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上市元年,“奈雪”們距離“星巴克”還有多遠?
孫煜、劉美琳 · 2021-11-03 10:27: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5227
6月30日,奈雪的茶(2150.HK)正式登陸港交所。新式茶飲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股”。
回顧2021年,奈雪的茶并不是唯一和IPO產生聯系的新茶飲巨頭。緊隨奈雪,另一家茶飲巨頭蜜雪冰城已在9月底啟動A股上市輔導。喜茶、茶百道等頭部品牌,也先后傳出上市傳聞。
在展望新茶飲的未來前景時,不少機構都指出,這是一個未來可期、規模千億以上的高成長性賽道。有觀點甚至認為,奈雪的茶和喜茶等前排玩家,有機會成為比肩星巴克的行業巨頭。
在巨頭上市元年,“奈雪”們距離新茶飲“星巴克”還有多遠?
新茶飲排隊上市
2021年6月,對于新茶飲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月份。
當月30日,奈雪的茶(2150.HK)登陸港交所,幾經努力終成“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IPO定價為19.80港元/股,市值達34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3億元。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同月24日,據媒體報道,奈雪的最大競爭對手,另一新式茶飲巨頭喜茶也將敲定新一輪融資,融后估值將達600億元。據接近喜茶的投資人透露,本次融資的份額爭搶十分激烈,最終結果是“新股東一個也沒能擠進來”,新一輪投資方均為老股東。
喜茶新一輪融資中投資方對份額的激烈競爭,堪稱近年來資本“搶灘”新茶飲賽道的縮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新茶飲行業自2019年后頻繁發生融資事件。
《2020消費領域投融資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新茶飲品牌融資超過18起,總融資金額高達17.43億元;2021上半年,新茶飲品牌共發生融資事件15起,披露金額超50億元,融資事件和披露金額均高于去年同期。
融資事件頻發,和新茶飲賽道擴容息息相關。華創證券指出,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意愿提升,以及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現制茶飲市場升級換代。
“新式茶飲憑借新鮮優質的配料,年輕時尚的社交空間,輕松愉悅的茶飲體驗,受到消費者認可,成為新的消費潮流和現制茶飲賽道中增長最快的品類。”華創證券稱。
密集的投資活動中,有資本方左右出手。例如,正在備戰IPO的蜜雪冰城,其首輪投資方高瓴資本和龍珠資本,都是喜茶此前數輪融資的重要投資人。
在奈雪的茶6月先行一步后,蜜雪冰城似乎有望成為“奶茶第二股”。
10月1日,據河南證監局披露,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廣發證券對其進行輔導。
此前在今年1月,蜜雪冰城剛剛完成由美團龍珠和高瓴領投,CPE源峰等機構跟投的超20億首輪融資。據悉,蜜雪冰城的投后估值已達200億元。
實際上,在2020年年底,已有不少投資人預言,新茶飲上市潮即將到來。在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身后,還有多家新茶飲巨頭被傳有“上市計劃”。
據彭博報道稱,新茶飲行業潛在的擬上市公司名單包括喜茶、茶百道、樂樂茶等品牌。彭博稱,喜茶考慮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公司考慮聘請瑞銀安排其香港的IPO。
“此次IPO將至少募集5億美元。整個計劃仍處于初步階段,包括IPO規模、上市時間在內的細節仍然可能發生變化,除瑞銀外,其他銀行也可能加入其中。”彭博稱。
不確定的盈利能力
對新茶飲巨頭以及背后的投資人來說,完成IPO實現上市,幾乎是雙方在融資路上共同的“終極目標”。
和一級市場的受到熱烈“追捧”不同,新式茶飲巨頭在二級市場卻遭遇了“滑鐵盧”——“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僅僅一個月,股價即遭遇“腰斬”,市值縮水一半。
今年6月,作為當時港股的明星“新股”,在IPO敲鐘前,頂著“奶茶第一股”頭銜的奈雪吸引了大量的市場資金。據當時公告,奈雪的茶于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共錄得64.2萬人認購,超額認購431.03倍,國際發售部分超額認購17.18倍。
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陸港股,發行價為 19.80港元/股。和認購時的火熱相比,奈雪開盤遇冷,早盤迅速破發,首日收盤跌幅達13.54%,最終收報17.12港元/股。
在之后的一個月里,奈雪的茶股價一路下探,最大跌幅達53.79%。為何資金紛紛“用腳投票”?市場對奈雪最大的擔憂在于其盈利能力。
浦銀國際即指出,奈雪過去三年持續處于虧損狀態,且隨著店鋪數的不斷提升,公司單店平均銷售額持續下降。
“公司期望通過奈雪PRO店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然而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三年加速拓店將繼續稀釋單店銷售額,持續擠壓單店平均利潤率水平。”浦銀國際稱。
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的業績表現有所提振,營收同比增長80.2%達21.2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也同比轉盈,達4820萬元。在半年報發布后,奈雪的股價一度自底部反彈超30%。出具點評的機構們也紛紛表示,奈雪“盈利能力提升”。
然而好景不長,10月29日盤后,奈雪的茶發布公告,披露第三季度運營情況及盈利預警。奈雪的茶方面預計,集團2021年全年錄得收入較2020年的增長幅度將低于預期,預計2021年全年集團將錄得經調整凈虧損。
半年盈利全年虧,奈雪“過山車”般的業績,正是行業盈利能力脆弱的縮影。事實上,所有新茶飲賽道的巨頭們都要面對一個共同問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如何建立較高的競爭壁壘,如何跑出具備長邏輯的盈利模式?在挖好“護城河”之前,“奈雪”們脆弱的盈利能力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
目前,現制茶飲行業的技術門檻依然較低。各個品牌間很容易互相復制打法、仿制產品和運營策略。對于這一點,奈雪在招股書中也予以承認:“我們在競爭激烈且發展迅速的中國市場中經營業務并面臨激烈的競爭。我們的產品并非專有產品,且我們無法阻止競爭對手復制我們的產品配方。”
浦銀國際指出,產品技術壁壘低、行業準入門檻低、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低、中高端區隔不明顯等特點造成現制茶飲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我們認為高端現制茶飲玩家將受到來自現有玩家、新進入者及替代品多方的競爭壓力,且面對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不足。”浦銀國際稱。
另一方面,從短期來看,零星復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會對包括奈雪在內的新茶飲玩家造成不小影響。
據中信證券預計,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經調凈利率出現下滑,一個主要原因即是,相對成熟的盈利貢獻市場廣深地區在6月旺季發生散點疫情,預估收入影響約5000萬元內。
在10月29日的盈利預警公告中,奈雪也表示,第三季度國內疫情的“持續性反復爆發”“部分城市防疫措施收緊”以及“消費者對出行的謹慎態度”,都導致部分區域門店“表現有所下滑”。如果秋冬季疫情出現反復,或將對財務表現“帶來進一步影響”。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除了相對不確定的盈利能力,新式茶飲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食品安全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奈雪的茶、喜茶等新茶飲巨頭,已多次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8月29日,上海陳女士因喜茶門店店員操作失誤,在未知的情況下喝下展示柜上的仿真樣品。9月3日晚,喜茶官方微博表示道歉,并在全國門店下架同款陳列道具。
8月2日晚,新華社報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悅城店、長安商場店等多家門店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等問題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10月12日,奈雪的茶再曝食品安全丑聞。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因抽樣茶飲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上海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東長治路店近日被罰款5000元。
同樣在10月份,被傳出或將于明年赴港上市的網紅品牌茶百道也被曝使用過期原材料。這是茶百道今年第三次查出食品安全問題,幾乎已邁出“食安大過天”的餐飲界紅線。
正在沖刺IPO的蜜雪冰城,今年也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丑聞中。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5月、8月和9月,蜜雪冰城都因食品安全問題被官方點名,食安問題門店遍及北京、河南、陜西、江西等多地加盟商。
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長洪濤看來,新式茶飲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低利潤擴張以及加速開店。新式茶飲的加盟費用,會讓加盟商從產品成本上“薅羊毛”“擠牛奶”。
“一些新式茶飲定價偏低,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導致對員工以及門店的管理存在漏洞。而有的品牌謀求上市壓力較大,加速開店也讓門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低利潤擴張和加速開店是部分網紅茶飲店遍地開花的主要原因。”洪濤稱。
正如洪濤所言,新茶飲行業屢屢爆出的食安問題,與各大品牌快速擴張的步伐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對于那些采取加盟非直營模式的品牌來說,其在垂直管理上具有天然劣勢,經營“不受控”既是痛點、也是難點。
青桐資本投資總監李毓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即表示,對門店和加盟商的把控能力是新茶飲品牌管理的重要一環。
“中端茶飲品牌大多采用加盟模式,對加盟商的培訓,包括新產品培訓、SOP標準化制作流程最終會決定門店經營效率。尤其在縣域領域等下沉市場,外賣對于銷量提升的貢獻有限。線下門店能否實現規模化拓展對于創收而言更為重要。”李毓稱。
事實上,食品安全問題不止牽涉到單個門店,品牌背后的供應鏈同樣與之關聯。新式茶飲制作需要大量的鮮奶和新鮮水果,一旦供應鏈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門店終端就極易受到牽連,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李毓向記者表示,目前供應鏈能力已成為茶飲品牌競爭的決勝因素。李毓認為,保證供應鏈能力需要企業建立數字化庫存管理系統,并且提升在原材料采購和倉儲物流環節的掌控能力和運行效率。
以蜜雪冰城為例,在倉儲物流環節,蜜雪冰城在鄭州自建中心倉儲,并在東南西北四個地方布局供應倉,形成了“1+4”的網絡格局,保證了鮮果類保質期短的產品可直接交付門店。李毓建議,品牌后期可考慮建立中央廚房輻射全國,提升備貨效率。
過往經驗顯示,巨頭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客流和營收等業績數據,同時也會影響到二級市場股價乃至標的評級。
2021年8月2日晚,新華社報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悅城店、長安商場店等多家門店存在食品加工衛生環境臟亂、食品原材料變質、篡改標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次日,奈雪的茶大跌10.83%。
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理念日益流行并成為共識的當下,對于志在上市和已經上市的新茶飲巨頭們來說,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公司肩負的“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要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大。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