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宴級別的淮揚菜,原來長這樣子
· 2019-07-11 14:54:19 來源:紅廚網 4095
沒有山珍海味,淮揚菜一樣能上國宴。講究不期不時的淮揚菜,對食材最佳食用期的關注度,遠超過食材本身的價值。“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這種因時而異的準則,確保了盤中的美食原料來自最佳狀態,讓人隨時都能感遇美妙淮揚。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宴上的淮揚菜是怎樣煉成的。
國宴為何熱衷淮揚菜?
▼▼▼
淮揚菜“能調眾口
屬”文人菜“有文化內涵
▼
淮揚菜的特色,如數家珍:周總理是淮安人,喜愛淮揚菜,但淮揚菜成為國宴用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能調眾口”,能同時滿足“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的口味要求,它的很多特色是我國其它菜系所不具備的。
參加國宴的人,很多是政協和民主黨派的老人,“平和”的淮揚菜能滿足多數人入口和吸收消化的要求。“川菜相對比較辣,魯菜濃油赤醬,口味重,北方菜燒烤多,對牙齒和腸胃要求高,廣東菜多生猛海鮮,腸胃難適應,這樣一比較,淮揚菜就很容易‘勝出’了。”
淮揚菜還是“文人菜”、“士大夫菜”,因為揚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人輩出,餐飲也是揚州文化的組成部分,很多菜肴跟揚州的歷史名人、揚州琴棋書畫、揚州學派、揚州鹽商都有著繞不開的關系,這樣的菜肴自然也能符合和代表“國宴”的餐飲文化和水平。
▲淮揚菜大師董玉振作品 花籃魚卷
國宴淮揚菜更精致
色香味更到位
▼
很多人很好奇,國宴中的淮揚菜和揚州人平時吃的淮揚菜會有不同嗎? 其實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做得更為精致、在色香味的表達上更加到位罷了。? ? ??
淮揚菜有一個很大的“本事”:變尋常為特別、化腐朽為神奇。“粵菜在調料上下足了功夫,川菜離不開辣椒,魯菜重油,油少了不行,淮揚菜更注重刀功和烹飪的技藝。揚州的干絲長短、厚薄一致。而“文思豆腐”更是將廚師的刀功展示到了極致,一塊小小的嫩豆腐,要把它切成5000根豆腐絲;葵花大斬肉,也就是俗稱的“獅子頭”,也特別考驗刀功,不是“剁肉”,而是一刀刀切,最后切成顆粒狀的肉粒,肉眼看大小、厚度一樣。也正是由于手工的緣故,做好的獅子頭,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淮揚菜大師董玉振作品 龍王獻寶
用料廣泛
以江河湖海水鮮為主
▼
淮陽菜菜肴注重造型,講究美觀、色調絢麗;白汁清燉獨具一格,兼有糟鮮紅曲之味,食有奇香。口味上偏甜,無錫尤甚,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味。徐海菜原近齊魯風味,肉食五畜俱用,水產以海味取勝。菜肴色調濃重,口味偏咸,習尚五辛,烹調技藝多用煮、煎、炸等。
▲淮揚菜大師董玉振作品 扇面蒿稈
刀工精細,烹調方式多樣
擅長燉燜煨焐
▼
江蘇菜以重視火候、講究刀工而著稱,尤擅長燉燜煨焐,著名的“鎮揚三頭”(扒燒整豬頭、清燉蟹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蘇州三雞”(叫花雞、西瓜童雞、早紅桔酪雞)以及“金陵三叉”(叉烤鴨、叉烤桂魚、叉烤乳豬)都是其代表之名品。
江蘇菜式的組合亦頗有特色,除日常飲食和各類筵席講究菜式搭配外,還有“三筵”具有獨到之處。其一為船宴,見于太湖、瘦西湖、秦淮河;其二為齋席,見于鎮江金山、焦山齋堂、蘇州靈巖齋堂、揚州大明寺齋堂等;其三為全席,如全魚席、全鴨席、鱔魚席、全蟹席等等。
▲淮揚菜大師董玉振作品 金梅三拼
追求本味
清鮮平和
▼
江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松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瓏細巧;揚州菜清淡適口,刀工精細;蘇州菜口味趨甜,清雅多姿,繁榮的市場促進了蘇菜系烹飪技藝的發展。
菜品風格雅麗
形質皆美
▼
江蘇菜風格清新雅麗,反映在刀工精細,刀法多變上,無論是工藝冷盤、花色熱菜,還是瓜果雕刻,或脫骨渾制,或雕鏤剔透,都顯示了精湛的刀工技術。
在整個蘇菜系中,淮揚萊占主導地位。蘇錫菜包括蘇州、無錫一帶,西到常州,東到上海、松江、嘉定、昆山都在這個范圍內。
淮揚菜的精妙之處
原料質量要求高,講究刀工
▼
因為淮揚菜清鮮淡雅、刀工精細,從清代至今一直是國宴的主導部份。明清兩代,淮揚菜的流行程度大抵與今天的川菜和粵菜相仿,主理淮揚菜的酒樓遍布天下,揚州城的食無人不知。明人韓奕所著的《易牙遺意》、清人袁枚所作《隨園食單》這些中華美食集大成的著作也都是在江蘇寫成。
淮揚菜講究原材料的質量,調味不是第一位。講究刀工,口感要酥爛爽滑。它之所以能成為國宴菜,一來符合國宴菜的有內涵、又精致;二原料尤為重要。一碗湯水看起來清澈實則少有兩個小時熬煮,多則幾個小時才能符合標準。這對原料的要求是非常的高。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淮揚菜的精妙做法吧。
【12道精絕淮揚菜】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調味特點:
鰣魚不去鱗直接清蒸,便是上等美味。因魚鱗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脆嫩可食,肉質滑嫩,香鮮味美,營養價值豐富。
酒的妙用:
讓湯汁感覺寬厚一些,配置調味汁的花雕酒和清雞湯的比例是1:1,酒不宜過多,否則易出苦味。
▲紹興酒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調味特點:
此菜以雞湯調味,出品整體椒香味濃,醇厚鮮美,具有滋補功效。
▲雞湯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調味特點:
酒香濃郁,蟹肉鮮嫩,黃多肉肥,汁鮮味甜、色澤紅亮。
酒的妙用:
1、讓活螃蟹盡快吐出雜物,第一次去腥殺菌:在清水中滴入幾滴白酒。
? ? ? ?
2、將熟螃蟹在女兒紅酒中浸泡12小時后可提鮮提香。
▲女兒紅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茶的妙用:
此菜烹制以茶代酒,茶葉汁香味濃,有去腥作用。碧螺春產于蘇州太湖洞庭山區,原名吳語“嚇煞人香”,因與果樹交錯種植,故有一種特殊的果香味。
調味特點:
蝦鮮味濃,咸鮮適中且透著點甘甜。茶香味鮮,清淡爽口。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塘鯉魚:
個體雖小,但其含肉量高,肉質細嫩可口,因此為東部各省百姓所喜愛,最常見的烹制方法是紅燒。
國宴中曾有一道塘鯉魚菜式,叫薺菜塘鯉魚,特別選用春末夏初的在特有的野生塘鯉魚和當地的野菜薺菜做成,是一道特別講究時令的菜肴,讓很多品嘗的人印象深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很多方法也特別適合烹制塘鯉魚,蜜汁、汆魚片、香酥、軟溜、糖醋,毫不挑剔。清理魚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去掉在魚腹兩側的白筋,腥味就可以祛除了。
▲塘鯉魚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鰟鮍魚(旁皮魚):
生長在水流緩慢、水草植物豐富的湖泊溪流中,由于它們的自然壽命短,又需要水質較好的、并且含天然機質的水生環境生存,因此人工飼養很難長期將其養活,所以鳑鮍魚也算是一種相對比較難尋得的一種魚。它肉質緊實,能補氣健脾、滋養元氣,是眾多餐廳和百姓家的必選美味。
▲鰟鮍魚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煮干絲的口感與刀工:
干絲不是人人都能做,新廚師差不多需要兩年熟練刀工的訓練才能滿足烹飪需求。一塊白干,廚師經加工可片成28片,切出的干絲不僅整齊、均勻,而且其粗細不能超過火柴桿。大煮干絲的佐料還要求按季節不同而有變化。
煮干絲的佐菜選用規則:
煮干絲里的筍很有講究,一般是冬季食冬筍,春季食春筍,無筍食馬蹄。
冬筍:
最佳食用月份當年10月到次年的1月,筍不能露尖,露尖即為老筍。在不剝殼的情況下,可保存一個月。一斤冬筍,最精華的食用部分約為3.5兩。
春筍:
最佳食用月份,2月初到三月底,較冬筍,春筍口感微甜,水開后燜20分鐘即可食用。
除了筍,煮干絲還講究春季,用竹蟶入味,以海鮮增味;夏季宜脆,用脆膳絲與干絲同煮,使菜肴干香味爽;秋季用蟹黃,湯汁金黃,鮮味濃重;冬季宜用野蔬,嬌嫩翠綠,色彩和諧,增色添香。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奇妙蝦球的奇妙之處:
選用7兩以上的泰國老虎蝦,保證食材新鮮。然后是我們特制的奇妙醬,與一般醬汁不同,我們還加入了黃油、白砂糖、牛奶等輔料調配,讓醬汁與蝦球更好的結合。
如何讓蝦球彈牙:#p#分頁標題#e#
為蝦球上漿是保持蝦球彈牙的常規做法,但夏宮的王師傅還會根據食材大小,加微量食粉,讓蝦肉更Q造型也更好看。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技術描述:
傳統的獅子頭菜肴,其形應該如同中國古典園林中石獅子的頭,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那是因為肥肉丁和瘦肉丁在湯里燉久了以后變形程度不同的緣故。如果把它盛在小碗里,仔細搖一搖再放在桌子上,這獅子頭應該在碗里出現一陣輕微抖動,那身形如獅頭甩水一般。
做成功的獅子頭,應該是肉香醇厚與清鮮怡人,兩者兼備的。獅子頭入口雖說是豬肉咸鮮,但吃下去能從舌根返回綿長的余味。當然,做獅子頭的選料和做工也是非常講究的,應取黑皮土豬的五花肉,選肥六瘦四。但如今市場上的豬肉都是飼料豬,五花肉一定要取肋排之上的硬五花肉,而且五花層數應達到六層以上,五層以下不能叫五花,肉香也不足。肉取好后還得肥瘦分開成片,粗切成絲,細切成丁,大小如同石榴米一般,這其中的關鍵是不可以用絞肉機絞,不可用排刀剁,只能是飯店里的市肆之食,真正意義上的獅子頭乃是一刀不剁的美味。
做獅子頭不僅對刀法、刀功講究,而且上勁和下鍋也很有學問,因為肉全是切出來的,所以沒有絞肉機絞出來的有粘性,以次達到入口后一抿就化的口感,這里不可以放雞蛋、生粉之類,要想這堆不團結的肉粒抱成團,還需要下點真功夫,在加好調味品及高湯后,這團肉粒如同皮球一樣從左手摔到右手,從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反復直到不會散開。這里千萬要用溫柔的小火,湯面要始終呈現似開非開的狀態,否則火一大,獅子頭就成米粒湯了,加熱4小時以上,千萬不要著急。獅子頭真正讓人佩服的功夫還在調味上,必須加高湯上勁。高湯,即豬腿骨、老母雞、老鵝、火腿等料經8小時以上文火吊出來的湯,是獅子頭的鮮味來源。骨為湯底、雞為清鮮、鵝為濃香,三者皆為高湯靈魂,且味型有別,自然鮮得有層次。
清燉蟹粉獅子頭宜用砂鍋燉制,成熟后,趁熱上桌,還未取蓋,醇香便已經散滿席間。取開煲蓋后,僅見菜葉覆蓋煲內,揭去菜葉,就見只只大肉圓如同玉嵌珊瑚,騰騰熱氣中散發出陣陣肉香、蟹香、菜香。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長魚:
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鱔魚,江蘇兩淮地區盛產。淮安一帶精于制作鱔魚肴饌,其傳統名菜如“炒軟兜”、“大燒馬鞍橋”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新中國成立前夜舉辦的開國第一宴中第一道菜就是淮揚的“軟兜長魚”,因此也有有“共和國第一菜”之稱。經過多年的發展,淮安已經形成了吃長魚席的習俗。
顧名思義,長魚席就是用長魚做成各種菜式擺成宴席。長魚宴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共一百零八道,烹制方法都不盡相同。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注: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選鴨訣竅:
家養的2個月的鴨子,每只約兩斤重。挑選鴨子時,用手電照鴨鼻孔看是否有瀝青殘留,以判斷鴨肉是農家飼養還是養殖場加工。
處理鴨肉注意事項:
在這道菜中,鴨子要先去骨,用胡椒粉、黃酒腌制,要注意腌鴨肉、豬肉時不能用白酒腌,否則腥味更重,海產品可用白酒腌制。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