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業后,有的餐廳老板為什么不再請廚師?
· 2020-04-22 18:53:00 來源:紅廚網 1711
時間來到4月下旬,餐飲復工復業雖然緩慢推進中,不過依然有許多待業的廚友表示現在不好找工作,還有的廚友說聯系了十幾位以前的同行、廚房老大和餐飲老板,均得不到上班的回復。對此,有廚友喊出:“今年廚師注定難就業”的感嘆。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餐廳老板復業后,不再招廚師呢?
餐廳復業后,
老板變身成廚師
▼
復業將近一個月的的青島張老板,最近依然沒有招廚師的打算。
張老板的餐廳以燒烤為主,因為比較有特色,之前吸引著少食客前來消費。
曾經,每天都有不少顧客來吃燒烤,特別是夏天的晚上,屋內坐不下來,很多顧客拿著小桌小凳擺到外面吃。另外還有炒菜、海鮮類的,還有青菜類、雞鴨肉類等菜肴類別,可以說品種還比較全,顧客來了后,基本都能吃到自己想要吃的菜肴。
以往,餐廳后廚常備3位廚師,還有1位專門負責燒烤的廚工,而前廳也有四位服務員。
不過,疫情來臨,不僅打亂了張老板春季賺一筆的計劃,更讓他在復業后不敢再招廚師和服務員。
這是因為,餐廳雖然復業了,可每天來吃飯的食客屈指可數,一天下來基本上只有一桌客人,最多的時候只有兩桌,每個月賺得的利潤僅僅夠支付一萬多元的房租。
因賺得利潤勉強夠店里的房租錢,所以他也不敢請廚師和服務員,基本自己一個人干。打掃衛生、清洗碗筷,到做完菜端上桌,基本他一個就搞定了。
“現在能把房租費平下來,我就很高興了”。至于,自己的工錢能不能賺回來,現在也不想這個了。
現在每天來的顧客基本都是提前聯系張老板,訂好后,再電話或者微信里要什么菜品,有的顧客自己可以準備。他們準備不了的,張老板就做好準備。
現在菜品相對于之前,也比之前少了一些。現在備用的主要是海鮮和肉類,青菜的話,如果有顧客點了,可以隨時買。因為飯店離菜市場比較近,所以買菜也方便,要什么菜直接就可以去拿。
前幾天中午訂了一桌,一位女顧客提了一些大蝦和筆管,并交給了張老板,然后張老板就把大蝦和筆管清洗后就放到桌臺上,顧客來報后,就可以開始做了。顧客還點了海蠣子,張老板拿出來后,清洗完畢后,就放到大鍋里蒸了起來。顧客還要點一些菜,只能等到來了后,看看菜譜再點。
在客房里,女顧客正忙著擦桌子,并將碗筷、茶杯再清洗一下。這位女士說:“我也是這里的老顧客了,約了幾個朋友,提前與張老板聯系好了來吃飯。現在他店里就他一個人,知道他忙不過來,所以也提前來做一些準備工作。反正都熟悉,自己干點也無所謂。”
“這是沒有辦法,因為請個廚師,一個月七八千,一個服務員三四千,沒有顧客來吃飯的話,現在請不起。”張老板說,現在只能等到疫情徹底結束后,來吃飯的顧客越來越多后,他才能請得起廚師和服務員。
餐廳老板為什么不招廚師?
▼
其實從張老板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出普通餐飲老板為什么不敢招廚師了:
1、客人少,營業額低
國內疫情雖然控制住了,各地政府也通過推出消費券來刺激餐飲業,不過不少居民依然抱著觀望的態度,“報復性消費”并沒有來,“消費降級”反而越來越接近了。
另一方面,在家宅了兩個月,很多人都開始習慣了自己做飯,這也是客流量沒有迅速恢復的重要原因。
有廚友跟紅廚網反饋,現在后廚雖然只有他一個人負責,每天卻還是閑得發慌,餐廳生意無比慘淡。
2、人力成本高
正常情況下,一位廚師的薪資大概在5000元以上,對于普通的餐飲店而言,薪資占據支出較大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何廚師即便能復工,也面臨著被降薪或者輪崗的情況。
“疫情期間,員工共同承擔壓力”,成為廚師們“被自愿”降薪的重要理由,可不得不承認,餐飲店正面臨著巨大壓力是一個無法否認的現實。
3、房租高
自2月份起,媒體報道了許多中國好房東,即便到了3月,由于不少地方仍然沒有恢復堂食,也還是有業主主動免租或者減租。
可時間來到4月,餐飲業基本全面復工了,這種前提下餐飲老板也不好再要求免租、減租。由此帶來的房租壓力,可想而知。
張老板說的那句“現在能把房租費平下來,我就很高興了”,辛酸也現實。
結語
▼
綜上所述,餐廳如果恢復正常的后廚人手配置,一方面要面對慘淡客流,另一方面還要支出廚師薪資和房租,無疑是在虧本經營。因此,他們不再招廚師,而是選擇自己上場,或者干脆關店了事。
即便招人的餐廳,也會采用降薪和輪崗的方式,來降低用人成本,達到為餐廳“減負”的目的。
這也造就了廚師崗位供不應求的局面。
那么,廚師有什么選擇?大概只剩下“待業”、“轉行”和“被降薪”三種選擇,無論哪種選擇,恐怕都讓大家無比失落。
上哪里找工作?即便是從業20年的廚師長,現在也想問一句:“現在誰介紹給我呀,做廚師的太難了!”
“今年廚師注定難就業”,目前看來,確實如此。
注: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