施與什么,也明白可以獲取哪些回報。
從最初被周鴻祎指“沒規矩”開始,王興一直在試圖抵抗這些施與和索取,這也意味著抵抗江湖規則的制約。
美團和點評2015年合并,2016年對外融資,其中沒有阿里,只有騰訊。同期,阿里出售了美團點評9億美元股份。從此次招股書看來,阿里在美團的股份只剩下了1.48%。
2011年百團大戰,阿里在關鍵當口領投了美團B輪5000萬美金,并且曾主動提出將美團嫁接到淘寶做團購。意思很簡單,首先,淘寶的流量顯然也可以給美團巨大紅利,其次,這是阿里當老大的一貫策略。
前輩出手幫忙打仗,隨后將你納入旗下,同生共死,這是明擺著的江湖規矩,可偏偏王興不買賬。
遭拒的阿里選擇了拉手和窩窩團,重啟新口碑,又以戰投的方式屢次加碼餓了么,把飛豬、餓了么、淘票票一干產品一起并入新零售大旗下,明擺著要狙擊美團。
互聯網商戰經常是帶著血腥味兒的。很多公司都在市場上帶著原罪廝殺,花樣百出,詆毀對手,散播假消息,聯合孤立……這些都是野蠻生長史下的注腳。
或許主動或許被動,王興發現叢林守則顯然更加適合處在快速進境里的美團,更加粗糲、原始的思考方式,可以用來消解在江湖規矩框架之內的壓力,“緊張工作之余,我有時會稍作遐想,倘若早出生一百萬年,作為一個男人,此刻我應該正在狩獵。我應該圍著獸皮裙,手持標槍,正在捕捉山羊野鹿,也可能正和虎豹豺狼大狗熊做生死之搏。如果我干不好,我就會被咬死,我的家人族人就會餓死。每想到這里,我就決定集中精力,回到中國互聯網這個現實叢林中來?!?/p>
有工夫做這么多思考,首先用人用得好,王興去杭州挖干嘉偉,請對方兩口子吃飯,竟能忘了買單,還是對方結的賬,也不跟他矯情。
當初團購衰到家,可他愣能把干嘉偉這個阿里67號員工忽悠來,不然一個思考者哪來本事真刀真槍地動手?更何況美團從不當先驅,按照王興愛人郭萬懷的說法,團隊就是做Foursquare還是Groupon還猶豫了許久。每個回合都觀察、吃透了再動手,后來居上跟餓了么搶上百個三四線市場,可不就指著干的手里那只鐵軍呢。
資本并沒有舍棄王興,資本是一個變量,它是投資市場的買方、資本市場的供給端,一旦選擇了支持叢林法則的勝出者,便能與規矩輩分形成制約。
美團上市當日的朋友圈里誰在發聲道賀?紅杉、騰訊、北極光、老虎基金、GIC、摯信資本、今日資本……站在王興身后的投資人陣容多豪華?這些聲譽巨大名字都是面子,他們也是王興制衡江湖力量擠壓的核心。
04
商場上所有事物都有明暗兩條線,每條暗線進程里,都有一個窗口期。
有時候回味起來,才會發現某大佬幾年沒有媒體曝光了,商人在輿論的核心舞臺上就那么幾年——這叫窗口期,浸身在江湖之中當主角也就那么幾年,這也是窗口期。這些期限的長短,跟著產業格局變化,跟著企業步調變化,跟著個人選擇變化。
從美團的企業品牌度過初始擴張期之后,王興就開始有意識地收縮他的表達半徑,克制向外的表達欲,管理傳播的信息量。和多數企業家類似,完成階段性的品牌建設以后,對話語權能力達到一個層次以后,他與媒體的交流頻次開始降低。
一個顯性的事實是,甚至在與點評合并的當口,王興都沒有正面發聲,這體現了一種審美,越是大事,越要輕描淡寫。
其次,他時常把思考的內容抽象化、碎片化,在飯否這些狹窄的渠道里做日常輸出。
其實在江湖上混,日常的對外輸出對品牌建設非常重要,姜文在高曉松的節目里談到過這個話題:江湖傳說老姜拍電影特別認真,這讓他沾了光,來的工作人員都做好了心理預設,幾位武指甚至比姜文本人還較真。
王興在飯否上這種抽象的,亦或是說半截話的表達方式,也為他奠定了個老神在在的姿態:在文字介質傳播后,或許又被演義后,程維和王興的對話是這樣的,當程維提出美團介入打車業務的疑問時,王興拋出個疊字詞“試試”——你聽試試二字念白帶來的齒音、氣聲,簡直像從臥室鏡像里飄然而出的鴻毛,浮動游走在光影間,翩然要落于酣睡床榻之側的人臉上,驚擾人美夢。
克制、抽象,這兩條脈絡交織起來,就是一種商人群體里相對少見的知識分子趣味了。他人的評論會形成口碑,并進一步成為經商之人的品牌基礎,王興展現的趣味和審美進一步給他的口碑做出延伸。
在美團港交所掛牌當天早晨,沈南鵬以個人名義發布公開信,贊揚王興是“將思辨精神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最好的企業家之一”。商業圈的好口碑之外,其個人品牌也能夠溢出,許知遠早幾年的采訪里曾批評過團購和外賣熱潮,但又很快在后續采訪里明言,“王興做了飯否和美團,是個了不起的創業者?!?/p>
其實,無論是周鴻祎這樣的傳統打破者,還是王興這樣的機會發現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骨子里是藐視權威的。但人一旦自己成了權威,也很難忍受后來者的挑戰。像《教父》里邊經典的一句話,永遠不要仇恨你的對手,會讓你失去理智。藐視和仇恨都能達到掉以輕心的作用。
身處江湖之深,王興未必能克制掉藐視、仇恨這些情緒,但此人的聰明之處在于將自己抽離出來,把風險預防交付給了技術和數據。為了發現潛在風口方向,王慧文牽頭成立了雷達組,不斷掃描生活領域高頻的需求。外賣、貓眼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掃描到了需求。
上市之后,王興得到了一個更加接近江湖岸邊的機會。
那封內部信被反復強調的口號叫做“既往不戀,縱情向前”,這辭藻真是惡俗又精準。對王興來說,既往就是江湖,上岸之后,他仍然有資本支持,他更加握有主動權,只剩下向二級市場投資者交代的義務,他余下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用耐心去置換全身而退的機會。
酒館里俠客去,他言江湖如戲。身后的江湖上,留下的也不能凈是人性之惡的烙印,也總要有機會讓后來者望一望先行破局的背影,不是嗎?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