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堂食”≠“幽靈外賣”上海“放心外賣”白皮書發布
紅餐編輯部 · 2025-09-03 09:48:49 來源:紅餐網 601
紅餐網消息,9月2日,2025年上海市楊浦區食品安全宣傳周的啟動儀式上,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和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與美團共同編制的《上海市“放心外賣”食品安全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顯示,“無堂食”與“幽靈外賣”并無必然關聯,有近四分之一受訪用戶愿意接受“獨立外賣專營店”。
▲9月2日,上海市楊浦區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攝影:段禮偉
外賣消費有何特征趨勢?各方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啟動儀式上,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崔麗麗解讀了白皮書的核心內容與亮點。
數據顯示,上海餐飲外賣消費整體展現出了“高頻剛需”的特征,54.58%的受訪者每周點餐超過3次,這類受訪者中19.85%每天點餐1次及以上。此外,66.49%的受訪者在周末或節假日訂購外賣。
平臺與商家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白皮書指出,消費者食品安全信任主要源于安全基準、透明公示與品牌背書。數據顯示,64.81%的消費者認為“后廚實時直播及操作過程可視化”最能提升信任度。63.28%的被調研對象認可“用戶評價無食品安全差評”和“使用食安封簽包裝”對商戶信任度的提升效果。其他公示行為如“‘放心店’認證”和“后廚實景照片”的認可度也均超過60%。公開信息顯示,今年2月以來,已有11.7萬家商戶在美團開通了“明廚亮灶直播”,全面覆蓋了商場連鎖餐廳、社區夫妻店及外賣店。預計到2025年底,將有超20萬家商家加入“明廚亮灶”。
▲數據顯示,64.81%的消費者認為“后廚實時直播及操作過程可視化”最能提升信任度。來源:白皮書
在對外賣的選擇方面,47.33%受訪者傾向于選擇知名品牌,35.88%的受訪者選擇有平臺深度參與食安管理的外送廚房。比如美團推出的“浣熊食堂”,該項目旨在打造餐飲外賣行業的食品安全基礎設施,面向用戶“100%明廚亮灶”并提供“食安日記”可隨時查閱,應用AI技術對后廚食安風險實施監測。據悉,美團未來三年將在全國各地投資建設1200家“浣熊食堂”。
“無堂食”≠“幽靈外賣”、“預制”≠“低質”……崔教授表示,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認識與理解,也時刻影響著公眾的“食品安全感”,白皮書專章對大眾可能存在的誤區概念進行澄清與辨析。
▲崔麗麗教授解讀了白皮書的核心內容與亮點。攝影:段禮偉
比如,“幽靈外賣”指的是商家實際經營地址與公示的許可證等地址不一致的情形,而無堂食的“外賣專營店”與其無必然關聯。但在媒體報道與公眾認識中,二者常常被混淆。
白皮書指出,無堂食外賣投資創業門檻和經營成本低,適應各類消費層次需求,是對傳統餐飲經營模式的有益補充。
記者注意到,近期餐飲垂直機構紅餐網結合全國餐飲行業大數據,并組織調研團隊深入從高線城市到縣城等10 余個區域進行實地走訪,結果顯示,外賣專營店在外賣經營商家中整體占比約為5.78%。
“現實中,‘幽靈外賣’占比極小,但因隱蔽性強、危害突出被高頻曝光。”崔教授表示,從市場整體來看,外賣平臺對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日益嚴格,絕大多數商家具備合法經營資質并擁有實體門店,監管體系的持續完善已大幅壓縮“幽靈外賣”生存空間。白皮書顯示,有近四分之一的用戶愿意接受“獨立外賣專營店”,即“無堂食”商家。
近年來,上海食品安全總體有序可控、穩中向好,去年全市主要食品總體監測合格率為99.4%。啟動儀式上,研究團隊呼吁各方進一步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責、公眾監督”的社會共治新格局,切實保障公眾食品安全,體現城市溫度與治理智慧。
全社會如何共同踐行食品安全監督工作?“我們每天穿梭在商家和顧客之間,能第一時間發現衛生問題。”啟動儀式上,來自美團的網約配送員李穎浩表示,跑單中發現食品問題,他可以通過美團騎手APP的“商家食品安全”通道進行反饋。經平臺核實后,騎手還能拿到積分獎勵,用于兌換生活福利。
“騎手食安監督員”是平臺企業參與食安共治的縮影。“目前,我們在全國范圍內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騎手社會監督合作,鼓勵騎手勇擔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社會責任。”美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平臺食品安全監督巡查已逐步覆蓋超50萬家店鋪。
作者:紅餐編輯部
寫評論
0 條評論