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品品類發展報告2025》:賽道進入融合創新階段,“粥+萬物”模式盛行
紅餐產業研究院 · 2025-06-27 09:03:05 來源:紅餐網 2099
近年來,粥品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目前門店數已經突破了6.5萬家。為了進一步探索粥品賽道的發展趨勢,紅餐產業研究院發布了《粥品品類發展報告2025》。
近年來,粥品品牌發展各異。一方面,有著“香港首間連鎖粥店”之稱的海皇粥店,于2025年5月全面停業,引發行業關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連鎖粥品品牌不斷涌現,展現出強勁的門店擴張活力。
那么,當下粥品品類的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發展亮點?為了探尋這些問題,紅餐產業研究院發布了《粥品品類發展報告2025》。以下為報告的部分內容展示。
粥品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2025年有望達到500億元
喝粥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距今8,000年前已出現谷物煮粥。之后,粥品經過不斷演變發展,在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味粥品,如華南地區的皮蛋瘦肉粥、潮汕砂鍋粥、艇仔粥、狀元及第粥等,華北地區的小米南瓜粥、臘八粥等。粥作為中國人飲食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展。
而在餐飲行業,粥除了以主食的形式出現在形形色色的餐廳中,還出現了專門以粥為賣點的粥品專門店。因此,本報告研究對象主要為粥品專門店。
從粥的發展歷程來看,粥品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大階段。如今,歷經粥品品類已經從一道主食獨立發展成為一個品類,并逐漸走向品牌化、規模化發展,進入融合創新的4.0階段。
據紅餐大數據,自2022年以來,我國粥品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483億元,同比增長3.9%。展望未來,粥品市場依舊保持增長活力,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門店數方面,全國粥品門店數已超過6.5萬家,相較2024年底,門店數增長了4.2%。
從粥品品牌的門店數來看,門店數在5家及以下的粥品品牌數占比最大,達66.4%。除此之外,擁有6~30家門店數的品牌數也較多,占比達20.9%。
從區域分布來看,華南區域的粥品門店數最多,占比達到29.1%,其次是華東區域和華中區域,粥品門店數占比分別達到27%、12.2%,其余區域的粥品門店數占比均不超過10%。
從線級城市來看,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粥品門店數較多,占比均超兩成,分別是25.7%、20.3%。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的粥品門店數占比相對較少,為6.5%。
具體到省級行政區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的粥品門店數位列前三,占比分別達到21.4%、7.5%、6.2%。其中,廣東占比最高,這一分布與廣東人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廣東地區氣候炎熱,當地民眾習慣喝粥解暑降溫,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豐富的喝粥文化。在城市方面,全國門店數TOP5城市均在廣東,分別是東莞、廣州、深圳、佛山和中山,廣東是名副其實的喝粥大省。
目前,粥品賽道主要由正餐品牌與快餐品牌組成,由于不同的定位和市場需求,正餐品牌與快餐品牌在經營模式、產品特點、門店情況等方面發展各異。
其中,正餐品牌門店多分布在購物中心、商業中心等客流量大的區域,門店面積較大,如如軒海鮮砂鍋粥、潮粥薈潮汕砂鍋粥等。而快餐品牌門店則主要集中于寫字樓、交通樞紐、社區等,門店面積通常較小,主要滿足工作用餐和快速就餐的需求,例如三米粥鋪、曼玲粥店、糯雅芳粥等。
從粥品賽道的競爭格局來看,門店數在1,000家以上的品牌有兩家,分別是三米粥鋪和曼玲粥店;其他的品牌門店數相對較少,僅有糯雅芳粥、江川右、粥員外、三叔粥鋪4個品牌門店數超過200家。
近年來,隨著餐飲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粥品品牌的門店拓展出現分化趨勢。人均消費約30元的快餐粥品品牌,憑借親民的價格和廣泛的消費群體基礎,門店擴張速度較快。相比之下,正餐粥品品牌因重投入、重體驗、人均消費相對較高,在擴張上相對保守。
品類細分化、融合化趨勢明顯,
豬雜粥、潮汕砂鍋粥等賽道熱度上升
近幾年,隨著賽道的不斷發展,粥品賽道消費熱點頻出,一些經典的小眾賽道如豬雜粥、潮汕砂鍋粥等被挖掘出來,賽道進一步細分;同時,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性及健康需求增加,粥品品牌在產品和模式上進行了一系列融合創新,為賽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粥品細分化趨勢顯著,豬雜粥、潮汕砂鍋粥品賽道崛起
近年來,粥品的細分化趨勢顯著,目前主要圍繞人群、功能和場景展開。同時,隨著一些消費熱點的持續升溫,一些細分賽道如潮汕砂鍋粥、豬雜粥也隨之崛起。
從人群角度看,粥品品牌針對不同年齡段和健康需求進行定制,如老年人的低糖易消化粥、兒童的營養均衡粥及健身人群的高蛋白低脂粥等。功能上,粥品已拓展至養生、調理、美容等領域,如養胃粥、滋補粥等,體現出了食療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場景上,粥品的消費場景從早餐延伸至下午茶、夜宵、外賣等,甚至成為商務餐選擇,成為適應快節奏生活下的便捷健康需求。
隨著餐飲消費需求的增加,粥品的一些細分品類如砂鍋粥、豬雜粥的關注度逐漸提升。例如,2024年砂鍋菜火爆出圈,經典的粵式砂鍋粥、潮汕砂鍋粥也跟著火熱起來。它們都屬于比較經典的品類,也出現了一批知名品牌,特別是潮汕砂鍋粥,有些品牌已經走出廣東,開拓了其他區域。
早在前幾年,隨著華南夜經濟的發展,主打宵夜市場的豬雜粥受到了諸多關注,還出現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如強叔現切豬雜粥、柯記新鮮豬雜粥、豬鮮笙現切豬雜等,但這些品牌的門店主要還是集中在廣東,其他區域較少。
潮汕砂鍋粥則隨著潮汕地區的旅游熱度而廣為人知,并誕生了一批發展較好的品牌。不過,目前大部分潮汕砂鍋粥品牌都是以區域發展為主。比如,如軒海鮮砂鍋粥主攻珠三角地區,現已逐步擴展至江西、浙江等地;潮粥薈潮汕砂鍋粥、潮粥人是北京市場跑出的知名品牌,定位中高端消費;伙頭記潮汕海鮮砂鍋粥主攻杭州市場;荔茵潮汕砂鍋粥則深耕江蘇地區。
粥品品類融合趨勢漸顯,“粥+萬物”模式盛行
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粥品賽道進一步呈現融合化的趨勢,產品類型日益多元化。很多粥品品牌不僅在核心粥品上下功夫,還通過在菜單中增加炒菜、點心等產品,積極拓展小菜系列及地方特色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一些粥品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口味需求,還采取了一系列產品、模式的創新研發策略,如將粥品奶茶化、推出即食粥等。
在粥品賽道不斷發展的同時,以粥為鍋底,融合各種食材的粥底火鍋也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在抖音平臺上的搜索指數不斷走高,形成多個波峰,最高峰值超12萬。目前,粥底火鍋已從廣東地區逐漸擴展至全國。知名品牌包括有米粥料·海鮮粥底火鍋、大良海記粥底火鍋等,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積累了較高人氣。
目前,粥底火鍋主要發展區域仍在廣東,其主要特色在于海鮮食材。由于廣東海鮮資源豐富,而內陸城市海鮮市場獲取成本較高,這種火鍋形式面臨一定地域限制。此外,與川渝火鍋相比,粥底火鍋在年輕人中的吸引力相對有限。因此,為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粥底火鍋品牌正嘗試通過店面裝修、食物擺盤創新及產品線拓展等方式進行探索。
結語
總體而言,粥品作為國人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市場規模仍會穩健增長。然而,相較其他餐飲品類,粥品賽道發展不算很亮眼。目前,粥品賽道還存在消費場景較為單一、標準化難度較大、復購率較低、外賣體驗不佳、地域口味存在差異等問題。
為此,紅餐產業研究院為粥品從業者提出以下四條建議:創新消費場景,標準化與差異化并重;改進外賣包裝,優化外賣體驗;明確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價值感;深耕區域市場,靈活調整口味與營銷策略。
為了讓餐飲從業者更詳細地了解粥品賽道的發展情況,紅餐產業研究院特別推出了《粥品品類發展報告2025》電子版,大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限時獲取!
獲取方式:在“紅餐智庫”微信公眾號后臺,發送“粥品2025”,即可獲取全文版。
步驟一:關注【紅餐智庫】微信公眾號;
步驟二:在后臺回復“粥品2025”即可限時獲取本報告的完整版。
本文由紅餐智庫(ID:hongcanzk)原創首發,作者:紅餐產業研究院。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