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額單日突破500萬!疫情下木屋燒烤的28天生死自救
陸沉 · 2020-04-01 19:57:40 來源:紅餐網 2880
在餐飲行業受疫情暴擊,哀鴻遍野,餐飲人愁眉苦臉的時候,木屋燒烤卻活得像個異類。
疫情以來,木屋燒烤堅持營業。無論老板隋政軍,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員工,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做外賣、烤飯、早餐,奔著單日500萬營業額的目標沖沖沖。我們不禁好奇,是什么讓這個企業的員工在“降薪”后,還這么激情滿滿?
3月29日凌晨4:20和5:04,隋政軍在朋友圈連發兩條動態,他激動得一宿沒睡。
經過28天的努力,木屋燒烤的業績在3月28號這一天,如期突破500萬,營業總額恢復到去年同期107%,同店同比恢復95%。而這也意味著,員工們的工資可以全面恢復了。
在堂食客流恢復緩慢,消費還沒有完全復蘇的當下,做到這個成績并不容易。
疫情爆發,在絕大部分餐企選擇停業自保、不降薪的時候,木屋燒烤進行了一系列與“隨大流”完全相反的逆行決策:
別人關店,他們堅持營業;率先公開調查員工減薪意愿、執行員工減薪計劃;在堂食嚴重受限、營業收入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制定“28天營業額恢復到疫前水平”的目標。 ?
這些決策引發了諸多爭議。有人說隋政軍是“要錢不要命的老板”,也有人說他們道德綁架員工。隋政軍對此很坦然,企業危難時刻,他說“我選擇當狗熊,不當英雄”。
結果也證明,“逆行”確實有用,木屋燒烤已經絕境逢生了。
01.
逆決策:堅持營業
“做冬日暖陽,給伙伴、顧客一點信心。”
1月26日,隋政軍的一條朋友圈消息,在行業內引發了一場關于“疫情期間該不該繼續營業”的爭論。紅餐網(ID: hongcan18)也為此做過特別報道《疫情下,餐廳停業真的是唯一選擇?》。
那天是大年初二,海底撈、九毛九、西貝、外婆家等一眾餐企相繼宣布暫停門店營業,木屋燒烤在這時做了第一個逆向選擇:要堅持營業,“做冬日一點點暖陽”。
正是這個選擇,招來了不少罵名。有人言辭尖銳地指責:“就這么看重營業額?”“要錢不要命的老板,離他遠遠的。”“不關店就是為了減少損失,根本沒有為員工的安全考慮。”
隋政軍回應說,“這個策略相對來說比較激進,實際上沒有對錯,要看你自己判斷和自己想要什么。”
他認為,餐飲行業的團隊不像其他行業那么穩定,員工流動性很大。如果停業,他一則擔心團隊會散;二則擔心員工閑下來后,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恢復戰斗狀態;三則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員工放假后,工資發還是不發?
“哪怕讓大家在店里掃掃地、拖拖地、做做培訓,只要人在一起,心就在一起,團隊就不會散,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而一位顧客的留言也鼓勵了他,讓他選擇繼續營業,做冬日暖陽,給自己、給伙伴,也給顧客們一點點信心和暖意。這位顧客寫道:
凌晨三點,華強北一座空城,看到木屋的招牌一股溫暖迎面而來。 ?
去打包了幾份燒烤,把味道放一邊,點贊態度。 ?
…… ? ?
可是他們選擇了守候,我猜他們也不差這點營業額。 ?
02.
逆救援:接受員工降薪 ?
“我選擇當狗熊,不當英雄。” ?
2月1日,西貝賈國龍對媒體表示,賬上資金最多撐3個月,這讓隋政軍有了兔死狐悲的感慨,于是將文章轉到了朋友圈。沒想到,這條消息在木屋燒烤內部引發了一場自下而上的自愿減薪運動。
當天下午,他就收到一位員工主動要求工資減半的信息,隨后高管們紛紛留言表示愿意減薪。第二天,高管們的減薪請愿書就是送到了他的面前。
“一開始,我還想做一把‘英雄’,不僅不打算接受他們的請求,還準備給員工提前發春節的工資。” ?但后來他又仔細想想,萬一疫情持續3、4個月呢?怎么辦?
木屋燒烤有140多家門店,5000多名員工,月營收約一個多億。疫情開始后,每天虧損150萬左右,一個月差不多虧損5000萬。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賬上的現金流最多只能支撐3-4個月。
為了企業能活下去,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呀!他慫了,打算接受員工們的降薪請求,“我選擇了當狗熊,不當英雄。”
但他還存在擔心:會不會有些人是被道德綁架,強迫摁的手印?真正自愿降薪的究竟有多少人?“雖然我看到請愿書挺開心,但這到底是不是大家真正愿意做的,這很重要。”
減薪不是小事,畢竟每個員工背后都是一個家庭,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團隊會散掉。
為了求證,隋政軍讓IT部門做了一個內部匿名調查問卷,去了解員工是自愿降薪還是被脅迫、反對降薪。“當時我們認為有20%的自愿就算不錯了,如果有50%的人是不反對的,我們覺得這事就可以接受。”
△ 木屋燒烤做的內部減薪調查結果
結果竟出人意料,收回的3000多份問卷中,有76%的員工支持減薪,16%不反對,只有5%的人覺得是被脅迫的。
調查結果讓他放下了疑慮,木屋燒烤管理層的薪資從2月份起全部下降一半,基層員工都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
03. ?
逆增長:外賣30天增長10倍 ?
“你都想象不到他們做了些什么。” ?
降薪只是過渡期的做法,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救。
隋政軍坐不住了。
“你不能在這等啊,等著疫情過去,等著報復性反彈,等著恢復原狀,我覺得這根本不可能,沒用。”木屋燒烤必須主動自救,讓員工們早點拿回屬于自己的工資。
于是他們定下了一個目標:在3月28日前,業績做到去年同期的營業額,那么所有員工薪酬將全面恢復。也就是說一天的營業額要突破500萬,時間為28天。
就這樣,木屋燒烤的員工開啟了全員拼搏、全員營銷、全員創新 模式,像打了雞血一樣行動起來。
堂食收入幾乎為0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搞外賣。以前外賣是木屋燒烤的邊緣業務,收入只占整體收入的5%。他們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把外賣業務拉升了10倍,收入占比超過了50%。
“主要是我們小伙伴特別給力,是他們想方設法去拉單,你都想象不到他們都做了些什么事。” ?為了做好外賣,木屋燒烤的員工可謂動用了所有能用的社會關系,發揮出了十八般武藝。
了解到員工們做外賣的方式和毅力后,隋政軍自己都驚呆了,他隨口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
北京一個店的小伙伴,自己發紅包求人拉到社區群、媽媽群里面,去發優惠券、促銷廣告。“拉進去給30、50塊錢紅包,錢都他們自己掏的。”這個店原本外賣每天只有1000塊錢,用10天時間做到了17000元,增加了17倍。
還有一家店,年前線上銷售許可證沒有辦下來,做不了平臺外賣。怎么辦?他們就自己做了一個小程序外賣,打印傳單到社區去掃樓。“100多棟樓啊,他們就挨家挨戶去發。” 這個店連續13天外賣業務增長超過10%,后來拿到了公司的“突破記錄獎”。
還有一些員工在宿舍出不來,就自發給外賣客戶打電話進行線上回訪,收集客戶意見。“做這些都沒有工資的,但他們就是自愿去做。” 還有把外賣經驗編成《天龍八部》口訣內部分享的,平臺運力不夠時花2000多元買電動專送車,免費配送的。
隋政軍說,員工們做的很多事情,他一開始都不知道,“公司都沒有要求他們這么去做,我也不知道竟然還能這么干。我看了就很感動,這是一群非常可愛的小伙伴。”
為了活著,他們還用4天半時間研發推出了外賣新品——木屋烤飯,被逼出了跨界產品木屋精釀、木屋早餐,反響也都還不錯。
就是在這么一群可愛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木屋燒烤的業績不斷往上沖,100萬達成,200萬達成,300萬、400萬、500萬!隋政軍每天、每周都會在朋友圈公布營業變化,看著那條斷崖式下跌的綠色業績線,觸底之后不斷向上攀升,他由衷地為伙伴們感到自豪。
04.
逆激勵:與員工共享風險
“我不是老大,沒那么牛逼。”
一開始,我們都很好奇,木屋燒烤的員工為什么這么有激情,僅僅是因為有一個目標嗎?隋政軍是如何鼓動員工們,讓員工們一起努力去完成這個目標?
隋政軍解釋,這是組織力和企業文化在起作用。
他自救的觀念跟很多餐飲老板不一樣,不以“老大”自居,還要把危機傳達了員工。“不能說我是老大,這事兒我都搞定了,大家躺下就行,不用擔心。我得告訴大家,公司危險了,大家都在一條危船上,必須共同自救。”
他認為老板和員工同在一條船上,當企業遇到危機的時候,不是老板一個人能解決的事,而是全企業、全員工大家一同要面對的。
為了使整條船上的人團結起來自救,木屋燒烤使用了三條策略:用危難激活團隊,用目標激發團隊,然后用獎勵激勵團隊。 ?
用危難激活團隊。 ?人在危險中有生存的本能,隋政軍將木屋燒烤面臨的危險開誠布公地告訴全體員工,激發大家自救的本能。
他認為,讓員工有危機意識非常重要,“你一定要讓大家有一種感覺,這個企業是大家的,現在需要大家一起和公司共渡難關,這種態度很重要。”
“很多企業家不愿意說這個,害怕丟份兒,老隋沒那么牛逼,所以我選擇和員工分擔風險。” ?
用目標激發團隊。 ?木屋燒烤全體員工立下“用28天恢復公司業績,營收達到500萬后,員工工資全面恢復”的軍令狀,并將500萬的目標,分成小目標,一星期完成100萬。讓員工一個一個山頭去攻克,去為自己的工資拼搏。
用獎勵激勵團隊。 ?在規定時間內達成目標,給予團隊獎勵。總部設公司業績排行榜,各區域設區域業績排行榜,每次目標達成后給前幾名設置獎勵。“讓員工之間互相比拼,大家會覺得好玩,年輕人也會喜歡。”
信息的公開透明也很重要。從2月初開始,隋政軍的朋友圈每天必發與公司業績和員工努力相關的消息,多數是木屋燒烤業績突破、對伙伴們的感謝和鼓勵。他們有一個“餐飲屋檐下”員工公眾號,每天更新員工們的動態、業績目標。
他認為,一個企業領導者,除了要把目光放更遠,為企業制定合理、正確的目標,還需要隨時向團隊表達必勝的決心,引導員工朝著勝利的希望去努力。
“要讓員工們知道他們的努力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也要讓他們知道目標是一定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
而這一連串的目標、機制之所以能夠行得通,也全依賴于木屋平時對企業文化、組織力的重視和培養。“有土壤,才能把種子種好,然后才會開花結果。木屋燒烤的使命是,帶領一群平凡的小伙伴去改變他們自己的命運。”
05. ?
逆思考: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
“輕資產、簡單商業模式或許是個坑。” ?
經過這次疫情,隋政軍覺得業界需要反思,你的商業模式到底有沒有抗風險能力?你的生死到底是由別人決定的,還是你自己決定的?
近幾年,餐飲行業一直在強調輕資產、簡單商業模式,這是不是一個坑?“假設前面是一條平坦的高速公路,輕資產簡單模式是沒問題,但一旦前方道路不再是平坦大道,就未必能經受得住考驗了。”
這么多年來,木屋燒烤一直堅持做重資產、復雜商業模式。供應鏈自己做,建設加工廠、配送中心,燒烤堅持用人工,在門店中設置大的中式廚房。在疫情中,這就顯示出了優勢。
因為能根據危機,靈活調整。一些供應鏈不在自己手上的餐企,復工之后就有可能遇到了食材采購、產品生產不順暢的情況,自救的節奏也被打亂。而木屋燒烤,不管是臨時上線烤飯、精釀啤酒還是早餐烤餅,都沒有障礙。
“我們的產品很容易改變,因為我們最基礎的設備都有。”隋政軍表示,這次疫情中之所以能保持運營順暢,產業鏈的完整暢通也是一個大優勢。
木屋燒烤全國3個大型食品加工廠,在各個區域都有配送加工中心,保障集中生產和品質管控,又能控制費用。而現在他們還在深圳選址,建一個更大型的中央加工廠。
“向上游延伸,疏通供應鏈、做食品加工廠雖然是累活、臟活、麻煩事,但如果你把這些活都交給別人干了,你以最簡單的方式賺錢了,那風浪來了,誰去頂?” ?
他把重資產、復雜商業模式比喻成一臺多功能的SUV,能迅速進行模式的轉換,應對市場和環境的變化。“不管高速公路還是崎嶇山路,SUV都能暢行無阻,而輕資產、簡單模式的餐企遇到崎嶇山路只能熄火。”
06.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口號喊了16年,還要繼續喊下去
因為木屋燒烤的存在,我們從頭到尾目睹了一個企業通過組織力和企業文化自救的全過程。
△ 木屋燒烤兩個月來的營業變化和自救節點
“很多人驚訝于木屋燒烤的快速轉型和恢復,我覺得實際上跟我們以前的理念和基礎有關,不管是堅持重資產模式,還是堅持企業文化、組織力的培訓,我一直相信‘今天的果,實際上是過去種下的因’。” ?
目前木屋燒烤的堂食營收已經恢復到50%,外賣營收占42%。階段性目標雖然已經達成,但隋政軍說氣不能松。馬不停蹄,木屋燒烤已經開始沖擊下一個目標:4月份,業績再增長15%。對此,他信心十足。
而2020年,木屋燒烤的4個目標也堅持不變:開店數不變、營業額不變、利潤額不變,同時要開拓西安、南京、鄭州、昆明這4個新市場。長期上,木屋燒烤還要沖刺“百城千店”計劃。
隋政軍說,氣可鼓不可降,他從不預設最高期望值,“在木屋燒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個口號我喊了16年,還要繼續喊下去。”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