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鼎冷鏈科技CEO王君:餐飲企業唯有專注數字化供應鏈領域才能破局
紅餐編輯部 · 2024-04-12 10:24:10 來源:紅餐網 2348
近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漢廳盛大召開。峰會期間,華鼎冷鏈科技CEO王君接受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本次餐飲產業峰會的主題是“進化·破局”,能不能談一談您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在當前形勢下,餐飲企業如何才能破局?
王君:“進化”指的就是行業要進化,企業要進化。我認為唯有練好內功,從自身開始改變,才能真正地得到發展。
當前形勢之下,餐飲企業該如何破局呢?從前端來看,一定是要專注在數字化供應鏈領域的。餐飲企業需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來打造可以支撐起企業未來門店規模和品牌發展的數字化供應鏈。
主持人:“成就萬店連鎖品牌的供應鏈航母”是您今天的演講主題。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供應鏈航母”這個概念?
王君:供應鏈服務分為兩大塊,除了產品供給以外,產品履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連鎖化率提升,前端門店的規范化程度越來越高,整個行業對于食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冷鏈產品。
基于后端的履約服務,華鼎的定位是做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在這種定位下,華鼎冷鏈目標是能像“航母”一樣為餐飲企業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包含冷鏈倉配、定存管理、食安管控、數字化大數據應用等。
主持人:餐企對供應鏈的要求越來越高,華鼎冷鏈是如何賦能餐企的?
王君:首先,基礎設施是一切的保障。華鼎冷鏈打造的倉配網絡已遍布全國,能夠送達全國近2000個區縣。華鼎不光能送得到,還能做到穩定準時且保證品質。
其次,定存管理對餐企來說也至關重要。門店的庫存數、訂貨量都關乎到價格和成本,關乎到食材消耗、過期報廢等風險。除此以外,連鎖餐飲企業的數字化能力也很關鍵。華鼎為連鎖餐飲企業提供數據化工具,并且在數據化工具應用的基礎之上,將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從而為所服務的企業提供相應的供應鏈決策依據。
最后,華鼎在食安管控方面也組建了專業的團隊來賦能餐企。
主持人:華鼎冷鏈具備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請問具體體現在哪里?
王君:從2019年創立至今,華鼎冷鏈在大數據和信息化服務方面投入超過三個億,打造了華鼎云SaaS平臺,借助平臺上的八大類近20個子系統,覆蓋了餐飲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全面打通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各類數據,為客戶的訂單履約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服務提供保障。
在倉配方面,華鼎也一直在琢磨研究。以倉庫的上下架作業為例,同樣空間大小的倉庫,在同樣單位時間內,如何讓其吞吐量變得更大?從這些細節入手,找創新點來降低客戶倉儲配送成本,并且帶來高周轉。
主持人:餐飲已經進入供應鏈競爭時代。不同發展階段,餐企如何打造供應鏈,形成高效、可靠的完整體系?
王君:對于初創型企業,核心是得找到穩定的貨源。
對于有一定門店規模的發展中企業,供應鏈端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保證食材穩定供給的同時,還能有較好的工業化水平以及生產效率,只有這樣才能穩定成本,支撐門店發展區域的高效倉配履約體系。
對于門店規模更大的企業,比如有1000家門店以上的連鎖餐企,更要重視食安問題,要有自身的食安體系。此外還要有降本增效的能力。
從千家店到萬家店,這個時候,餐飲企業要注意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壘。比如這家企業核心單品的生產效率在該領域內是最高的,供應鏈流通的效率也是最高的,那么它就有了制勝的武器。
主持人:如何把華鼎冷鏈做得更加穩健和長遠,從戰略布局方面,你有哪些規劃和打算?
王君:打造一個完全開放的生態體系,華鼎的戰略目標從創立到現在,從未改變。
無論是倉配資源,還是運力資源,它們是一個共生體系。
完善的信息化體系是底層支撐,有了信息化系統就有了標準,而標準是一切的基礎,再加上真正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本著這樣一個共生的平臺模式,將華鼎發展成為規模巨大的平臺型供應鏈企業。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