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茶”,如何成為今年餐飲破局的關鍵密碼?
紅餐編輯部 · 2025-07-08 09:12:56 來源:紅餐網 1392
超200家頭部餐企紛紛押注一杯茶。
餐飲頭部品牌們正悄悄押注一個新戰場:一杯佐餐茶。
從解膩到增值,再到場景延伸,看似不起眼的茶水,正成為撬動差異化競爭和增量營收的密碼。
而深耕餐飲酒店用茶賽道的燕語茶業,憑借其覆蓋全產業鏈的定制化服務能力,悄然成為眾多餐企“餐+茶”升級背后的關鍵推手。
內卷之下,“餐+茶”成破局新可能
如今,餐茶不再只是解渴的配角,而是提升體驗、創造價值的關鍵變量。價格戰、同質化讓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使得越來越多的餐企將目光投向餐桌上的那杯茶。
部分頭部品牌與專業的茶葉類產品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的實踐,“一杯茶”正在演變出多元的破局路徑。一杯適配餐飲的茶,能有效提升菜品體驗、延伸消費場景、強化品牌記憶。
成立于2012年燕語茶業,背靠業內領先的多元化企業食尚國味集團,坐擁萬畝茶山,以全品類茶葉產品及全產業鏈自營的優勢賦能餐企。
以“最懂餐飲的茶葉服務商”定位,燕語茶業持續為餐企提供從策略到運營的全方位支持。
龍頭連鎖西貝與燕語茶業合作,瞄準了家庭客群大口吃肉的場景,通過定制的佐餐陳皮白茶,升級家庭客群的用餐體驗。溫潤的陳皮香氣與茶香交織,中和了西北菜的濃郁口味,也契合了當代消費者的健康用餐需求。
△西貝x燕語茶業 佐餐陳皮白茶
對茶葉品質嚴格要求的粵菜名企陶陶居與燕語茶業合作已十年,早已將“茶”深度融入品牌基因。
當食客踏入餐廳時,陶陶居的迎賓茶傳遞廣府溫度,落座后的工夫茶暈染粵菜本味,離店時的零售茶禮延續文化體驗,這一整套茶水服務助力品牌形成了從消費體驗到品牌傳播的完整閉環。
△陶陶居x燕語茶業 大堂茶車茗茶服務
湘菜連鎖品牌費大廚辣椒炒肉的招牌菜主打“鮮、香、辣”,而其佐餐爆品“大王檸檬茶”,采用燕語茶業的冰鎮蜜香烏龍為基底,冰爽與茶果香瞬間化解辛辣,就成為費大廚餐桌上用來佐餐解膩的絕配。
△費大廚x燕語茶業 大王檸檬茶
而對于太二酸菜魚,燕語定制的“九制陳皮洛神花茶”深度參與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外賣隨餐附贈還原堂食儀式感,線上商城零售延伸消費場景,這套“組合拳”既能強化品牌記憶點,更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太二酸菜魚x燕語茶業 定制九制陳皮洛神花茶
而京味餐飲代表品牌小吊梨湯,通過燕語茶業定制的“小吊梨湯風味養生茶”零售禮盒,成功讓顧客將堂食體驗“打包”回家,成為品牌的流動“廣告牌”。
△小吊梨湯x燕語茶業 風味養生茶零售禮盒
“餐+茶”密碼:不止產品,更在系統性方案
一杯茶貫穿顧客從入座到離店的全旅程。
這種全域滲透的茶體驗,正被燕語茶業轉化為餐企降本增效的系統化引擎。
深耕行業27年的燕語團隊深諳餐飲運營痛點,專業為餐企客戶提供可快速落地的一站式用茶方案:從菜系適配、產品研發到零售轉化,均由專業團隊全程護航,大幅降低餐企試錯成本。
而為餐企定制研發外賣茶、養生茶也是燕語茶業發力的方向。通過定制袋泡茶與餐品組合,燕語為客戶提升了外賣客單價與復購率;而開發定制養生茶,更引領了健康飲食潮流風尚。
覆蓋餐前-餐中-餐后-零售的全鏈路設計,讓茶水從一項成本開支,躍升為餐飲品牌的增收點之一。
燕語同時還有針對性地靈活設計產品形態,以適應多元消費場景。
針對“蒙自源米線大王”等快餐、簡餐類高效便捷場景,燕語茶業優先采用杯泡小克重袋泡茶,支撐其“1元自助喝茶,茉莉花、玫瑰花茶、羅漢果菊花三選一”的運營需求。
主打養生雞湯飯的“王春春雞湯飯”,燕語為其定制桶裝紅棗茶,紅棗的天然滋補屬性強化了王春春“健康輕養生”的定位,桶裝茶則確保低成本高效供應。
年輕化的新式餐飲場景著力發展新式調飲產品線,包括冷泡茶、茶咖、氣泡茶、茶酒等。這類產品具備高顏值和社交屬性,能夠有效吸引年輕客群并拓展營收渠道。
餐飲行業正在進入連鎖化加速階段。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4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從13%增長到23%。且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頭部企業擴張速度將明顯加快。
作為餐飲服務增值的關鍵環節,茶飲體驗成為品牌供應鏈競爭的重要戰場。怎樣為快速擴張的門店制定一個鏈路完整、體驗新穎的茶飲服務方案,成為擺在各家連鎖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能在“餐+茶”賽道成為眾多知名品牌的選擇,燕語茶業的護城河正以獨特的綜合服務模式加速破圈。
服務200+頭部餐企、5000+門店,這家餐茶龍頭如何賦能餐企?
燕語茶業最值得稱道的能力在于深度定制,讓茶成為品牌基因。
這一模式的核心不止于供貨,而是“品牌專屬定制”。燕語通過深入理解合作品牌的定位、客群與菜品精髓,為他們量身打造契合品牌氣質的茶飲方案,如費大廚的解辣冰茶、西貝的養生白茶等,讓茶真正融入品牌故事,成為差異化標識。
尤其針對高端餐飲客群,燕語茶業充分發揮茶葉的品類優勢,與客戶會員體系深度綁定,圍繞其開發定制化茶禮,作為“儲值積分兌換禮品”“喜宴專屬茶品”等,增強用戶粘性并傳遞品牌理念。
針對中小餐企痛點,燕語茶業采用低成本、低門檻、易操作、高效益的運作模式,為客戶提供低成本、低起訂量、低沖泡要求的靈活合作方案,同時注入高研發、高營銷策劃、高效益產出的整體支持。這一“三高三低”的定制化方案,大幅降低了餐企試水“餐+茶”的門檻和風險。
全產業鏈護航的品質與穩定,則是燕語茶業立足行業十三年、服務超200家龍頭餐企5000多家餐飲門店的根基。
據了解,燕語茶業擁有自有茶山基地,構建了從種植、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這不僅確保了源頭品質可控、供應穩定,也使其能快速響應需求,提供從產品到人員培訓、運營支持的一站式服務,成為品質酒店和連鎖餐飲的“壓艙石”。
如今,“餐+茶”配置已經從餐桌上的點綴變為剛需,其背后高效、精準、靈活的供應鏈支撐變得尤為關鍵。
燕語茶業的實踐證明,一杯茶的真正價值,源于對餐飲行業的深刻洞察、對品牌基因的精準把握、對菜系特性的科學適配、對消費場景的系統解構,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敏捷響應。
在連鎖化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能否借助“餐+茶”挖掘新增長,或許正取決于餐企能否找到像燕語這樣,既懂龍頭之道、又有服務中小餐企之心的“泡茶人”。
這杯中國茶,正泡出餐飲破局的新滋味。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何沛凌;編輯:韓思青;注:本文配圖來源于燕語茶業,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