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燙火鍋,“中西合璧”成潮流?
田果 · 2019-11-18 09:55:03 來源:火鍋餐見 2538
店面情況簡介
品牌名:庖丁家-水煮牛排
宣傳語:庖丁家水煮牛排-只做鮮牛排火鍋
創立時間:2011年
店面數量:40家
拆解店面:庖丁家鮮牛肉火鍋(東原1891店)
創立時間:2016年
前期投資:125萬元
面積:417㎡
后廚面積:102㎡
人均消費:78元
9月銷售記錄:63萬元
月房租:32117元
月人員成本:10萬
人員配置:36人
臺位:39個
餐位:192個
日均翻臺次數:2次
周邊及消費者情況圖解
周邊及消費者情況圖解
以門店為圓心,周圍1.5公里作為調研區域。
店面地處重慶市南濱路,東原1891時光道A館,臨江。這種單邊體商業不同于社區商業,距離住宅區較遠,走路可達性比較差,零售服裝、超市這類做不好,餐飲是強項。
商場周圍都是成熟的老社區,比如海棠曉月區域,老的富人區,消費力還可以。公交車站就在門口,有地下停車場,停車方便。
商場內的火鍋類餐飲,除了A館的庖丁家,還有德莊火鍋店。目前該商業的餐飲呈下滑趨勢,空鋪較多,重要原因是長嘉匯購物公園的崛起,距離不到3公里,對面就是大劇院解放碑。
據店內調查顯示,食客多為80.90新中產、新家庭、肉食愛好者、健身達人 。
菜品結構特色及營銷活動
庖丁家水煮牛排,特色鍋底包括菌王牛骨湯、番茄牛骨湯、重慶麻辣紅湯鍋底三種。除了招牌產品-水煮牛排,還有現切鮮牛肉,明檔供應,部位都可以自選,更有豐富的應季時蔬涮菜,另搭配將近二十種辣鹵涼菜、特色小吃,鮮榨雜糧汁也是必點飲品。
庖丁家擅長組合營銷和持續營銷,單店營銷活動較少。比如國慶期間,外地游客多、客流量大,各門店統一投放大屏廣告,全城聯動,效果也比較好。
另外,門店每年都會舉辦2~3次“現場解牛”活動,廚師現場分解牛的每個部位,讓大家直接看到新鮮和品質。
經營思路 ?
重慶較主流火鍋就三類,重慶火鍋、北派涮鍋、潮汕牛肉鍋。
而“庖丁家”似乎是在潮汕火鍋的基礎上,做了些主觀創意突破,比如主打的“水煮牛排,刀叉食用”。
前幾日,庖丁家水煮牛排副總經理沈括,和餐見君聊了聊品牌的發展故事。
?A??“牛排+火鍋”,堅持性價比
水煮牛排和潮汕牛肉火鍋有什么區別?相信很多人會疑惑。
其實庖丁家剛開始做得也是潮汕牛肉,后來依據市場風向標,預判到該品類的生命周期較短。沈括提到,“就像廣式打邊爐,今年上半年的時候這陣風已經刮過去了,我們就想如何在產品上做延伸,延續品牌生命周期。”
圍繞這個點,團隊不斷去思考,去驗證,最后發現了水煮牛排。其實它源于刀叉牛肉,傳統牛排都是煎制的,缺乏健康,在此基礎上改良,中西結合,由煎到煮,創造牛肉新吃法。
招牌菜“水煮牛排”一面世,就成為餐飲市場的“網紅產品”,據門店數據分析,這道菜能占到營業額的50%。
經過市場檢驗和新店經營情況,都驗證了市場環境還不錯,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吃牛肉”變得很流行,不管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很認可。
提到庖丁家的經營訣竅,沈括說了兩點,“一是大口吃牛肉的滿足感;二是高性價比,給老百姓實惠,想要做流量和復購生意,就必須有性價比體驗。”
?B 將“把控”做到極致?
如何堅持性價比?這源于品牌對產品和服務的極致把控。
庖丁家是為數不多自給自足生產底料,掌握鍋底核心技術的牛肉火鍋品牌。沈括提到,目前品牌正在積極宣導“牛肉&番茄最佳CP”,占領顧客心智 。
除了鍋底嚴格把控,在產品方面亦是如此。餐桌上的牛肉由那拉提草原牧場專供,5-6小時空運直達重慶,就圖個“鮮”。
除此之外,庖丁家的服務也很有看頭,舉個例子,每張餐桌都會放一個沙漏,用來煮牛排計時。先把牛排放進去,拿出來在空氣中擱幾秒鐘,再放進去煮,目的是為了鎖水,這樣煮出來的牛排會更多汁鮮嫩;其次是專屬蘸料,黑胡椒汁和辣椒面等,都是獨家秘制。
無論是煮法、吃法、蘸料,包括引導客人喝湯,都體現出專屬服務。
據了解,庖丁家有家店,專門以“牛排火鍋研究所”為主題,在盛牛排的容器上放一個放大鏡,供顧客觀察牛排的紋理,賺足了流量和口碑。
?C 搭建內部基礎系統
在企業治理方面,對職業管理團隊力求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
沈括解釋到,“企業發展速度很快,擅長以產品模式致勝,產品首創、單品為王,在精細化管理和體系建設方面并不是強項,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這些東西如果不重視,就會制約企業發展。”
2019年屬于品牌快速發展期,這也是為什么前兩年都在著力做基礎內部搭建。只有修煉好了內功,往外走才會更有底氣和實力。
避坑指南
?庖丁家的客群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因此我們正在考慮如何做得更加年輕時尚化?從第一家店到現在,裝修風格也在不斷升級和年輕化。
??用人難是餐飲市場的通病,為了減輕人力成本,我們會大力引進機器人設備,這也是未來餐飲的趨勢。
??加盟商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是制約品牌擴張的最大因素,如何在加盟速度放快的前提下保持品牌好譽度,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小結 ?
戰場上,前方軍隊和后倉糧草都要供得上,才有打勝仗的資格。餐飲亦是如此,店面管控和團隊建設兼顧,方可在紅海中穩打穩勝。
接下來“牛排+火鍋”模式到底要怎么走?能否形成規模?一切都有待時間和市場來評判。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