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奶茶,7天沒開張我都自己喝了
小W · 2022-07-25 11:28:24 來源:中國飲品快報 4185
開店還是擺攤,奶茶人的新選擇。
不久前,發了個朋友圈,大概內容是一個檸檬茶、冰粉攤,出攤不到1小時,賣出了十幾份。不少朋友誤認為是我擺的攤,送出鼓勵,也給出建議。
在這里,向大家道個歉,做個解釋,那是公司附近的一個攤,老板是一家三口,女兒與她的父母。
書歸正傳。
今天來聊聊,這些年我的奶茶擺攤見聞。
01
一小時不到
賣十幾份產品的一家三口
先從最近的擺攤經歷說起。
下班后,經過公司附近的一個商圈。這里的商業氣氛比較濃厚,地鐵口、公交站、商場入口都在這里匯集。
和以往不同,那天多了個新攤位。
按照門頭戰略或者定位思維來講,這個攤位的廣告絕對合格。突出了品類,手打檸檬茶、網紅手搓冰粉。一眼望去,知道賣的產品是什么。
攤主是一家三口,有著明確分工,阿姨負責“喊麥”,招呼過往的客人。叔叔則是后勤,負責補充物料,清洗器具。他們的女兒則負責制作。
走到攤位前,阿姨很熱情,說自家的冰粉都是手搓的,小料都是出攤前煮出來的,很新鮮。價格也不貴,料多一點的8元,少一點的6元。介紹完冰粉,還倒出剛剛搖好的檸檬茶,讓我嘗嘗。這算是試飲。
除了甜一點,沒有其他太多口感上的不適。最后,點了杯檸檬茶,付了8元錢,只是囑咐他們少放點糖。
制作過程中,我得知了幾個信息:
1. 制作方法和配方是一個朋友教的。
2. 每天出攤大概5點,那天是第一天。
3. 出攤不到一小時,賣了十幾份。
4. 顧客主要還是年輕人,年紀大一點的沒有買。
5. 檸檬茶是真現做,一杯里面大概3片檸檬,約30克。
6. 出攤時,沒有城管進行干涉。
拿到剛做完的檸檬茶,由于少放了糖,口味比試飲時好不少,茶尾端帶點焙火味。算不少經驗,但真不比一些奶茶店的差多少。
一小時賣十幾份。按照此規律,加上沒有房租壓力,這收入應該算是可觀。這事究竟能持續多久,還得考慮天氣、性價比等各方面因素。
出攤就如此順利,算是幸運。但過半個月后,再也不見這個攤位的身影。
02
擺攤7天
沒賣一杯的小年輕
7年前,我的朋友也去擺過攤,賣的也是水果茶。
地段比起這一家三口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做好顧客體驗,他們專門定制了一輛小車,用干冰營造“夏日涼爽”的氣氛,花費約3000多元。再加上原物料以及攤位費,首期投資約6000多元。
本以為做足準備,可以一炮而紅。但,理想沒有照進現實。
人流量很大,就是沒有人來買。連著一周,愣是沒有賣出一杯。直到如今,對于顆粒無收這件事,他一直也沒弄清楚。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時,他們用的原料是果汁、果醬。我問是不是因為沒有鮮果,所以讓人沒有欲望。他說,隔壁就是賣現榨甘蔗汁的,也沒啥生意。
我問是不是價格高了,他說價格當時定的是5元錢。奶茶店同類產品,差不多在10元左右。
我說有沒有做試飲,讓別人先有體驗。他說,讓別人喝別人都躲著。但周邊的商戶喝的時候,都說好喝。
這位朋友當時還擔心因為自己是男生,沒有親和力。后來還請了女生來幫忙招呼,也沒有達到效果。
擺攤7天,一杯沒賣,飲料都讓自己喝了,或者送給了周邊的攤主。
事后總結,當時線上流量并未盛行,線下流量巨大。但也處于消費升級的年代,在攤位與品牌店之間,消費者往往更易對門店產生信任。
如果一定要為其失敗找理由,或許就是擺攤沒碰上好時候。
03
被門前攤位
困擾的奶茶店主
這件事時間比較久遠,大約十幾年前。
那時的珍珠奶茶店很少,產品大部分還是用粉沖調的。
老板的店開在一家中學的后街,這里除了店面,還有一道風景,就是不計其數的攤位。品類很多,除了炒粉、炒面、肉夾饃,還有各種綠豆湯、冰淇淋的攤位。由于被這些攤位擋著,許多店面老板驚呼,自己還不如自己去擺個攤。
那家店的老板還真這樣做了。在自家門前支了個桌子,做幾杯產品往桌子上一擺,并寫上標語,現做現賣,店內有更多選擇。
效果沒有達到驚人,但算是多了個宣傳渠道。讓一些打算買綠豆湯的學生進店購買,畢竟一杯2元的價格還是有足夠吸引力的。
04
把攤擺到餐飲店里的
連鎖茶飲品牌
河南有個茶飲品牌叫眷茶,數了下他們的門店,大約100多家。
最近也迷上了擺攤,是聯名擺攤的那種。別人做聯名一般選國際知名品牌,或者新零售網紅,眷茶選的則是有煙火氣的燒烤店和燴面。
為啥這樣做?
這個品牌最近在推荊介檸檬茶,算是將河南特色食材結合的一種新物種。品牌定位上,以前大家喜歡叫自己新茶飲,或者潮流品牌,他們給自己重新梳理下,就做家鄉情懷。所以就選了當地消費者喜聞樂見的“餐飲老字號”。
不圖相互引流,只圖互相融合。
讓本地茶飲,融入本地餐飲,制造出最樸實的品牌執念,讓飲品本就出生于市井的產物再次回歸至市井。
寫這篇“回憶錄”前,我聽到許多朋友在說,今年各地擺攤賣奶茶的多了。特別是在廣東、廣西,許多地鐵站、美食街上6元一杯的檸檬茶生意好到爆。
其他省份,雖未形成風潮,但也成一景。
網友關于擺攤的討論
有一個觀點,今年擺攤賣奶茶的,不圖賺多少錢,主要是需要找點事做。沒有了房租壓力,大筆資金的支出,經營的心態也變得相對輕松。
2022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答中外記者問時提及:當前消費需求比較疲弱,主要是線下消費需求疲弱……市井長巷店鋪林立……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如果關門了,那可不是大吉……
這段話表明了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讓線下經濟火起來,終端門店多起來,會倒逼一些人群,回歸到傳統行業。
3個多月前的政策解讀,顯然已變為現實。
近年來,外賣、團購、直播等線上流量成為茶飲店主要獲客渠道,不發券無引流更是成為了許多品牌難以破解的難題。
內卷同質化嚴重的茶飲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了2015年-2018年期間的百花爭鳴場景。消費者更多是在品牌與價格之間做選擇,消費體驗上的創新逐漸變得稀缺。
擺攤經濟的火爆,實質上是消費體驗差異的結果。具有溫情、傳播點、新奇的線下體驗,結合符合性價比優勢的產品,以及適量的品牌曝光,或是破除“內卷”的方法之一。
關于擺攤賣奶茶,你的經歷又是什么?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轉載自中國飲品快報 ,作者:小W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