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0月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0%
· 2022-11-16 10:32:17 來源:《中國食品報》 4221
如今,預制菜成為很多人的飲食新選擇。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0%。2022年京東“雙11”開門紅28小時,門店招牌菜同比增長超200%。
為更全面地洞察預制菜消費趨勢,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東超市近日一同發布《2022年預制菜線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預制菜消費市場進行解析。
《報告》顯示,隨著預制菜口味的拓展,八大菜系增速亮眼,其中川湘菜系預制菜最受消費者青睞,2022年1—10月成交額占比達五成以上,而閩粵菜系預制菜熱度也在持續增長,成交額同比增長193%。值得關注的是,中青年逐漸成為預制菜消費主力軍,26—45歲用戶預制菜成交額占比達七成以上,女性用戶占比達到56%,而年齡的增長也與注重預制菜品質程度成正比。此外,預制菜采購正從節日走向日常,除了節日期間出現了相對的銷售高峰,平時預制菜也有較好的銷售表現與較高的增長率。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青年為消費主力軍
《報告》顯示,2022年1—10月,26—45歲用戶預制菜成交額占比達七成以上,36—45歲年齡段人群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7%,可見工作繁忙的他們對于高效廚房的需求十分強烈且仍在增長中。
從性別來看,在預制菜的購買人群中,女性用戶占比達到56%。其中,36—45歲年齡段女性極具消費潛力。報告顯示,2022年1—10月期間,36—45歲年齡段女性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81%,其次是26—35歲年齡段女性,成交額同比增長165%。可見預制菜也是大部分媽媽們在生活和工作壓力下對于高效廚房的解決方案之一。
進一步分析件單價的變化,可以看到,隨著年齡段的增長,預制菜單價在不斷提升,56歲以上年齡段人群的件單價最高,可見他們在購買預制菜時也更看重品質。用戶在首次購買預制菜時的關注點TOP3分別是品牌、菜系和食用方法,而在復購時,消費者關注點TOP3為口感、口味和新鮮度。
業內人士表示,并不只是年輕人喜歡預制菜,預制菜憑借其方便快捷又不失美味的特性已經俘獲全年齡段人群的喜愛,而色、香、味、品質俱全的預制菜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長久信賴。
八大菜系均備受青睞
眾所周知,想要“足不出戶”就品嘗到八大菜系經典菜品實屬不易,預制菜則輕松地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八大菜系中,川湘菜系最受消費者歡迎,閩粵菜系熱度也在持續增長。報告顯示,2022年1—10月,從成交額來看,川湘菜系預制菜占比超五成,其次是閩粵菜系和西北菜系;從增速來看,閩粵菜系預制菜同比增長193%,排名所有菜系首位。
在消費者喜愛的菜品中,佛跳墻、酸菜魚、豬肚雞等“硬菜”成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招牌菜TOP3。2022年京東“雙11”開門紅期間預制菜豬肚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500%。
2022年1—10月的京東銷售情況進一步顯示,廣東省消費者買走了28%的佛跳墻;而上海市消費者更偏愛購買酸菜魚,24%的酸菜魚賣到了上海市;而北京市消費者則是豬肚雞和北京烤鴨的忠實粉絲,分別買走了22%的豬肚雞和20%的北京烤鴨。以家鄉風味為代表的地域特色美食受到各地食客們的歡迎。
另外,粵式預制菜的種類愈加豐富。如盆菜、牛肉丸、獅頭鵝、燒鵝、鹽焗雞、豉油雞等粵式特色預制菜在市場上持續走俏,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采購正從節日到日常
《報告》顯示,隨著預制菜商品種類的豐富,口味的多樣化,預制菜從節日家宴來到了消費者的日常餐桌上。
此前京東數據顯示,2022年年貨節期間預制菜銷售同比增長150%,老字號同比增長破200%,新雅大廚、梅龍鎮、眉州東坡等中華老字號相關商品銷售火熱。
而今年“五一”期間預制菜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250%,日出庫數量破百萬,線下餐飲同款—眉州東坡低溫午餐肉、東坡肘子,西貝羊蝎子、莜面魚魚,漢拿山烤牛肉等深受消費者喜愛。
根據2022年前10個月的預制菜銷售走勢來看,除了在準備年貨的1月、京東618與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等都出現了相對的銷售高峰外,平時預制菜也有較好的銷售表現與較高的增長率。
與此同時,預制菜“選手”們也在暗暗蓄力。如廣州酒家的預制菜產品以自有品牌速凍盆菜系列、陳皮鴨、咸香雞等廣式熟食系列、廣式靚湯等產品為主,同時為第三方品牌代加工盆菜。不少餐企根據品牌定位、消費場景、口味還原度、成本優勢、渠道特性積極儲備、開拓新的品類。
標準化贏得消費者信賴
“食用方便,節日家宴好選擇”“好吃方便且攜帶省事,隨時可以吃”“色香味俱全,味道不輸飯店”“產品質量好,吃得放心”……《報告》還顯示,從消費者們的評價來看,從一開始解決消費者“不會做、不好吃、沒時間”的廚房難題,到滿足消費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訴求,標準化生產的預制菜正在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此前京東生鮮協同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制定并頒布了《佛跳墻預制菜產品標準規范》,此標準對佛跳墻產品進行了有力的規范管理,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助推行業規范化發展,也讓消費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時,吃得更加安全放心。
從長遠看尚需加強人才培養
業內人士表示,一款美味的預制菜爆品,必是經過大廚師反復試驗、調味研發出來的。因此,預制菜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需要補足人才缺口,打造風味獨特、品質穩定的預制菜品。目前,很多預制菜企業高薪聘請名廚研發產品,目的就是打造有特色、有品質的預制菜品。
例如此前廣東恒興和御唐府聯手試水了“預制菜+粵菜師傅”。廣東恒興具有養殖、水產品食品生產的優勢,而御唐府主營業務包括團膳訂餐、食堂承包等,麾下不乏專業粵菜師傅。雙方合作能發揮各自的全產業鏈優勢和粵菜師傅專業研發優勢,共同致力于推廣預制菜。兩者攜手,各取所需。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今后想要切入預制菜領域的品牌,這或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不過,對那些原本就沒有餐飲經營經驗的企業而言,高新聘請名廚研發產品雖然是快速切入預制菜領域的方式,但從長遠來看,加強人才的培養,吸納一些預制菜產業專業人才更為重要。
?
本文轉載自《中國食品報》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