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消費真的降級了嗎?別傻了!
陳漠 · 2018-09-18 22:10:24 來源:紅餐 6810
不少餐飲老板一直被“四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點此閱讀),最近聽說消費降級是新趨勢,吃榨菜泡面喝老白干的人多了,心想終于可以把餐廳出品品質降一降,這樣成本壓力也就沒那么大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很傻很天真”。為什么這么說?請看文章。
近年來經濟下行的壓力,終于在今年切實地壓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未知帶來的恐慌,讓“消費降級”的言論甚囂塵上。?
而其論據之一,來自方便面、榨菜、低檔白酒上市公司的財報,來自人們認知中這些“平民消費品”“廉價飲食”銷售額、利潤的雙雙大幅上升。于是,在這樣數據的“支撐”下,中國人“都過上了方便面配咸菜就白酒的苦日子”。
1?消費真的降級了嗎?
這些“廉價飲食”的利潤上漲,真的說明消費降級了嗎?餐飲從業者都要去經營單價更低的產品了嗎??
“消費降級”剛出來之時,就有專家在對比涪陵榨菜、老白干酒、克明面業(五谷道場的公司)財報后,得出下圖。?
▲?三家企業近年財報一覽(單位:千元)
也就是說,這些“廉價飲食”的“崛起”并不起于2018年,而是在2015年下半年。?
同時,圖中2018年營業額的二次上揚,則源于以下因素帶來的銷售、利潤增高,而非原有單品單量的提升:
(1)提價(涪陵榨菜);
(2)收購(老白干酒和克明面業均有收購動作);
(3)消費群體改變(早年涪陵榨菜口味非常重,適合下飯,但現在涪陵榨菜口感變淡,甚至被一些飯店當做小菜和涼菜,面向的主要消費群體不再是農民工,而是家庭和餐飲領域);
(4)擴充產品線(很多方便面企業為拉升利潤,不斷豐富產品線,克明面業銷售額增加較大的是濕面,康師傅等知名企業增幅較大的,也是花樣繁多的高端面)。
2?該如何定義“消費降級”
當然,你可以說上市公司離我們太遠,而身邊的消費者們都確實地攥緊了手中的毛爺爺。但或許,“錢越來越難賺了,消費者越來越難被忽悠了”才是上述結論的潛臺詞。?
如果這樣定義下的“消費降級"成立,前提則是將其對立的"消費升級"簡單定義為買更貴的的產品。
而在此前消費升級過程中,與大路貨滯銷相對應的,還有奢侈品的全線潰敗。據貝恩咨詢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量下降了2%,多家門店虧損關閉。?
所以,錢難賺,不等于消費者不花錢,也可能是他們學會了更謹慎、更聰明地花錢。對餐飲而言,更是如此。
3?謹慎可以,但別輕信 ?
餐飲人其實早就接受、適應了高端餐飲下滑的事實,彼時,“消費升級”還處于上升期。?
但正是這段時間,給了中端餐飲發揮的空間,各種新思維的餐飲品牌開始崛起。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樂凱撒,甚至美團、餓了么,都是在這個時間內,讓我們看到了餐飲更多的可能性。它們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但都共同推進了整個餐飲業的升級,從菜品、銷售,到營銷,再到支付方式,一切都已然不同。?
高端菜品并沒有因為高端餐企的中落就此消失,而是通過中央廚房、物流升級、營銷走量攤平成本,達到價格親民后,在中端餐廳依然存活。?
比如大董的烤鴨店,菜品比較高端,價格雖然不能說很便宜,但相比加上眾多附加值的大酒樓,已經算良心。再如廣州的1218燒烤店,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大排檔,主廚是原五星酒店行政總廚,原料、燒制手法不打折扣,雖然均價超過同街的大排檔,但比起酒店的價格,絕對已是厚道,來者絡繹不絕。?
同樣的東西,價格沒有以前貴,比以前擁有更多受眾,就是“消費降級”?我們更愿意將其稱為“會花錢”。
對大眾餐飲來說,特別是針對上班族的餐企,對價格的敏感度與生俱來。?
午休時間寶貴、帶飯麻煩,隨便吃點基本是每個上班族對午餐甚至晚餐的要求,而且幾乎不分層級。員工吃外賣,老板還會讓員工順手幫自己點一份,除了必要的商務宴請,這時的老板員工都統稱為“上班族”。?
這時,只要餐品不是特別難吃,便捷度和價格就成為了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如果便捷度差不多,兩三元的差別就能讓消費者轉投別人的懷抱。這樣的消費確實“等級”不高,但這樣的消費已存在多年,和“消費降級”有著明顯的時間差,主打這樣受眾的餐企也遍及全國。?
很難說這樣的現象是消費降級,只是經濟下行,無形中放大了很多本就存在的經濟現象。謹慎是必須的,無腦地輕信卻沒有必要。?
4?餐飲需比以前更重品質 ?
事實上,隨著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消費者不僅要求吃得不錯,還得好看。不少針對上班族的外賣,除了口味,更在乎賣相,餐盒、餐具,而且這樣的外賣正越來越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很多隨意包裝的小店。?
消費者對“質”的要求并沒有下降,而是依然在上升。?
高端餐飲的品質無須贅述,它依然會有自己的市場,只是因為高端市場的產品溢價高,性價比低,受眾中個人比例會再減少,商務宴請比例升高,筆單價可能有所下降。?
中端市場由于有了這幾年的探索,以及被高端市場容量擠出的餐企、廚師分流到中端市場,質量在不斷提高。吃得和高端餐飲差不離,裝修、服務等附加值也不算太寒磣,還更具有個性化,高端個人消費者會更多地向中端市場轉移。?
至于大眾市場,如前文所述,不想多花錢并不等于降低要求,就算大家都是做大眾餐飲、工作餐,但價格差不多、品質更好的依然會脫穎而出。?
餐飲老板們,特別是小店老板,你可以把消費能力弱一點的消費者當做自己的目標客戶,但千萬別降低自己的出品品質。 ?大家不舍得花錢了,反而會更注重消費的性價比。當年的實體小企不就是這么被馬爸爸打趴下的嗎?能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提高品質才是從消費者們緊攥著的手中摳出毛爺爺的正道。
結 語 ?
姑且不論總體市場環境如何,在餐飲業中,“消費降級”從其論據到發展沿革,大概率是個偽命題,餐飲老板們千萬別因此對“質”降級。消費者會因為不愿多花錢、花冤枉錢而更注重性價比,餐企的競爭也終將回歸到產品的比拼 。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