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餐廳正在倒下,這是否預示很多廚師將會失業?
· 2020-03-05 14:39:26 來源:紅廚網 2689
“你復工了嗎?”“沒有。”“我也沒有。”本次疫情,讓大批廚師在家待崗,對于餐廳何時能復業,他們誰也不知道。然而,就在廚師們在家里左盼右盼,盼著餐廳能開門營業的時候,近日,多地已傳來“餐廳轉讓”的噩耗。
日前,據美食導報V報道,廣東省江門市烹飪協會曝光了一份《近期轉讓的部分餐廳名錄》,名單顯示,僅是江門一個區,就有18家餐廳在這次疫情中集體“陣亡”。
江門
中大型餐企臨近崩潰
從名單來看,近期因疫情影響而無奈轉(dao)讓(bi)的餐廳,有12間是中大型酒樓,其中一家更是總面積超6千平方米的大型餐飲。
據悉,這份“陣亡”名單只是江門一個區的統計數字,“如果算上一些小餐廳、農莊,還有部分早就有意向關張的餐廳,這個‘陣亡’數據還可以增加3倍以上。”
而從這次公開轉讓的餐企來看,中大型酒樓就有10多家,意味著當地的餐飲狀況已經接近“崩潰”邊緣。“大型企業更艱難,租金和人員的費用,將是壓死大型企業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經營魚菜肴的小餐廳老板介紹,自疫情爆發后,餐廳的客流量萎縮了接近90%。據她觀察,目前市中心、商圈部分的餐企,幾乎接近零經營的狀態,根本沒有來消費的客人,開門營業也是白費心機。若3月上旬內還不能恢復正常經營,可能會有超過20家中大型餐廳“放棄治療”。
深圳
餐飲大排檔倒閉了幾十家
通過深圳當地一位供應商楊先生,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很多餐飲企業尚未復業,深圳的餐企,小企業還在茍延殘喘,大企業已進入資金告急的階段。
楊先生說,深圳當地已有不少50—150餐位的餐廳、大排檔倒閉關張,估計為50家左右。據他透露,當地許多餐飲老板已經在暗地里急得不成樣子,只是表面毫無辦法,純粹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有老板甚至表示,如果在未來15天沒有辦法開門經營、或者經營狀況不能恢復至以往八成水平的話,就直接關店。
河源
農莊可能成第一批犧牲者
據了解,河源市內的餐飲結構比較單一,本地餐企占絕大部分,外來菜很少;高檔餐企不多,但大型農莊、農家菜等的數量較多,與普通路邊店(100—500餐位)的數量比例約近1:2。
也就是說,在河源當地,農家菜和農莊占了其餐飲總數量的1/3。
一般來說,農莊的租金很低、甚至不用租金(自家產業),而且人工支出比較低,所以客人來不來、來多少,只是“賺不賺”“賺多少”的問題。但據介紹,河源當地的農莊受本次“疫情”的影響卻非常大,其中原因是這次影響的時間較長,倉存、人工等費用是真正的“零收入大消耗”,與過往情況是不同的。
“餐飲是現金流,沒有收入何來支出,但這份支出是實打實的,根本不容你拖。”所以,河源當地雖然只有1—2個農莊直言“準備關店,求轉讓”,但真實狀況比這糟糕得多,起碼有2成農莊經營者已經產生了退意。
清遠、梅州、湛江
關于清遠、梅州地區餐企“倒閉”的狀況,河源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朱曉君介紹,當地的狀況和數據與河源地區比較相似,都是農莊型企業比較告急,部分倒閉,部分看天意。
而湛江地區的情況,據湛江一餐企老板韓小姐介紹,當地由于比較依賴海鮮這個品類,而該品類的餐廳難以在“沒堂食”“少堂食”的情況下生存,所以有1/4該品類餐企都已倒閉,預測在未來2個月內,還會有更多。
鄭州
“感覺自己離傾家蕩產只有一米的距離”
鄭州一位開飯店的姐姐告訴記者:“我在農業路上走,從經三路走到中州大道,沿途幾乎商鋪都關著門,我數了數,有七家門上貼著:“旺鋪轉讓”,我第一次感覺自己離傾家蕩產只有一米的距離。”
另一位鄭州當地的餐飲人士則表示,“這一個多月的早上,我基本都是只能喝喝酸奶。一天,我看到樓下路上的人多了起來,便開車去附近一家常去的胡辣湯店,結果到了后發現,門上貼著4個大字:退卡 轉讓。”
餐飲老板群
形勢不明朗將關掉400家店
在一個餐飲老板群里,記者還看到有老板說,如果一兩個月內疫情可以全面解除、全面復工,他就會召回所有的員工,逐步開始營業,慢慢把這段時間的損失追回來。如果形式不明朗或繼續惡化,就下定決心這400家店都不要了,立即止損,斷臂求生。
一位小餐廳的老板也表示,如果現在關門,他只是蕩產,但如果想再撐兩個月,就要賣房子和車子了。可要是兩個月內堂食無法恢復,他的房子車子就沒了,那就是傾家蕩產了。
一湖北菜館
“我們可能挺不過這次疫情”
一家經歷過“非典”的湖北菜館張姓老板說,自己開店多年從未關門,今年春節卻因疫情而停業,年宴旺季就此錯過。因年夜飯退餐等原因,20多萬元的準備食材腐壞浪費不少,期間收入為零,自己每月還需支出8萬元租金、10多萬元工資。
“我們可能挺不過這次疫情。”張老板說,現在餐廳已經停業一個多月了,他每天除了詢問員工的健康狀況,還會在新聞里搜尋支持餐飲業復工的政策消息。每當看到減租的新聞,他都會期盼房東的通知。
至于菜館何時能開門營業,他還在觀望:“如果開店沒人來吃飯,水電、食材、工資又會虧損不少,如果不開,就這么耗著,我們支撐不了三個月,那么我就會考慮轉讓。”
烤肉店老板
耗掉最后一筆現金就把店轉讓
王明(化名)是北京光華路soho一家餐飲店的老板,他說,停業時間拖得越久,自己手里的現金流就越少,更慘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開業,還要持續的去投錢維護它。
在溝通的過程中,他不斷發出苦笑,說自己頭疼,“我現在一個月至少要賠掉20萬。”
這20萬里,因為王明店面的主要菜品是烤肉,肉可以凍起來,暫時不會有太大的損失,而人員工資和房租是每個月都要發的,“要不要給廚師、服務員繼續開工資?如果不給他們開工資,那么過了這段時間,人家就不再是你的員工。”
王明表示,如果自己手上的現金耗盡了,春天還不到來,那就結業算了,把廚師、服務員都遣散。
復工艱難,干脆不復了
一位老板告訴記者,不復工,只要支付員工的基本工資和房租,但若復工,人員工資成本就不只是基本工資,且食材物料的價格都會上去,假如復工后沒生意,又出狀況,那才是最可怕的。
“員工從各個地區回來后,如果有人從外面有感染回來,那么整個餐廳的人都要隔離,可以說什么生意都不用做了。
而對員工的口罩供應也會成為問題,“一些大的連鎖餐飲都在滿世界找口罩供應商,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小餐飲經營者了,所以一部分老板直接選擇了放棄復工,等待時機。”
據這位老板介紹,目前,很多老板已經在考慮店鋪轉讓了,上海浦東的一家小餐館,老板曾雄心勃勃地說要開多少家店,可現今,正在和房東商量能不能轉讓。
結語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2個月內,餐飲業應該會迎來“倒閉潮”。
其中,直接受疫情影響導致倒閉的可能不多,但受其它壓力,例如資金鏈斷裂、現金流耗盡、市場消費力下降、利潤縮減、員工工資回復正常、甚至租金回調等,都可能導致一些小餐廳關門、大型品牌部分門店倒閉的情況發生。
那么到時候,可能將致使大批的廚師、服務員無工可打,社會失業率大漲。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