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搶到788元套餐卻不能用?餐飲商家:設置失誤,兌現要虧40萬!
紅餐編輯部 · 2023-09-18 17:57:21 來源:紅餐網 3754
紅餐網消息,據廣東臺今日關注9月15日新聞報道,近日,一佛山顧客反映,自己在某平臺上1元秒殺到788元6人料理套餐,到店線下消費時卻遭到店家拒絕,甚至被驅趕出門店。
“店員說套餐是虧本的,沒辦法核銷,讓我們走。”當事人陳先生激動的表示。同時,他向記者展示了訂單詳細信息,除劃定了“有效期至9月24日”以外,訂單并未限制其他內容。
△圖片來源:截圖自廣東臺今日關注
陳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據他所言,少部分消費者在當天較早時成功使用到了該券碼,也有人說雖然使用不了1塊錢的券,但可以給一個268元的雙人套餐,或每張券賠99元。
對此,涉事門店表示,公司于9月9日直播,原定將1488元的套餐以788元的促銷價格上架。但由于平臺系統問題,誤將價格設置為1元購買。“等我們發現已經太晚了,20分鐘500份就已經搶完了。”
△圖片來源:截圖自廣東臺今日關注
紅餐網計算到,如果將500份套餐全部核銷,此次商家將虧損近40萬元。因無力承擔此次損失,該門店直接告知所有顧客,無法核銷平臺的券碼,并將餐廳下架;同時聯系平臺表示,無法履約并要求砍單。
經平臺核實,此次行為系商家自行設置價格失誤。最終,商家聯系平臺,表示無法履約并要求砍單。針對商家不履約、不接待的行為,平臺對其扣經營分3分,并予以警告。平臺表示,商家自行在后臺將門店設置為永久停業,但賬號并未注銷,雙方協議仍然生效。考慮到用戶體驗,平臺未作強制砍單,積極處理客訴,并先行向消費者給予一點補償。
9月18日,紅餐網在某平臺上搜索該餐廳時,發現其將“秒殺”產品下架,同時在評價區中,被有不少疑似搶到秒殺劵的消費者給出差評。
△圖片來源:截圖自廣東臺今日關注
有律師表示,根據《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商家在平臺上上架的商品,消費者進行付款下單后就構成了合同,雙方應該自覺履行。
此事一出,很快在網上引發眾多網友討論。有的表示能理解,“40萬損失一定要門店承擔是不是太過分太貪婪了?1塊錢就想吃800塊錢的大餐,是不是太過分了?”
△圖片來源:截圖自新浪微博
但大部分網友卻質疑,認為這只是該商家的引流營銷手段:“低價宣傳勾引顧客上門,這是商家的套路”“問就是失誤,以后大家競相效仿,引一波流,然后告訴你標錯了不能兌換,血賺”“他們的失誤為什么消費者買單”……
無論是真失誤還是想引流,餐飲商家無非都是希望,能有更多消費者能到店消費。
實際上,低價引流做法,已漸漸成為餐飲行業的“常用營銷手段”。
8月,紅餐網報道了一則“39.9元5葷5素!火鍋店搞低價引流,不到一個月就倒閉了”新聞。
據悉,重慶一火鍋店派發“低價券”為門店引流,結果不僅一分錢沒賺到,還一直在倒貼錢,已經無力承擔損失,不得向工商局申請注銷營業執照。但即便是“關門大吉”,該火鍋店仍和360名消費者達成調解協議,退還消費券金額5萬余元。
受市場流量和需求雙雙下降的影響,餐飲業陷入一場極其少見的“低價漩渦”,用低價吸引客流已然成為常態,大批餐飲店紛紛投身“價格戰”,流血換流量。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大部分低價促銷、低價團購活動,無非就是餐廳缺乏客流,或者客流出現下滑的情況下,為了獲客而采取的措施。但無底線的低價引流,只會讓餐廳走上不歸路!
一來,低價確實能為餐廳迅速引流,但卻帶不來忠誠度。對于消費者而言,哪家便宜就買哪家,毫無忠誠度可言,餐飲商家雖能在短期內能獲得一定的流量,卻難以形成復購率,最后落得個“人財兩空”;二來,一旦像上述案例一樣,打著“低價”旗號,卻無法向消費者兌現承諾,容易被消費者扣上“玩不起”的帽子,長期下去也會損害品牌形象和口碑。
無底線的低價引流并不是可持續的發展手段。餐飲行業想要健康持續的發展,如果不擺脫“低價引流的死循環”,只會越來越難。而餐飲商家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更要警惕流量為“亡”。
(作者:紅餐網麥泳宜;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