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講團圓、頌親情,這部微電影卻感動了千萬餐飲人
周沫 · 2020-01-20 20:41:04 來源:紅餐網 5220
春節從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歷來也是各個品牌營銷的必爭之地。團圓、親情是春節營銷的永恒主題。
都是“講團圓”、“頌親情”,人們早已審美疲勞。但有個餐飲品牌拍攝的一部只有不到10分鐘的春節微電影,卻引起了千萬餐飲人的情感共鳴。
自家不圓萬家圓,這是每一位餐飲人最真實的寫照。每逢過年過節,都是餐飲人最忙碌的時候,過年不能回家,是餐飲人的無奈,但也成了他們的習慣。
李文麗是廣州一家酒店餐飲部的部長,從事餐飲行業15年來,都沒有回家過年,家里有兩個孩子,一個14歲,一個7歲,但她一次都沒有陪他們過過年,兩個孩子的愿望是去天安門看國旗,她說今年也不回家了,要努力賺錢,明年一定實現孩子的愿望。
張師傅是一家中餐館的總廚,將近20年不回家過年了。原本今年買好票回家的,但突然接到通知說人手不夠,跟家人解釋后,他又把車票給退了。他說,作為廚師,自己是稱職的,但作為父親,他卻很失職。
林蕭今年剛滿20歲,他在深圳一家連鎖快餐店當了2年的服務員。每年春節,他都在餐廳度過,他說爸媽遠在哈爾濱,每次來回折騰至少得花四五天,既然這樣不如好好在店里工作,爭取早點當上店長,把爸媽接到身邊。
……
李文麗、張師傅和林蕭……不過是千萬餐飲人的縮影。
一部微電影感動千萬餐飲人
2019年年初,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個長達5分鐘的宣傳視頻《啥是佩奇》,在朋友圈刷爆。
而前不久,蝦吃蝦涮拍攝的一部以《在一起》為主題的春節微電影也在餐飲圈廣為流傳,引發了千萬餐飲人的情感共鳴。
微電影影片中的主人公,以蝦吃蝦涮的主廚老曹為原型。
老曹今年42歲,山東人。為了養家,老曹不到20歲便開始走南闖北去學習廚藝。這么多年,他一直在北京打拼。而老曹的妻子,為照顧年邁的父親以及他們年僅12歲的孩子,不得不辭去工作回了山東老家。
作為蝦吃蝦涮后廚的主心骨,每次的年夜飯,老曹都要帶領后廚的兄弟提前奮戰20多小時,炒料、備菜……一刻都停不下來,盡管很辛苦,但每次看到客人吃自己做的菜,臉上露出的笑容,老曹也就心滿意足了。
對于工作,老曹就像前文提及的張師傅一樣,恪盡職守。每一年,他都堅守在蝦吃蝦涮后廚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崗。這么多年,除了對妻兒有愧疚,父親是他覺得虧欠最多的。
老曹的父親是一個傳統的山東漢子,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家鄉,他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尤其是春節的團圓飯,然而老曹從廚20多年來,回家過年的次數沒有超過3次。一直以來,每到春節,父親雖然心里渴望著老曹可以回家過年,但因理解他的工作性質,非但沒有埋怨,還一直默默地支持著他。
這幾年老曹的父親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常常記不起人和事。隨著病情的加重,即便老曹在他跟前,他也無法辨認。在老曹父親的腦海里,只記得兒子是一名優秀的廚師,做菜很棒。
今年,預定年夜飯的客人特別多,老曹知道,自己又抽不開身回家過年了。只是每一次跟家人視頻時,父親面對自己時的一臉茫然,愧疚感總是油然而生。
但是,今年過年又和往年有了不同。老曹所在門店的店長得知了老曹父親的病癥后,不但主動批準了他的假期,還早早準備好店里的年貨和伴手禮,讓他帶回家給家人嘗嘗。
影片的8分10秒,老曹父親的那句“俺兒回來了”讓餐飲人聽了不禁潸然淚下。
這部影片反映了餐飲人團聚的不易,但是背后何嘗不是蝦吃蝦涮這個企業對員工的關心和理解呢?
大家都知道,過年過節是餐廳最忙碌的時候,但每年春節前,蝦吃蝦涮都會提前排好班,對餐廳的員工進行合理調配,并且給予上班同事一定的補貼和福利。比如春節期間上班的員工,除了有法定的3倍工資以外,還會把過年期間,門店盈利的一部分流水分配給員工。此外,牛艷還鼓勵員工把親人接到身邊,和蝦吃蝦涮的小伙伴們一起過年。
有溫度的故事,有擔待的企業,使得微電影一上線,就觸動了千萬餐飲人的心。
溫情,是傳遞品牌文化的主旋律
“《在一起》不僅僅是這次春節微電影的主題,也是蝦吃蝦涮的品牌文化。”牛艷表示。
而對于“在一起”的品牌文化,牛艷則這樣解釋,在蝦吃蝦涮的消費客群里,一般分為幾類,如家庭聚餐、朋友聚會以及情侶約會等。“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成雙成對,或者是結伴同行,那是一種只有‘在一起’才能產生的溫情與溫暖。
因此,這幾年,蝦吃蝦涮拍的微電影雖是不同的主題,但“溫情”一直是主旋律。而這,也成了蝦吃蝦涮自身特有的品牌文化。
2016年母親節推出的《及時·愛》,通過對母愛的傳遞引發的情感共鳴,第一天的點擊率就超過了60萬;
2019年父親節,正值品牌成立5周年,蝦吃蝦涮也拍攝了一則主題為《我會學著去懂你》的短視頻,同樣從親情角度切入,講述了兩代人之間關于夢想和現實的落差,用愛拉近距離的故事;
2020年1月14日,蝦吃蝦涮品牌推廣曲《暖暖》也已經上線,溫暖的曲風詮釋了蝦吃蝦涮一貫的溫暖路線,就像歌詞那樣——“仍時光荏苒跌跌撞撞不罷休,就算沒人懂,偶爾淚在流,總有暖暖的你,在為我守候。”
△蝦吃蝦涮品牌推廣曲《暖暖》MV
這次的春節微電影也不例外,同樣是蝦吃蝦涮品牌文化的重要輸出。
近幾年,短視頻、微電影等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營銷新寵,很多企業利用故事內容來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以達到宣傳品牌的目的。但蝦吃蝦涮創始人牛艷認為,營銷就像品牌背后的一個有力推手,想要做好一個品牌,營銷很重要,但一個企業不能只是為了營銷而營銷。
作為一名跨界餐飲人,牛艷在做餐飲之前,曾做過央視節目主持人,對節目的策劃和攝制都有很多創意和想法。
對牛艷而言,用微電影的方式呈現,與其說是一種營銷手段,不如說是一種傳達品牌文化,輸出品牌價值的方式,也是為了更貼近品牌的初心。
早在2019年7月的洪波高端訪談中,牛艷也向紅餐網(ID:hongcan18)提及:“攝影是一個更能觸動人心的鏈接方式,是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層對話。”延伸閱讀:《火鍋市場飽和了?她卻憑一鍋蝦5年開出近1000家門店》
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產品。蝦吃蝦涮用微電影在顧客的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品牌文化的塑造也幫助了蝦吃蝦涮品牌快速去攻城掠地。
據了解,截止2019年,蝦吃蝦涮已經在北京成功運營了150多家店,而全國的門店也已經開出了1000多家。
結語
這幾年,各大品牌的春節營銷可以說是井噴式增長,層出不窮的營銷方式,有人是為了搶奪消費者的眼球,爭奪互聯網流量,也有人把它當做品牌文化輸出,傳達品牌價值的一個窗口,顯然牛艷是后者。
蝦吃蝦涮品牌成立已經5年多了,雖然品牌還很年輕,但牛艷的初心一直都沒有變。她希望通過微電影這樣的方式呈現出溫暖和愛,為消費者、餐廳員工以及品牌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橋梁。
相信,這樣一個有品牌文化,有責任感的企業,會走得更遠。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