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顧客用團購劵?新疆一火鍋店遭索賠13萬元!
紅餐編輯部 · 2023-11-17 17:29:54 來源:紅餐網 3928
因不讓顧客使用團購劵消費,新疆一火鍋店遭索賠13萬余元。
紅餐網消息,據“新疆法制報”報道,近日,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人民法院辦理了一起民事糾紛案。
今年2月,烏魯木齊一火鍋店與某平臺運營公司與簽署代運營合同約定:運營公司向火鍋店提供代運營及推廣宣傳服務,服務期限三個月,服務費為每家店鋪4.5萬元。
之后,運營公司在某平臺上銷售該火鍋店的優惠券。合同規定,消費者購買優惠券并到店核銷后,運營公司可以獲得線上銷售金額1.5%的傭金。優惠券上架僅一個月,就售出145萬余元。
然而,過程中,運營公司發現后臺不斷發出“不接待客戶”“不支持核銷”“引導用戶退款并脫離某平臺交易”等違規處置警告提示,且一個月內,火鍋店實際核銷僅有40萬余元。運營公司將預警信息反饋給火鍋店,但商家并未進行整改。
合同履行一個月后,火鍋店向平臺申請取消合作,申請理由是“商家自營”,不需要服務商推廣。
運營公司認為,火鍋店違反合同約定,拒絕消費者核銷在平臺購買的團購券,并要求消費者退款后使用微信、現金等方式消費,以規避向運營公司支付傭金分成,其行為嚴重違反誠信原則及商業信譽,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而后,運營公司遂將火鍋店起訴至法院,要求該火鍋店支付服務費、傭金、違約金等共計35萬余元。
經法院審理,火鍋店的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應當承擔公司的各項損失。最終,在承辦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火鍋店賠償運營公司各項損失共計13萬余元。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當前行業極度內卷之下,“團購優惠套餐”已漸漸成為餐飲行業的“常用營銷手段”。
在今年9月,紅餐網就曾報道過,佛山一家韓國料理門店原定將“1488元的套餐”,以788元的促銷價格上架。但由于平臺系統問題,誤將價格設置為1元購買,且20分鐘就銷售了500份。
彼時紅餐網計算到,如果將500份套餐全部核銷,商家將虧損近40萬元。因無力承擔此次損失,該門店直接告知所有顧客,無法核銷平臺的券碼,并將餐廳下架;同時聯系平臺表示,無法履約并要求砍單。
該商家的行為引起消費者不滿,喊話商家,“玩不起,遲早倒閉”等,導致品牌聲譽盡失,再也難以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就此事而言,無論是真失誤還是想引流,餐飲商家無非都是希望,能有更多消費者能到店消費。
然而,部分餐飲商家為了更快獲取客流量,或是打開品牌知名度,不惜推出一系列低價團購套餐。但無底線的低價引流,只會讓餐廳走上不歸路。
8月,紅餐網曾報道過,重慶一家火鍋店派發“低價券”為門店引流,結果活動搞了不到一個月,老板就直接將門店關門停業了,還向市場監管局申請注銷工商營業執照,原因是火鍋店不僅一分錢沒賺到,還一直在倒貼錢,已經無力承擔損失。
事實上,這樣的類似案例每天都在餐飲行業上演。9塊9一條的烤魚、59元10道菜、2元的咖啡、4元的奶茶……大量“低價團購套餐”正在餐飲行業盛行。而深陷“低價團購”游戲中的餐飲商家更是陷入進退兩難的狀態。
在紅餐網看來,市場競爭雖激烈,但一味靠“低價”吸引客流顯然不現實。
從餐廳的角度來看,一家餐飲店的價值往往在于飽腹、美味、社交等,然而“低價”卻只傳遞給消費一個價值——便宜。便宜確實能為餐廳迅速引流,但卻帶不來忠誠度。對于消費者而言,哪家便宜就買哪家,毫無忠誠度可言,餐飲商家雖能在短期內能獲得一定的流量,卻難以形成復購率,最后落得個“人財兩空”。
團購,只能成為餐飲商家的“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餐飲商家可以作為營銷手段之一,但切勿過度依賴。同時,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靠著“口味”真實力留住消費者,而非單純低價,如此才是長久之計。
作者:紅餐網麥泳宜;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