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劍平:廚師界里的“學霸”
趙正玲 · 2019-05-19 21:33:00 來源:紅廚網 6057
《紅廚紅菜》
專訪全國具有高超廚藝的大廚
旨在把那些嚴謹認真的大廚推出去
讓更多的人群看到他們的存在
麻劍平屬虎,自認為性格強勢,別人都說他在廚房的細心細致與龐大的體型不成正比。
從廚28年,他對烹飪的熱愛始終如一,他說,這也算得上匠人精神了吧。
如今四十有五,“烹飪有時候很枯燥的,再讓我像年輕時那樣百分百地激情四射,那得夠嗆”。
為了對抗這種“枯燥”,他一有空就會去旅行。
《紅廚紅菜》第160期
麻劍平
北京北辰洲際酒店中餐行政廚師長
國家級職業比賽高級裁判員
國家級職業能力鑒定高級考評員
豐臺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烹飪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
中國烹飪協會會員
深思熟慮,專注粵菜
▼
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值廚師行業的用工荒,許多企業紛紛重金招聘廚房工作人員,大到廚師長,小到入門廚工。
行業待遇不錯,加之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衣食住行,于是中考成績頗優的麻劍平,便毅然選擇到職業高中學習烹飪,之后順利地成為了一名廚師。
專注做粵菜,是麻劍平入行之后的堅定選擇。當時,整個餐飲行業都在做粵菜,麻劍平思考其中的發展,一來覺得當時粵菜主打海鮮,價格昂貴,收益高;其次認為海鮮健康,符合人們的飲食要求。
就這樣,麻劍平在粵菜烹飪這條道路上,一走就是28年。一路走來,麻劍平也發現了粵菜消費的一些變化,比如消費者更加理性了,昂貴的海鮮不再受到追捧,家常小炒如今更受歡迎。
“天馬行空”與“不能走樣”
▼
說到粵菜,麻劍平有一個觀點:如今各菜系之間正在相互借鑒、學習、融合,現在如果以菜系來界定,已經不準確了。
在麻劍平看來,菜系之間在擺盤、食材等方面都在相互學習。他舉例道,當客人要求點一道“麻婆豆腐”的時候,做粵菜的他也需要給客人做出來,并盡量給客人最好的體驗。“唯有傳承沒有正宗,物無定味烹無定法,味道為魂適口者珍”,是他的烹飪格言。
實際上,菜系之間的融合創新一直飽受詬病,許多菜融著融著,就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根基。對此,麻劍平覺得,“融合不能亂來,必須有它的章法”。如果現在做的是一個完全創新的菜,可以天馬行空地去創造;但如果這道菜是有傳統的,那么這個創新就要尊重和延續原來的傳統和基礎,不能走樣。
對于一道好的菜品,麻劍平有四個判斷標準,分別是味覺、嗅覺、視覺、聽覺。只有從感官體驗上對食客進行全方位打動,這道菜式才算成功。
而要做到這些,麻劍平認為,食材新鮮是根本,然后講究材料之間的色彩搭配,選擇合適的器皿、加上純熟的炒菜技術,保持適當的溫度,才能打造出一道色香味音俱全的上等佳肴。
“代表國家”的工作
▼
2012年,麻劍平來到北京北辰洲際酒店擔任中餐行政廚師長,這家酒店位置得天獨厚,經常接待大型的國內國際活動以及在各行業拔尖的領袖人物。
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3年中國網球公開賽、2014年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2019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些輝煌接待史的背后,是酒店后廚團隊每一次全副武裝的壓力。
2013年是麻劍平來到北辰洲際的第二年,酒店接待了中國網球公開賽,麻劍平是主要負責人。此前,他還沒有接待過如此重大的活動,加之這次賽事的人員眾多,且有茶歇環節,工作時間長,工作十分繁重。那段時間,他每天凌晨五點到酒店,晚上十點多才離開。
在與紅廚網記者交流時,麻劍平短短的幾句描述中頻繁出現這些詞句:保證萬無一失、高度責任感、時刻警惕、緊張、壓力。“接待這些活動,往往你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你的國家。”
每次接待,為了保證順利進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了解各國參會人員的飲食禁忌。
不久之前,麻劍平剛接待了一位“痛風嚴重”的重要來賓。“嚴重痛風者”不能吃海鮮、動物內臟、豆類、蘑菇等食物,且客人不吃辣、不吃牛羊肉,根據這些情況,麻劍平為其制定了五套菜單。誰知道這位來賓還要求食材不能重復,于是幾經修改,三天的用餐,麻劍平就為其制定了十幾套菜單。對此,麻劍平說,對客人一定要耐心與細致。
“這么多年有過一失嗎?”紅廚網記者問道。
“沒有,有我早就回家了。”
不斷充電,“感性”管理
▼
2008年,麻劍平做出一個決定——去國家開放大學讀工商管理,自考本科。自此,他每天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學習。他認為,“廚師應該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早些年拿到的職中烹飪專業文憑,是遠遠不夠的。
學習工商管理這個專業,提高了麻劍平的文化基礎以及對管理的認知,而在此之前,他的管理經驗更多是在實踐中得來的。
“我是一個感性的人”,麻劍平坦言,自己是憑著感覺去做事,憑著二十多年的廚房經驗去管理。
采訪當天,麻劍平剛剛開完一個批評會議。原來是有一條魚,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之后仍然被端上了餐桌,客人吃后反映“魚不新鮮”。
這件事情讓麻劍平很生氣:“每個師傅拿到這條魚時,都有義務制止它上餐桌。如果這件事是因為技術力量達不到,我不怪大家,可這完全是因為不認真、責任心不強造成的,這是我不能接受的。”揭開表面現象,看到實質,讓團隊意識到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是他的管理之道。
很多廚師說“廚房就是一個江湖”。每個人的秉性不同,且廚房發生的具體情況也不同,需要靈活處理,而麻劍平深諳其道,他說,“嚴與愛的火候要把握好”。
結語
▼
“28年如一日地從事一個行業,是什么感覺?”在采訪尾聲,紅廚網記者問麻劍平。
“既是工作,也是生命。”他說,28年了,這就是他的全部,他享受這個過程中帶來的的成就感。
而當問及可以給到后輩什么建議時,他說,做好你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好了,明天就會好的。
【麻劍平紅菜】
傳統蔥燒遼參
(點擊圖片,查看做法)
海鮮霹靂泡飯
(點擊圖片,查看做法)
白蘭地火焰香燒牛肋
(點擊圖片,查看做法)
素珍佛跳墻
(點擊圖片,查看做法)
黑菌海鮮豆奶湯
(點擊圖片,查看做法)
《紅廚紅菜》往期精彩回顧
記者 | 趙正玲
本文為紅廚網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