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在廣州慘遭滑鐵盧?最新指南明天即發(fā)布,全網(wǎng)反應卻很冷淡
江流 · 2020-09-21 18:51:00 來源:紅廚網(wǎng) 1663
9月22日,《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即將發(fā)布,這是米其林登陸廣州的第三個年頭。不過,今年米其林在廣州恐怕要遭遇滑鐵盧,無論是媒體傳播還是網(wǎng)絡討論,全網(wǎng)給出的反應都十分冷淡。
愈發(fā)慘淡的關注度
▼
明天就是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的發(fā)布日子,但有廣州本地的粵菜大廚向紅廚君聊道:“今年我的朋友圈里,廚師也好、美食家也好,大家都不像往年一樣去猜今年廣州有什么餐企能摘星或者掉星,基本沒什么人關注榜單了。”
確實如此,從媒體傳播上來看,除了極個別的平臺有發(fā)布預熱文章外,很少平臺去關注到今年的廣州米其林指南。
在微博上,與前兩年相比,今年廣州米其林指南的話題關注度和討論度也大大地降低了。
其實,自從第一年只有一星餐廳的榜單出爐后,廣州米其林指南的影響就開始走下坡路。就像在某問答平臺上,2019年廣州米其林指南瀏覽數(shù)討論數(shù)也遠不如2018年。
要問為什么的話,因為大家都不服啊。
第一年,廣州米其林指南只有一星餐廳;第二年,廣州米其林指南只有一家兩星餐廳,還是沒有三星。
反觀不被大家看好的“美食荒漠”北京,米其林進入的第一年就出現(xiàn)了三星餐廳——主打臺州菜的新榮記。
這樣的榜單,這樣的對比,讓很多老廣們都接受不了。
在大家眼里,廣州可是有口皆碑、實至名歸的“美食之都”,有著極其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
更何況自2018年起的“粵菜師傅”工程更是年年有佳績,不僅增加了粵菜大廚們之間的學習交流,很多好的創(chuàng)新思路和創(chuàng)意靈感在各種烹飪比賽當中熱烈迸發(fā),長期不斷的培訓也提升了粵菜廚師的整體水平。
△2020年國際粵菜師傅烹飪大賽總決賽作品——XO醬海膽蒸鮑魚卷
“食在廣州”這塊金字招牌是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的。
因此,“你一個賣輪胎的,憑什么評論廣州菜”成為大眾抨擊廣州米其林指南當中最常見的論述。
疫情之下的米其林
▼
實際上,今年米其林指南本就很難評價。
因為疫情,今年全球餐飲業(yè)都遭受重創(chuàng),不少國家和地區(qū)都頒布了居家令等措施,就像我國從2月開始餐飲業(yè)才逐漸開始重啟,直到五一后,各地才開始全面恢復。
更別提因為疫情,有許多餐企因撐不下去而倒閉了。
因此,一位從業(yè)幾十年的資深人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干脆別評了。在他看來,按照以往米其林評選標準,做過外賣的餐企都不可能能上榜摘星。
但今年疫情的沖擊,有許多大型餐企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外賣大軍,推出各種價格適中的套餐。
那么,問題來了:米其林指南的評選標準是不是要有所下降?
不降低,一些開始做外賣的高端餐廳直接被否決;降低,在老饕們眼里,米其林的權威性就要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廣州米其林還存在著下面三個問題:
一、時間未必足夠逛完整座城市
因為疫情,堂食直到五月后才徹底放開,米其林評審員們就會遇到和第一年進入廣州時一樣的窘境——沒時間逛那么多地方。
那就意味著,較去年無法進一步擴大評選范圍,這會錯過許多“隱于市”的餐廳。
二、米其林的標準不允許街邊小店上榜
米其林指南除了星級餐廳,還有必比登美食推介這一個欄目。
官方是這樣解釋的:米其林評審員在世界各地尋訪高級餐館的同時,也在尋找地道的超值餐廳,因此,指南中還開辟了一類“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評級?,這一類別代表“評審員心中最經(jīng)濟實惠的美食”。
說白了,必比登推介其實就是針對街邊小店和不講究裝潢的餐廳的獎項。
而廣州恰恰是一座小吃極其豐富的城市,老廣們不在意環(huán)境的好壞,不在意價格的高低,他們唯一在意的只有一個——口味。
吃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店,才是老廣們心中最接地氣的榜單候選。
三、評判標準到底是什么?
要問米其林指南的評判標準,官方給出的是五點:食材品質(zhì)、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diào)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所表現(xiàn)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廳水準的一致性。
除食材品質(zhì)和水準一致性,其余三條標準很大程度都是由評審員的主觀因素所決定。
雖然官方說每一位評審員都是全職員工,有經(jīng)驗,是匿名探店,依據(jù)的其實是法餐的訂位、點菜、上菜、食用流程,而粵菜講究的是“和味”、“鍋氣”,像粵式小炒突出的就是菜肴的香氣,講究“趁熱吃”,兩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水土不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2020年國際粵菜師傅烹飪大賽總決賽作品——咸檸醬蒸游龍東星斑
誠然,像高端粵菜能夠把擺盤、位上和鍋氣、和味融為一體,把每一道出品都做到中西融合到極致,但那畢竟還是少數(shù)。
大部分餐廳還是在用最傳統(tǒng)的手法做出最傳統(tǒng)的美食,來滿足著各自的老顧客們。
資深美食家蔡瀾先生曾在微博回復網(wǎng)友提問中說道:“歐洲之外,米其林都不靠譜”,指出了米其林的評選團隊其實并不了解歐洲之外各地區(qū)的飲食文化。
這樣的評論可謂是一針見血。
總結
▼
可以確切的說,廣州米其林指南一直沒能“服眾”——榜單沒能做到讓大眾心服口服,影響力一年不如一年自然不足為奇。
不過吐槽歸吐槽,廣州需要米其林來吸引更多的國內(nèi)外游客,刺激和擴展旅游市場,帶動餐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提升;米其林也需要廣州打開大陸市場,在大陸這個巨大的市場形成口碑,就像進入港澳和臺北一樣。
至于廣州本地的朋友們,倒也不必太過在意,不妨大大方方穿著拖鞋去最喜歡的酒樓喝早茶,看報紙,與三五老友談天闊地;或者去平日最常去的街邊早餐店,吃一碟腸粉,喝一杯九江雙蒸,開始新的一天。
大概很多人也正是這樣做的,才會顯得大家對今年的廣州米其林指南有些漠不關心。
而那些米其林指南看不上的店,才是新老廣們心中的入選名單吧。
對于今年廣州米其林指南你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 | 江流
本文為紅廚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