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上開3家旋轉小火鍋,為啥就他活了下來?
田果 · 2019-03-18 10:27:58 來源:火鍋餐見 2503
最近,小區(qū)旁邊商業(yè)街上的幾家旋轉小火鍋店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家是去年2月份開業(yè),以牛肉為核心單品的牛肉小火鍋,裝潢很川式,面積大概200㎡,剛開業(yè)的時候看著格調不錯,和朋友過生日去過一次,人均40元,那時候顧客還挺多。現(xiàn)在每次路過,只見老板和兩三個服務員在店里坐著,客人寥寥無幾。
另一家店是15元自助旋轉小火鍋,2017年下半年開始營業(yè),1年下來光顧過兩三次,某天下班路過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店門已經被鎖上了,店門上貼著白紙黑字“轉讓”,心里不禁感慨了一下,吃不了吃虧吃不了上當的小店兒,終于還是涼了。
?示意圖
還有一家開業(yè)時間最早、生意也是最好的小火鍋店,老板是一對年輕夫妻,應該是2016年開始營業(yè)的,門面房20平左右,是商鋪那種最小的筒子隔間,18個座位,店內提供50余種菜品,10余種飲品,10種特色鍋底,小料自助免費,一元一簽。
就是這么一家名不見經傳的20㎡旋轉小火鍋店,每天11點營業(yè),晚上12點才關門,吸引了一大批忠實顧客。
那么,這背后有哪些講究呢?
1 做加法
上周和朋友來這家店約飯,進店發(fā)現(xiàn)墻上的鍋底廣告頁換新了,除了傳統(tǒng)口味,又上了藤椒、金湯和酸菜3種鍋底,我和朋友就果斷點了藤椒和酸菜的,不到1分鐘,老板就把鍋底端了上來。
?示意圖
雖說口感沒有大火鍋的濃郁地道,但2塊錢的價位還能嘗到這個味兒,也算是高于心理預期了,回頭我就介紹給了附近的朋友。
除了常見菜,店里也不斷有新菜加入,比如“牛鞭花”、“油炸小酥肉”等,涮菜和時令水果也根據季節(jié)在調整,冬天會上“肺片”、“雞心鴨胗”、“羊肚菌”這些滋補御寒的菜品,而夏天會上“小番茄”、“竹筍”這類解膩的食材。
?示意圖
一些成本比較高的盤裝牛羊肉、蝦滑、毛肚等火鍋必備菜,也作為單點菜品加入到了菜單里,價格也都不貴,平均定價20元一份,主要滿足單點的顧客。
2 做減法
根據觀察,超過6點到這家店基本都需等位,一月份鄭州大雪,很多人寧愿站在門口等著,也不愿去其他家就餐。
店里后廚由老板負責,鴨血、豆腐、土豆等不容易保鮮的菜品多是現(xiàn)切現(xiàn)串,為了保持食材不變色,端上來還一直在清水中浸泡。老板娘則是在前廳添菜加湯,客人一走,就立刻把碗筷臺面收拾干凈,招呼下一位進來。
?示意圖
餐具是自助領取的,小火鍋店里里外外都是老板夫妻兩人操持,只在高峰時期偶爾會見到1個兼職大學生。
年輕顧客都愛掃碼支付,為了防止丟單,倆人還給店里買了一臺美團收款音箱,消費者掃碼付款后可直接離開,音箱能自動播報金額。
3 做乘法
剛開業(yè)的時候,老板就建立了“小火鍋粉絲群”,我進群的時候,群內已有100多人。老板說,“老客戶基本都加了微信群的,現(xiàn)在群里300多人,我經常會在群里給老顧客發(fā)發(fā)紅包,錢雖然不多,就是圖個熱鬧嘛?!?/p>
?
?示意圖
他說這個建議是正在上高中的閨女提的,現(xiàn)在年輕人追星都有粉絲后援會,明星要是一有什么活動,群主在群里馬上傳播,大家都知道了,做餐飲也應該都是一個道理吧。
老板還經常在群里發(fā)布一些優(yōu)惠信息和新菜品,收集顧客的建議反饋,經常與粉絲互動,熱鬧得很。雖然我算是“僵尸粉”,但群里不乏那種喜歡互動喜歡分享的人群。
4 做除法
店面裝修算是簡單干凈,和老板聊天時,說是1萬元基本能下來。在家門口吃飯,相比那些復古、工業(yè)風等主題餐廳,我更想選擇一家舒舒服服,干凈明亮的餐廳。
老板說,很多人開店失敗的原因是財務規(guī)劃沒有做好,把預算都花在裝修設計上面,再扣掉其他的設備器具、桌椅等,已所剩不多,裝修費用是預算中伸縮最大的,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千萬不要超預算 。
最后,老板得意地透露:“店里每天客流量不低于200人,日營業(yè)額固定就有3000元。除去食材成本費、租金支出和其他費用,一個月凈利潤有3萬來塊錢。小火鍋沒有淡季,一年到頭生意都很穩(wěn)定,如果是打工的話,可能五年也賺不了這么多錢啊”。
小結: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于當下的餐飲行業(yè)來說,這句話再適合不過。
希望未來會有更多老板看中這里面可做的文章,將旋轉小火鍋重新發(fā)揚光大。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