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近2萬,沖上熱搜的“上門做飯”,是一門好生意嗎?
紅餐編輯部 · 2025-05-13 17:43:57 來源:紅餐網 1221
上門做飯,一單收費88元,月入近兩萬......
近日,一則“杭州女子上門做飯”的視頻在社交平臺走紅,沖上微博熱搜。據該女子自述,自己上門為不同家庭做飯,三菜一湯收費88元左右,每天平均能接6單,一個月收入近2萬。
由此,也引發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表示“上門做飯”的性價比更高,看好這一業態的市場前景;但也有人認為這就是鼓吹別人入行,加入團隊,最終目的是收割。 ?
截至目前,微博話題#女子上門做飯每天6單月薪近2萬#的閱讀量已接近3000萬。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01、女子上門做飯,月薪近2萬
紅餐網了解到,當事人潘女士每次上門做飯會按照菜品數量進行收費,例如兩菜一湯收費68元,三菜一湯收費88元,四菜一湯則為108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收費僅為服務費,菜品需要顧客自備,或由潘女士代為購買。如果是代買,還要根據商品數量加收一定的代買費用(10~30元)。
另外,潘女士表示,一次做飯時間為2小時,如果超時則將收取50元/小時。顧客還需支付她的來回公交費用(10元以內)。她在離開時會將廚房灶臺收拾干凈。
在經視直播的采訪中,潘女士也直言,自己每周只休息半天,目前有五名固定客戶,通勤間隔平均僅半小時。“剛開始有單就接,一天能接三單,但通勤時間長。后來客源多了,可以優先選擇就近客戶,目前固定客戶有五家,一周我只休息半天,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節奏,并不感覺累。”針對網友對其月入2萬的質疑,潘女士解釋,收入不僅來自88元三菜一湯的基礎單,還包括四五百元的聚會單和公司團建單。并聲稱目前需求較多,個人精力有限,因此也組建了團隊,已有五六位女性,希望后期能有更多女廚師加入。
02、上門做飯,如何接單?如何賺錢?
實際上,“上門做飯”并非新事物。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顯示,早在2014年前后,就曾有一批以“住家廚師”為賣點的O2O平臺嶄露頭角,例如“愛大廚”“好廚師”“回家吃飯”等APP,曾一度獲得資本追捧。但隨著外賣平臺的崛起和自身商業模式的難以為繼,這類平臺最終多數無疾而終。
而最近幾年,因消費者對健康用餐、家庭社交回歸的需求愈加旺盛,故而讓“上門做飯”這一業態再度翻紅。
首先,是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不少消費者表示不放心外賣、餐館油品,寧愿在家開火。“請廚師上門,吃得更安心”成為不少家庭選擇上門私廚的理由之一。
其次,家宴、節慶、探親等家庭場景中,“不想做飯又不想外出”的人群也會青睞上門做飯的服務。“長輩生日我請了個廚師來家里做八菜一湯,既省事又有面子”,在小紅書上,類似筆記不在少數。
另外,與原來O2O家政平臺主導的“上門做飯”形式不同,如今的“上門做飯”服務已經越來越多樣。
一是機構化服務。部分連鎖餐飲品牌、社區服務中心,推出附加服務,由有健康證、廚藝基礎的員工提供上門定制服務。這類服務價格較高,流程更為標準化,適合高端或商務場景。
二是平臺撮合型。用戶可在家政平臺(如天鵝到家、阿姨幫等)、兼職平臺、甚至閑魚等渠道發布/接單,由具備廚藝基礎的個體提供服務。
三是社交媒體型。不少“私廚”會在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包含上門服務的信息動態,來獲得潛在顧客的關注和咨詢,然后雙方再進行私下溝通確認服務細節。部分從業者甚至會自建菜單、套餐、定價體系,形成了“廚師個人IP”。如上文提到的潘女士,便是在小紅書接單,并且推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定價體系。
總體來看,“上門做飯”更像是按次付費的體驗式服務,難以穩定獲客。畢竟很多消費者目前還不了解“上門做飯”這項服務,更不可能會主動通過搜索平臺信息來獲取服務。即便有些人知道“上門做飯”的服務,但他們往往也是出于宴請或者聚會時才會考慮,需求不多,上門做飯從業者的收入也不穩定。
03、還有隱憂!“上門做飯”恐難成氣候
不容忽視的是,“上門做飯”這一業態目前還面臨一些潛在的風險和隱患。例如,從業人員是否需要健康證、是否納入靈活就業范疇、服務過程中若發生糾紛該由誰負責、是否存在非法餐飲經營等問題,都亟待明確。
紅餐網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上門做飯”相關條目,發現共出現667條投訴案例。其中,包含消費者下單后卻無廚師上門;對做飯阿姨的飯菜質量不滿意;家政公司安排無體檢報告的人員上門做飯等典型投訴。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官網截圖
實際中也能看到,很多上門做飯的從業人員未經專業培訓,不具備相關資質,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難以保證,這可能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體驗感,并對“上門做飯”這種業態的印象大打折扣。
就目前來看,上門做飯恐怕還難成氣候。
(本文作者:紅餐網黎麗媛;編輯:景雪)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