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萬只即將“出征”巴基斯坦的紹興鴨,好吃嗎?
· 2020-02-27 18:50:52 來源:紅廚網 2674
這邊廂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未平,在國外有爆發趨勢;那邊廂東非蝗災之后,紅海兩岸蝗災規模繼續擴大,還進入了我們鄰國巴基斯坦。為此,我國專家建議,可以派出十萬鴨子大軍出征巴鐵。皮皮的網友還問:派出什么鴨子?好吃嗎?
鴨子大軍“出征”巴鐵滅蝗蟲
▼
蝗蟲過處,寸草不生。繼東非蝗災之后,紅海兩岸蝗災規模繼續擴大,已影響也門、沙特阿拉伯、阿曼。此外,受強季風影響,大量蝗群一周前抵達海灣兩側,“造訪”了科威特、巴林、卡塔爾和伊朗西南海岸區域。
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因蝗災于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對此,我國派出由中國頂尖治蝗專家組成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24日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進行實地考察,商討治蝗對策和支援方案。
據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室主任、二級研究員、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盧立志表示,此次將派紹興鴨“出征”滅蝗。
據盧立志介紹,防治蝗蟲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藥物殺滅,還有一種是生物防治,派紹興鴨便是生物防治的手段之一。
“與雞相比,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方便,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強,適合野外生存。”
同時,盧立志給出數據對比:“一只雞一天能吃掉70只蝗蟲,一只鴨子則能吃掉200多只,擁有三倍作戰能力。而且鴨子吃蝗蟲完全是地毯式‘搜捕”,連蝗蟲的蛹都不會放過。”
這次,他將推薦“國紹1號”鴨苗出征。因為紹興的麻鴨是國寶,只能在國內滅蝗,出國需經過國家批準。“國紹1號”新品鴨子,可以隨時出國征戰。
其中,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的是,盧立志表示鴨苗長成后肉質鮮嫩,味美鮮嫩多汁,一直是煲老鴨湯的好食材,滅蝗“退役”后還能成為當地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消息一出,此話題旋即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不少網友開始討論紹興鴨怎么做才好吃。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紹興鴨這種美味食材。
紹興鴨小檔案
▼
事實上,紹興鴨是我國四大名鴨之一。
紹興鴨又稱紹興麻鴨、浙江麻鴨、山種鴨,毛色與眾不同,白灰色的鴨毛上,帶有褐色麻點,因原產地位于浙江舊紹興府所轄的紹興、蕭山、諸暨等縣而得名,是我國優良的高產蛋鴨品種。
浙江省、上海市郊區及江蘇的太湖地區為紹興鴨的主要產區,江西、福建、湖南、廣東、黑龍江等十幾個省也有分布。
紹興鴨是我國產蛋率高的優良品種。它的特點是體型小, 一般體重在2-2.5斤右。吃食省, 全年每只鴨用料60斤左右, 全年可產蛋30斤(約300個)。
一般來說,雛鴨出殼即進行雌雄鑒別,公母分群,母鴨會留作蛋鴨,公鴨則會作為肉鴨供應市場。
公鴨個體不大,而肉嫩、味鮮美,一般飼養六七十天便可上市,以秋季最肥。
母鴨每只年平均產蛋250至290枚,高產群鴨每只可產蛋300枚以上,為中國蛋用型鴨種中之佼佼者,有“禽中明珠”之稱。飼養多年的母鴨,俗稱“老鴨”,被視為補品,“火腿燉老鴨”,向來為紹興名菜。
紹興鴨經長期提純復壯、純系選育,已形成了帶圈白翼梢型和紅毛綠翼梢型兩個品系。成年體重,“帶圈”型公鴨1.45千克,母鴨1.5千克;“紅毛”型公鴨1.5千克,母鴨1.6千克。
由于比較身量輕,紹興鴨每日所吃的飼料也比其他鴨類少很多,但吃得少產得多,紹興鴨的產蛋量在鴨種中還是能排得上前位的。所以江南人家多養紹興鴨,成本低收益又好。
除此之外,紹興鴨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核黃素、硫胺素、鉀、鈉、氯、鈣、磷、鐵等成分。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肉高,比豬肉低。脂肪酸中還包含不飽和脂肪酸,消化吸收率比較高。
醬鴨的最佳選擇
▼
與另外幾種有名的麻鴨(高郵麻鴨、昆山麻鴨、金定鴨、巢湖麻鴨)相比,紹興鴨體型很小,正常只有2-2.5斤左右,可以說是相當較小秀美的江南鴨種了。
每年立冬過后,人們會將早已物色挑選好的上品麻鴨拉回家中,分批制作,一次十幾只。用繩線穿好,一排一排晾在陽臺上,這是紹興獨有的風景線。待到過年,端上桌盤,油而不膩的醬油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最好。
紹興醬鴨因色澤黃黑而得名,具有香、辣、麻、酥、嫩的特點,其皮黑肉嫩,醇厚不膩,肉質筋道,鮮嫩誘人,甜中帶辣,辣中帶麻,麻中帶香,香味入骨,使人垂涎三尺,食之不忘。
另外,老鴨煲也是制作紹興鴨的常見手法。
煮老阿姨湯,一定要用陶罐煮,味道才會正宗,先把浮在湯面上的血沫子去除,放生姜、大蔥和一片粽葉,小火慢慢燉,大約煮半小時,將竹筍和少許海帶放進去,放些火腿片進去,味道會更佳,繼續煮20分鐘,一鍋香噴噴的老鴨湯就煮好了,無需味精調味即會回味無窮。
初春和夏季喝鴨子湯,清火,不油膩,溫補,營養好,老少皆宜,確實是一道不錯的保健湯。
紹興鴨還有什么做法?
歡迎留言分享!
注: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