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糖水集體殺向江浙滬,這波能走多遠?
紅餐編輯部 · 2025-08-20 08:54:16 來源:紅餐網 481
迅速拓店的新中式糖水鋪,是不是一陣風?
新中式糖水迎來擴張潮。
有品牌一年新開300+店,新中式糖水掀起開店潮
最近,一批新中式糖水品牌擴張迅猛,不少品牌在一年內開出上百門店,且高度集中在華東地區。
以2021年成立于浙江湖州的麥記牛奶公司為例,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麥記牛奶公司的門店總數已超過400家,其中近350家為過去一年內新開設的門店,增速超700%,其中江浙滬地區的總門店數量超250家,占比超60%。
同樣扎根華東的糖敘手作糖水鋪,目前門店總數已超過100家,其中近七成是在今年新開門店。
不少廣東糖水品牌也將目光投向江浙滬市場。例如,茶飲品牌茶理宜世旗下的子品牌RUXU入續糖水鋪,自2023年成立以來已開出十余家門店,今年6月在上海開設了華東首店。
門店數超500家的老牌糖水品牌趙記傳承,也在加快華東布局的步伐。過去一年,趙記傳承新增了近百家門店,不少新店位于上海、安徽、浙江、江蘇等地。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一些主打潮汕甜湯的品牌在江浙滬區域也在加速擴張,其中,成立于2024年的汕心,在今年新開設了約20家門店,主要布局在上海、浙江、江蘇等地。
糖水鋪創業的熱度也隨之上升,抖音數據顯示,“糖水培訓”和“糖水加盟”話題的播放量分別超2.4億次和2000萬次,其中“糖水培訓”關鍵詞搜索同比增長144%。
均價20+元,糖水鋪集體賣“漂亮飯”
與傳統糖水鋪對比,這批新興的糖水品牌在選址策略、產品結構和門店形象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1、從街邊店開到熱門商場
首先是選址策略的變化,從街邊店轉向購物中心。
在麥記牛奶公司早期以街店為主,在其大本營湖州仍能看到許多街邊店。新開門店普遍位于購物中心、城市商業街區等高人流點位,目前在萬達廣場、萬象城、吾悅廣場等主流購物中心均能看到麥記牛奶公司的門店。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趙記傳承在廣東的門店也以街邊為主,但在進入江浙滬市場時,同樣將門店開到了購物中心。例如,其在揚州的三家門店分別位于揚州萬象匯、京華城和新城吾悅廣場。再如,汕心的門店也主要開在在恒隆、印象城、大悅城、萬象城等購物中心。
這些糖水鋪的商場店,門店面積上普遍在60平以上,普遍容納10余張餐桌。
相比社區街邊店,購物中心具有更高的人流量和曝光。同時,一個城市的主流商業體數量相對有限,選址集中,對于品牌和加盟商而言,目標清晰、也更容易評估項目是否能落地。此外,進入商場有助于提升品牌的整體勢能。
2、注重產品呈現,提升視覺吸引力
其次,門店形象隨之升級,且注重產品的視覺呈現,強調價值感、顏值的傳遞。
這批糖水品牌普遍突出“鮮作”“手作”的屬性。例如,糖敘在門頭直接標注“手作糖水鋪”,麥記則強調“鮮作糖水”概念。店內墻面常通過圖文形式展示芋圓、蓮子、鮮牛乳、桃膠、百合等核心食材,強化消費者對原料品質的認知。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在裝修風格上注重整體氛圍的營造,普遍采用綠植造景、原木色中式桌椅、定制陶皿陳列以及暖光燈籠等元素,打造讓人愿意停留、適合拍照打卡的空間體驗。
產品呈現方面,注重食材的色彩搭配與層次感。例如,糖敘的招牌產品“大滿貫”,包含椰奶、斑斕凍、仙草、手工芋圓、芒果爆爆珠,再搭配分裝牛奶,由顧客自行倒入,既突出了小料的豐富色彩,也增強了就餐過程的互動感和體驗感。
3、單份糖水均價20元,產品結構相對豐富
在價格和產品結構上,這些糖水品牌也在變化,單份糖水價格普遍提升至20元左右。
例如麥記的“麥麥大滿貫”售價為20元/份,售價20元及以上的占比超70%;糖敘的“糖敘大滿貫”為18元/份,汕心的產品價格則集中在27至33元之間。
產品線方面,這批品牌在保留傳統糖水的基礎上延伸,除了芒果西米露、椰子西米露、楊枝甘露等經典款外,也推出了一些融合產品,如糖敘的“芒果雪花牛乳冰”、麥記的“冰淇淋白雪”,將糖水與牛奶冰、冰淇淋球等元素結合。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部分品牌進一步拓展產品結構。麥記增加了適合外帶的飲品,如“布蕾珍珠·鮮乳茶”“港式檸檬茶”等茶飲類產品;糖敘則引入小吃與主食品類,涵蓋咖喱魚丸、香辣魚皮、烤腸等小吃,以及手工大餛飩、牛腩面等主食,豐富消費場景。
流行周期輪回,厭倦了奶茶的年輕人愛上了糖水鋪?
事實上,糖水鋪在江浙滬的破圈,也折射出消費趨勢的悄然轉變。
在茶飲品牌紛紛上市、門店數量突破萬家的背景下,消費者的需求正經歷新一輪分化。強哥聊餐飲主理人李強曾指出:“隨著連鎖化率提升,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消費者對高度標準化的品牌逐漸產生審美疲勞,開始轉向更具個性和辨識度的小眾品牌。”
這些新興糖水品牌恰好順應了這一變化。它們普遍采用新中式裝修風格,注重產品視覺呈現,整體出品精致美觀。盡管客單價相對較高,但其差異化體驗恰恰擊中了當下消費者對“情緒價值”和“場景消費”的追求。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此外,糖水品類也契合了當前興起的養生潮流。根據《2025年Z世代健康消費趨勢報告》,營養品與功能性食品的攝入已成為Z世代最普遍的養生方式之一。而糖水中常見的桃膠、銀耳等食材,因具有天然、溫潤、滋補的標簽,正契合年輕一代對“輕養生”“食補即日常”的健康飲食理念。
在這樣的趨勢下,江浙滬也成為糖水品牌走向全國的主戰場。
一方面,這片區域具備品牌生長的理想土壤——消費能力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海、浙江、江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三和第四,均超過5萬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江浙滬是品牌的“放大器”。這里商業體豐富、媒體關注度高,被不少餐飲新勢力視為品牌走向全國的必經之地。
另一方面,當地居民飲食偏甜,對甜品的接受度高,為糖水品類提供了天然的口味基礎。相比之下,雖然廣東有深厚的糖水飲食文化,但本地品牌如趙記傳承、黎耀陽財神糖水鋪早已突破數百家,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突圍難度大。
從商業角度來看,糖水品類較強的盈利能力,也吸引了不少加盟商的加入。
有加盟商向紅餐品招透露,糖水產品的毛利率普遍超過65%,制作流程相對標準化,出餐便捷,人效較高。他透露,其投資的一家糖水鋪月營業額可達16萬元,凈利潤超5萬元。
在他的觀察中,有不少原來茶飲賽道的加盟商正在轉投糖水領域。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同時,這些快速發展的糖水品牌普遍采用區域代理模式,如麥記、糖敘、汕心等均通過這一機制,借助本地加盟商的資源與運營能力,加速門店在重點區域的布局與落地。
然而,從區域品類走向全國化擴張,糖水品牌仍面臨挑戰。
首先是初始投資大,但品類門檻低。
這類門店通常面積在60至80平方米之間,選址多集中在商業中心,租金和裝修成本較高,整體投資壓力較大。目前,頭部糖水品牌的單店總投資普遍超過50萬元。盡管初期投入高昂,但糖水品類的技術門檻較低,容易被模仿。如果商場招商管理不善,容易出現同一商場內多家糖水鋪競爭的局面,加劇經營壓力。
此外,冬季經營仍是糖水品牌跨區域擴張中的一大考驗。
在廣東,夏季漫長,糖水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消費基礎穩固,且當地多數糖水鋪已歷經多年運營,積累了豐富的淡旺季應對經驗與銷售數據,能夠較為精準地調整運營節奏。
但在江浙滬地區,冬季寒冷且持續時間明顯比兩廣地區更長,以冷食為主的產品結構面臨天然的季節性瓶頸。目前許多品牌在該區域的門店為2025年新開門店,尚未經歷完整的經營周期,缺乏冬季實際運營數據的支撐。有加盟商坦言:“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糖水冬天到底怎么樣。”
作者:銳工;編輯:王秀清
專欄文章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